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及 效益分析

2021-12-24 01:46:00甘肃省渭源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王永庆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耕拖拉机化肥

○甘肃省渭源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王永庆

渭源县以古老渭河的发源地而得名,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南部,素有“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之称,是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为加快渭源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进程,形成一套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特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农业机械化情况。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6.89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1386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73台。拥有各类配套机具27823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56%。

2.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2020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机械种植面积17.15万亩,机械收获面积15.67万亩,全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44个,会员1620人,参与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农机合作社12个。自2000年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以来,全县有12个乡镇、25个村、50个社的1000多农户及爱兰、田地等5家马铃薯重点生产企业、部分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在马铃薯播种、施肥、收获等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目前全县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化普及应用率分别达到49%和44.7% ,适宜机械化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陇薯3号、陇薯10号、青薯9号等。

二、主要技术路线和技术指标

1.技术路线。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路线为:机械全方位深松→机械耙耱旋耕整地→机械深施化肥→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施肥、培土→机械植保及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机械残膜捡拾。

2.主要技术指标。

(1)机械全方位深松技术要求。马铃薯机械全方位深松技术是利用拖拉机配套的全方位深松机进行作业。深松深度35~45㎝,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全方位深松有利于马铃薯根系生长发育和块茎的形成膨大,提高地温和减少水分蒸发,有效加深耕层,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疏松度,营造出适宜块茎作物生长的优良土壤环境。深松机械主要为1SQ-340型、1S-160型、1Z-250型。作业时间为前茬作物收获后。

(2)机械耙耱旋耕整地技术要求。马铃薯机械耙耱整地技术要求是在马铃薯播种前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圆盘耙或旋耕机进行作业。耙地深度10~15㎝,达到土块细碎、土壤松软、地表平整、上松下暄,为播种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主用旋耕机械为1GQN-160型、1GQN-250H型,配套动力66.2~88.2kW,耕深8~16cm,工作效率9~14亩/小时,春播前进行旋耕作业。

(3)机械深施化肥技术要求。马铃薯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是采用拖拉机配套的化肥深施机具,按农艺要求的化肥品种、数量、施肥部位和施肥深度均匀地将化肥施于土壤中,满足马铃薯在全生育期的肥效供应。基肥在施用农家肥(如干鸡粪500kg/亩或厩肥2000kg/亩)的基础上,亩施撒可富三元复合肥50~75kg加尿素10kg。化肥可做基肥一次性施入,也可做种肥在播种时用播种机沟施。基肥施入常用机械为SP500撒肥机,用25~40马力拖拉机牵引,撒施后旋耕。

(4)机械播种技术要求。机械播种技术是利用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工序。10㎝土层温度稳定在7~8℃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20㎝(地表以下5~10㎝),播种量要满足当地农艺要求,不重播、不漏播、不损伤种薯。种植模式:采用双行大垄种植,垄距120cm,垄底宽70cm,垄高15~20cm,垄间距40~50cm。机械开沟、条施化肥、播种、起垄、覆膜、压土一次性完成。种植时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种植密度:株距19~33cm可调,每垄2行,切块薯块一般以每亩3500~4000株为宜,微型薯适当密植。单垄双行用2CM~1/2马铃薯播种机,配套动力18.4~29.4kW拖拉机,作业效率2.55亩/小时。

(5)机械中耕、施肥、培土技术要求。机械中耕、施肥、培土技术是利用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中耕施肥机,一次性完成行间松土、除草、追肥、培土等作业工序。松土深度5~10cm(垄沟内),垄上培土厚3~5cm,中耕作业不得损伤作物主根,翻起的土不得埋压作物,中耕作业一般以二次为宜,苗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作业,现蕾后期或初花期进行第二次作业。常用机械为2TD-S2型中耕上土机,适应垄宽70~130cm,生产效率5~6亩/小时,配套动力22.1~29.4kW拖拉机。

(6)机械植保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机械植保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利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式喷杆喷雾机,按病虫害防治的农艺要求和机具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每隔7~10天喷一次,喷药次数4~5次为宜。常用机械为ZC-500型悬挂式喷杆喷雾机(山东志成机械公司生产)喷雾幅宽8~9m,配套动力18.4~29.4kW拖拉机,工作效率10~15亩/小时。杀虫剂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晚疫病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喷雾防治。

(7)收前打秧技术要求。当茎叶枯黄块茎成熟时,即收获前7~10天一般采用杀秧机机械打秧,常用机械为1JH-100型,配套20~40马力拖拉机,一次完成垄顶和垄沟的秧苗清理,留茬高度不大于7.5cm。

(8)机械收获技术要求。机械收获技术是利用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挖掘、振动、分离、铺放等作业工序。作业速度3~4km/h,挖掘深度20㎝为宜,明薯率大于97%,伤薯率小于1.5%~2%,集中铺放,便于人工捡拾。常用机械为4U-90型马铃薯收获机,配套动力为22~29.4kW拖拉机,工作效率3.5亩/小时。9月底至10月下旬进行收获作业。

(9)机械残膜捡拾技术要求。机械残膜捡拾技术是利用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残膜捡拾机,将残膜一次性捡拾,并集中堆放,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机械为11FMJ-130型,11FMJS-125型,30~40马力拖拉机牵引,作业效率5~7亩/小时。

三、典型案例

甘肃爱兰马铃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渭源县重点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其马铃薯生产环节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具有较为完备的生产设备和较为完善成熟的技术操作规程。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年种植马铃薯种薯1000亩以上,除供应省内优质种薯外,产品还销往青海、内蒙古等省区,2020年种植原种田1400亩(五竹镇五竹村1000亩、鹿鸣村400亩)。现将该公司采用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效益分析如下:

1.生态效益。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节省了农膜、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机械化深松能增加土壤层,增强了土壤透气性能,改善了土壤环境。

2.经济效益。

(1)增产分析。根据试验及测产,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相比,亩增产鲜薯240kg,按照马铃薯平均价格0.7元/kg计,亩增收168元。

(2)节本分析。马铃薯种植、挖掘机械作业亩节省人工6个,每人每天按80元人工费计算,亩节省人工480元;马铃薯使用机械种植后,节约种子6%,按每亩播种量150kg计算,亩节种9kg,按1.40元/kg计算,亩节省种子价格12.6元;马铃薯使用机械挖掘后,减少挖掘损失3%,按照平均亩产1500kg,0.7元/kg,亩减少损失31.5元。

3.社会效益。通过企业示范,推动了全县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了马铃薯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生产期间吸收当地技术过硬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参与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既增加了机手收入,又推广了机械化生产技术,辐射带动良好,社会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中耕拖拉机化肥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飞上天的“拖拉机”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4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6:59:44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新农业(2019年11期)2019-11-23 07:21:18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新农业(2019年21期)2019-11-19 08:01:30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2
牛哄哄的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