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鹏(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当今社会与世界的巨大变革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将持续下去。以下介绍了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与探索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筛选整理与系统分析,并做出客观评述;再概括本文研究思路、主要内容、采用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以期将本文框架与逻辑清晰地呈现给读者。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与世界的巨大变革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的复杂性、时代的不确定性和科技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发展,导致社会普遍提升“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如何实现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成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选题意义:当前阶段,我国企业的管理框架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存在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证调研总结当前阶段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提出现代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背景与产业现状,提升其经管效率以实现员工与企业互利共赢的科学有效对策,以期为我国白酒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些可供普遍借鉴的分析与建议。
截至2019年8月13日,笔者以“现代企业”(“现代公司”)+“人性化管理”为主题检索条件在相关数据库检索得到1995年至2019年期间共计228条检索结果。温兆文(1995)指出“人”是企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活动最活跃、积极的因素,企业管理者及管理工作应当以“理解人”为出发点。王树华(2001)指出现代企业管理即制度安排、人性化管理、理性化管理的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为本”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应当扩充落实于现代管理中。陈宇馨(2019)发表《探究现代企业管理中项目管理与企业战略协同》,提出企业项目与战略协同发展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代表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以“humanized management”为主题检索条件在相关数据库检索得到1984年至2019年期间共计23条检索结果。McDermit R E(1984)对加拿大医院管理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设置人性化的管理底线,以此促进卫生机构的良性运营。Genlian Zhang(2017)提出面向新形势的符合当前人力资源理念的人性化企业资源管理模式。
国内外研究企业管理的文献数量自2006年开始表现出上升趋势,近年来又有所缓解,研究内容大多从文化层面阐述管理思想的内涵,集中于对管理理念的解析,缺乏对可行、有效实践路径的探索与构建,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探索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优化路径。
研究思路:遵循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思维,笔者搭建了一个面向企业管理的多维理论结构——理论渊源、理论基础以及实现理论。从逻辑起点出发,设定本文研究对象——现代企业,并以我国白酒企业为重点研究对象;进入逻辑过程的演绎,延展本文研究的命题——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科学地对目前企业管理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对评价结果及其原因进行解析;最后是逻辑结果的提炼——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优化路径,研究企业主体、管理机制与员工客体全配套的关联机制,从而实现理论、方法、数据、证据与理论逻辑关系的有机联动。
研究方法:本文对学术界尝试使用探索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不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选取,力求实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整合。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人性化管理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综合运用了实证分析与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相关企业官网获取资料与数据,归纳出不足之处,再借鉴成功经验,基于本土情况与企业特色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文章内容:本文首先对“以人为本”“科层制管理”“人性化管理”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为研究主题,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证调研,以山西汾酒集团、五粮液集团、茅台集团等相关上市企业为例,进而提出我国企业当前阶段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本土市场环境与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创新之处:人性化管理在现代企业的运作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以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为主题,多方面寻找内在根源与方法,分析其在新时代变革发展背景下的发展现状,文献理论分析与实证案例分析结合,基于国内市场大环境探讨适合本土化发展的可行、有效管理提升与优化路径,即为本文创新之处。
本着系统梳理、深度提炼的原则,笔者借助于图书馆馆藏资源以及各大网络数据库电子资源,对人性化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翔实的分析与阐述,力求将本文理论基础条理清晰、逻辑通顺地展示给读者,便于读者了解文章后续的分析内容。
所谓“以人为本”,即遵循人本位中心理念与最终归宿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思想,始终思考如何充分激发并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创造能力、实现人与企业的互利共赢、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白酒悠久的历史文化融合了古典文化中中对“仁”“人”的关注与爱护,以“人才为本,价值共创”为经营理念,不断实施全面的人才根基战略,构建一套灵活的人才引进、培训、提升、流动机制,并不断适应社会变化与企业发展进行适时有效的调整改进,一直关注如何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贯彻与落实。
所谓“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由文化、精神、尊重、平等、关爱等元素组成的柔性管理,包括文化管理(借助企业文化培训与模式推进引导形成企业内部共同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位于最高层次);人才管理(通过多渠道、多措施挖掘培育人才,并保障充足的发展平台机会);民主管理(多方面多维度激发成员积极性,集思广益收集意见建议);自我管理(基于企业近期目标与远期战略规划、个体工作计划与职业生涯,是民主管理的升级);感化管理(对员工感性层面产生影响,以爱护、尊重、理解激发情感认同,增强员工归属感与积极性,位于基础层面)5个方面的内容,具有管理最优化、决策人性化的特点,能够以不同于物质层面的精神激励与荣誉感激发主体能动性,协力共促企业高效、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所谓“企业人性化管理”,即秉持人性潜能挖掘与实现的关键目标,以人为本,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社会需求,以温和、柔性、关怀的可操作管理方式,从思想意识以及心灵归属层面培育成员对于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
所谓“科层制管理”,是与“人性化管理”相反的一种刚性化管理,排除了对“人”的因素的考量,科层制创始渊源为韦伯的管理思想,指出企业的管理体系应当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与组织目标、方法程序作为依据,内部严格的分工协作作为保障,以此实现完全客观的自我运行状态。科层制管理与柔性化管理之间存在本质不同,但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往往能看到两者的结合,现代企业的管理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不同管理元素与组织理念的融合,方能适应动态变化的竞争环境与市场需求。
(1)本区元素(指标)含量平均值与全国A层土壤平均值的比值K1>1的有N、K2O、Corg、B、TFe2O3、Se、Ge、Hg、Al2O3,其中K1>2的有N、Corg、Se、Hg,可见土壤中这些元素(指标)含量平均值远远高于全国A层土壤平均值;元素(指标)含量平均值与三江县表层土壤背景值的比值K2>1的有K2O、MgO、Mo、Mn、TFe2O3、Se、Ge、F、As、Al2O3,可见本区土壤中这些元素(指标)含量平均值高于三江县表层土壤背景值,反映这些元素次生地球化学作用显著。
借助于多方资源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内涵,“科层制管理”“柔性化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翔实的分析与阐述,力求将本文理论基础条理清晰、逻辑通顺地展示给读者,便于读者了解文章后续的分析内容。发现,随着企业的现代化变革与发展,人性化管理思想的引入是必然结果,但具体、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仍待探索。
下述内容主要对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论述,提出当前阶段我国企业存在缺乏人性化管理基础条件、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思想落后、内部积极性不足三方面的不足,企业亟须摆正自身位置,作出有效的调整与改进,方能立足于市场。
受到国家政策等宏观层面的限制,且社会舆论不利,如1998年朔州毒酒案、1999年新工艺白酒风波等,劣质产能泛滥,导致白酒市场消费需求减缓,再加上已有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均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限制。企业没有明确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内部氛围不佳,制约了文化与品牌的传递。对此,企业应当思考优化内部环境,打造出经得起时代考验的品牌,如五粮液集团自1998年开始打造“传承历史精髓,发挥人才潜能”的企业文化,以及“为消费者而生而长”为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责任,着重强调环境保护意识,对企业内部检测报告、环评批复信息进行公开展示。
当今社会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与组织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管理体制是支撑企业整体发展的坚实基础,是一项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适应时代变革进行与时俱进的发展完善。一方面,当前企业的组织机制内部交流受阻,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孤岛导致管理资料获取不及时,管理工作任务及高新信息技术无法得到有效落实,阻碍下一步的信息分析与处理利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代化决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高层管理思想、思维观念仍停留在传统阶段,专业理论基础薄弱以及经营操作能力欠佳,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贯彻的分析与应用,造成了实际情况与管理方案的脱节。
当前企业内部公正透明度不够,导致内部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一方面,白酒产业当前处于举步维艰的状况,亟需改善内部激励机制,号召员工积极创新创造、集大众智慧推进企业发展,如舍得酒、国窖1573、水井坊等系列产品都是企业上下员工协力开发打造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对绩效重视不足,在“二八法则”视域下,20%的优秀企业员工创造了80%的生产绩效,缺乏内部人才流动性,拿“死工资”的方式导致员工只顾做好表面功夫,而对工作实际效果不管不顾。
通过文献检索与实证分析,提出了当前阶段我国企业面临着主体缺失,缺乏人性化管理条件;受传统思想桎梏,管理体制落后;缺乏公正环境,内部积极性不足三方面的困境,通过对相关企业的深入考察与了解,发现我国酒业企业缺乏施行人性化管理的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亟需深入了解人性化管理本质内涵,试点探索出一条有效的优化之路。
根据前文提出的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国内外竞争状况、我国特色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情况,通过图书馆纸质资料、网络数据库电子资源检索以及实证分析,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环境与企业经营现状,从企业文化、生产方式、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图1 山西汾酒集团企业文化详图
表1 茅台集团社会责任观详表
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是强调相对刚性化、体系化的“硬件”元素,刚柔并济,以规矩成方圆,两者相辅相成,方能最大化发挥出企业管理功效。在信息技术方面,应当重视并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以高科技助力经管水平的提升。对于白酒企业而言,由于行业的特殊敏感性,应当时刻把握国家政策动向与市场走势,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深入市场了解用户需求,搭建信息集聚平台,注重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与应用(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新产品包装、口味、运输等),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此外,还需对现有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进行精简变革,对于白酒企业而言,应当重点构建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应用方案,以全过程质量管理保障产品质量,落实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模式,借鉴山西汾酒集团“点点渐进”的管理方式,逐渐打破层层级别的限制,高层管理者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现实情况与想法需求,传达顶层决策方案与指示,并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权与授权,低层员工积极献言将最真实有效的信息传达给企业高层,如可以通过公告栏的布置、职工代表大会的开展让员工参与决策,可以参考五粮液集团的企业架构如图2所示。同时建立审核层,对高层决策进行评价判断、员工建议进行筛选分析,提高执行层执行力,能够免除不必要的内部成本,以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辅助科学决策,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图2 五粮液集团架构图
人性化管理的落实手段包括对“人”的认识、服务、帮助、理解、尊重与爱护,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挖掘出员工无限潜在能力、发挥出创新创造本领,并构建完善发展平台,提供充足广阔的发展机遇,在员工的自我管理与不断超越过程中,实现企业整体发展与员工个体发展的互利共赢。首先,以保障员工基本利益的实现为前提,同时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学习平台、保证充足的学习机会与知识资源,在留住人才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与企业经营的需求,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持续提高人才质量。其次,建设智囊板子,并对其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全新思维观念的传授以及问题解决与操作方法的培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确保问题合理有效地解决,以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分析与建议。最后,借鉴山西汾酒集团“心心相印”的用人理念,树立全员责任意识,员工绩效为工作考察指标,摒弃无关的其他要素(如社会背景、人力关系等),并构建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多元化激励机制,如酒业公司可以与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南大学等)合作,联合相关对口专业(葡萄酒专业、酿酒专业等)培育专业所需人才直接进行输送,也可以以公平公正为原则选拔合适、需要的在职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让其在大学里夯实专业基础、在优秀企业中借鉴成功经验,提升员工个人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培育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将有效提升企业运营绩效与发展效率。
人性化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本能,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的大势所趋,适应并满足了劳动者生存发展与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的共同追求,以上基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从企业文化、生产方式、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分别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白酒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些可供普遍借鉴参考的分析建议。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与世界的巨大变革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的复杂性、时代的不确定性和科技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发展,导致社会普遍提升“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如何实现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成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选题意义:当前阶段,我国企业的管理框架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存在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证调研,总结当前阶段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提出现代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背景与产业现状,提升其经管效率以实现员工与企业互利共赢的科学有效对策,以期为我国白酒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些可供普遍借鉴的分析与建议。
所用方法:本文对学术界尝试使用探索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不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选取,力求实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整合。本文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人性化管理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综合运用了实证分析与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相关企业官网获取资料与数据,归纳出不足之处,再借鉴成功经验,基于本土情况与企业特色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主体内容: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文献分析与实证调查,提出企业存在主体缺失,缺乏人性化管理条件;受传统思想桎梏,管理体制落后;缺乏公正环境,内部积极性不足三方面的不足。随之分析了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实践路径,基于前文提出的不足与困境,结合本土市场环境与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提出营造人本管理氛围与企业文化,履行企业责任;转变思维观念,革新企业管理机制与组织结构;创新激励机制与绩效导向模式,保障人才环境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创新成果:人性化管理在现代企业的运作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能够帮助企业招揽、留住并持续提升人才,知人善任,形成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为可持续生存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同时还能够在人才潜能的挖掘过程中,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运营活动效率。
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止,人本位日益凸显,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将逐渐向人性化、民主化的方向演进。本文对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以酒业企业为例引用相关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也有所收获。一方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提升了文献收集与分析的能力,加深了对于企业管理的专业认知与了解,为后续的深入学习以及工作能力夯实了基础,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更新思维观念、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为祖国的未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另一方面,在研究问题上,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处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运行主体大环境中,市场竞争激烈,民主化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的人性化是企业生存发展以及寻求变革的必经之路,也是后续学者、企业研究探索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