林业在农业结构中的作用研究

2021-12-24 02:29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期
关键词:林木农作物林业

杨 丽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国土资源规划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 沈阳 110400)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粮食产量在一万亿斤以上,与我国人口基础相比粮食产量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目前耕地的利用率已经比较高,剩余的容易开垦的荒地面积比较少,继续从耕地面积方面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是不科学的,而且还会引发生态系统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农业结构可以通过林业调整,使粮食产量更高,同时还可以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大力发展林业是可行的。

1.我国农业结构发展变化

1.1 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之后,我国各行各业的产品需要同时与国内外不同市场竞争,但是我国由于自身生产力等复杂原因,使我国部分产品在竞争过程中不能占据价格和产量优势。我国农业规模虽然比较大,但是我国复杂的地势、地理环境将我国耕地面积分为不同的小块区域,使我国农业工业化、自动化困难,因此我国农作物产量是用大量的人力资本换来的,在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更高一些。同时对国外农业发达国家来说,拥有不次于我国的农业耕地面积,再加上较高的农业工业化水平,使其农产品产量不在我国之下。

1.2 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上世纪末我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比例约占60%、4%、15%、2%,而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比例约为40%、20%、30%、10%,可见我国农业结构与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林业的比重尤为不合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林业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因此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林业,希望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能够提高农业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占据竞争优势。如果地区具有发展牧业和渔业的先天条件,则可以从牧业和渔业的方向改善农业结构比例,例如辽宁。但是总体来说,从林业角度调整农业结构比从牧业和渔业角度调整农业结构具备更高的可行性。

2.农业结构不合理对林业造成的影响

2.1 限制林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需要占据一定的土地面积,而林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因此二者在土地面积占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农业结构不合理,则农业占用的土地面积过多,林业能够使用的土地面积自然更少,这样农业发展的同时必然会限制林业的发展。但是农业占比过大,则其农作物产量不一定成正比,越往后粮食等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愈发困难,土地贫瘠程度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极大,因此单方面发展农业是极其不合理的。

2.2 生态系统被破坏

农业占用土地面积逐步扩大的过程中,有些林业土地被转变为耕地,生态系统中绿化面积大大减少,引发一系列生态不平衡问题,追根究底是因为农业的肆意扩张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土地使用情况进一步恶化,因此近年来退耕还林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认可。生态系统的构成比较复杂,动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而且可以自主调节物质循环的大环境。如果该环境被破坏,则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温室效应逐渐升高等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2.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不明显

农业结构不合理时,可以发现在农业耕地面积刚开始增加时,农作物产量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农业占比升高到一个极限值时,没有更多的空闲土地可以转变为耕地,此时农作物的产量已经达到瓶颈。此时林业、牧业等对土地具有一定要求的行业在农业的挤压之下无法发展,经济效益增长有限。而且大力发展农业,对社会效益的增长并无明显帮助,反而协调发展农业、林业、牧业,可以利用绿化及旅游等途径促进社会效益的增长。

3.林业在农业结构中的作用

3.1 绿化荒山荒坡

我国农业耕地面积扩大的过程中将一些荒山和荒坡也转化为农业耕地,这样虽然增加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但是这部分农作物的种植成本比平原地区的农作物要高很多,整体来说这部分农业耕地的利用率并不理想。因此,辽宁省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选择在辽河等河滩以及其他荒山、荒坡、荒地等利用率不高的土地改为林业用地。这样一来全省的林木绿化率逐渐提高,不仅起到了美化生存空间,还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3.2 生态效益相辅相成

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农业基本陷入停滞状态,长达数月的霜冻期使土地无法正常耕种,北方土地农作物作为一年一熟,与南方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北方地区的农业土地的利用普遍不高。因此,辽宁林业局将农业和林业相互结合,利用林业对农业种植土地进行改善,使土地在冬季受到的霜冻影响有所降低,不仅降低了辽宁农村地区昼夜温差,还减少了土地水分的流失,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种植产量,林业能够通过自身产业特点提高农业和林业双方的生态效益。

3.3 经济效益相互促进

我国过去农业种植地区与林业地区泾渭分明,但是部分利用率不高的土地退耕还林之后林业的种植地区逐渐扩大,林木种植的过程中对土壤营养成分不断改善,使土地更加适合农作物的种植,此时可以直接在林木种植的间隙中同时种植农作物,这样即可实现林业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辽宁地区采用林业和农业整体种植政策,实现了土地的立体化运用,相比之前每平方米林业的经济效益可以提升1 万元。

3.4 社会效益全面增强

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着一定的旅游景观,这些景观天生便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潜力。而林业地区则具备后天发展旅游业的潜力,林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林木花卉的种植增加森林绿化面积,使林业环境具备吸引游客到来的先决条件,然后再通过旅游公园的建立,最后即可提高林业的社会效益,这样亦可以得到调整农业结构的目的。辽宁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之后,全省其他地区陆续将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改造成森林公园,极大地增强了全省林业的社会效益。

4.如何利用林业调整农业结构

4.1 合理结合农业和林业

林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林木的种植可以改善土地情况,退耕还林之前有些土地多年不间断地种植粮食等农作物,对土地的损伤比较大,无法自主恢复到之前的肥沃程度。但是种植林木之后可以凭借生态系统自主改善土地状况,林木的落叶便是土地的天然养分,这样一来土地重新达到肥沃水平指日可待。待土地恢复之后,即可在林业种植地区同步种植农作物,林木占据地面上层空间,而农作物占据地面中下层空间,土地空间化高效利用可以完美将农业和林业紧密结合。

4.2 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

林业种植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树木品种,如果林业种植时选择果树则应该考虑到果实的成熟时间等因素,然后尽量丰富果树的种类使林业种植区域可以在一年四季分别提供不同的果实,最后整个林业地区也可以像农业地区一样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各地区能够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则调整农业结构之后,农业经济和林业经济可以同步发展。

4.3 促进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

林业发展过程中也可以不选择种植林木,而选择种植一些苗木花卉。林木种植的周期要比苗木花卉更长,这就意味着林木创造经济效益的周期要比苗木花卉长,因此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对林业经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且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很多城市都需要考虑到自己的绿化问题。如果林业发展可以与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则可以形成互帮互助体系,同时带动二者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大社会效益。

4.4 完善林业产业链结构

林业种植可以产生树木、果品等不同类型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选择直接销售也可以选择二次加工之后再进行销售。如果林业对自身的林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则可以延长林业的产业链,在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境中创造更多岗位,有利于帮助城市和农村地区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是完善林业产业链结构凭借地方林业局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以及国家资金的适度参与,保证林业产业链足够稳定。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结构比例呈不均衡发展态势,虽然我国已经有意识地调整农业结构,但是受到农业耕地面积整体基数的影响目前取得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因此各地区完全可以结合农业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优势,使农业和林业在共同发展的策略下弥补各自产业的局限性,发挥出林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林木农作物林业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什么是碳中和?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