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智君
(莒南县中医医院内一科,山东临沂 276600)
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显著增多,以多尿、多饮、多食及体质量下降的“三多一少”症状最为突出,随着病程进展,机体长期处于较高血糖水平下,加重脏器损害,增大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还会累及眼部、脚部,严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临床针对该类患者常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但单纯用药临床控糖效果仍有待提升[2]。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用药理念在临床渗透,为此,莒南县中医医院提出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消渴丸治疗,观察是否能增强疗效,旨在为该领域治疗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莒南县中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30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9.50±1.32)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53±0.13)年;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31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9.00±1.84)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01±0.0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莒南县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②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⑤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选取二甲双胍(北京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586,规格:0.25 g×48 s/盒)口服,0.25 g/次,2次/d,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丸口服治疗。消渴丸(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045,规格:210丸),10丸/次,2次/d,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临床疗效。依据《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中相关标准进行疗效判定[4]。显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恢复正常,口渴、疲乏、“三多一少”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50%以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血糖及症状均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血糖水平。治疗前后,应用血糖检测仪(浙江凯立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CT2),检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③观察中医证候积分。依据《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相关标准,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5]。治疗前后对患者主症状(口干舌燥、神疲乏力等)、次症状(心悸失眠、尿频尿赤等)进行评估,主症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0~6分,次症0~3分,主、次症之和即为中医证候积分,分值高低与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④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皮疹,腹泻。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以(±s)/例(%)表示,用t、χ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5%、7.94%,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型糖尿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多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敏感性降低所致,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有年轻化发病趋势。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血管、神经、心脏等脏器与组织,诱发各种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积极治疗。二甲双胍为一线口服降糖药物,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用药后能提升外周组织吸收、摄取葡萄糖作用,有效抑制糖异生,提高机体对葡萄糖转运代谢功能,最终达到降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作用。
中医认为,2型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内,主要为经络瘀阻、气阴两虚所致,针对其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补气益阴、生津清热为主[6]。消渴丸是从古方“玉泉散”和“消渴方”基础上改进而来,对消渴丸进行药学分析可知,其主要成分有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其中黄芪、山药均为补气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通过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胰岛素受体底物活性、蛋白激酶B和蛋白激酶C活性,提高骨骼肌细胞心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能力[7]。何怡[8]研究证实,山药能保护胰岛B细胞,提高胰岛细胞敏感性,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达到降低血糖作用,同时其还能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减少血管方面并发症发生。天花粉、地黄、葛根均具有良好清热养阴,生津功效,玉米须能清热、利尿消肿,南五味子能生津止渴。诸药共同发挥气阴双补、生津止渴功效,再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显著改善口渴喜饮、体倦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等中医症状,达到降糖效果。另外因消渴丸中每丸还含有格列本脲,格列本脲属于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物,能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加强胰岛素水平、门静脉对肝脏作用,抑制肝糖原分解与糖原异生。故将其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发挥协同作用,可达到标本同治,优势互补的功效,显著发挥降低血糖作用,有效减轻高血糖水平对心、肝等脏器的损害,提升患者生存质量[9]。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各项血糖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更显著(P<0.05),由此可知,联合治疗确能增强疗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消渴丸在2型糖尿病中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增强治疗疗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