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璐瑶(首都师范大学)
喻红是当代优秀的中国现实主义女油画家之一,她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那时中国的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交流,促使那个时代的艺术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喻红就是其中一个拥有新视角新思维的艺术家。她以独到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用色彩宣泄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思考。她的系列画作让人震撼而感动。其艺术作品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解读。
正值青春年华的喻红,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虽然一如既往地坚持使用写实的手法作画,但她厌倦了写实美术对于政治的歌颂。她想要把当时内心的困惑与迷茫表达出来,于是她慢慢地开始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身边的女性好友和同学,创作了一部分表现青春期少女内心与生活的画作,把她们的懵懂与天真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紫色的肖像》(图1)《青春少年》(图2)《红绿相间的肖像》(图3)《灰色的肖像》(图4)等早期肖像画中表现的是一个个单纯、迷茫,但又充满活力的年轻女性。她以自己的视角画周围的女同学,画面中的女性都在单色背景中,颜色摒弃了对自然色的模仿,而是以离奇怪诞的单色调及装饰性绘画技法为主,大胆主观的色彩充分表现出这些女孩的个性,以及她们内心所传递的困惑和孤独。喻红在绘画中传达了自我的私人倾诉,把女性所渴望、关心、了解的事物与自己内心想表达的东西融合在了一起,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对传统的一次重大突破。
图1 《紫色肖像》
图2 《青春少年》
图3 《红绿相间的肖像》
图4 《灰色的肖像》
《她》系列是喻红对社会上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年轻女性的特写,包括女作家、女艺术家、售楼小姐,芭蕾舞者等。作品也用了照片与绘画并置的方式呈现给观者。虽然很多人认为摄影比绘画更加真实,但摄影有时并不是真实的,人们照相时都会摆出自认为最好看的姿势而不是真实的状态。喻红作品中的照片是本人选取的,大部分人选取的是自己到景点旅游时拍的照片或是在照相馆照的艺术照,而喻红油画中描绘的则是本人现实中最真实自然的状态。喻红把照片和画摆在了一起,从不同的角度看她们是怎么在社会上生存,又想让别人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她们。喻红画这些女性并没有只是照着照片画,而是融入自己对她们生存环境和情感状态的理解。油画《她—80后作家》(图5)画的是一位少女闲适地靠在沙发上,眼睛看着电脑屏幕,好像在思索接下来的小说情节该怎么写,粉红色窗帘把她的皮肤映得粉红,整个画面笼罩在粉蓝色当中,气氛十分幽静。此时的模特像一位淑女,而左边照片里的她把自己放在了杂志封面里,十分帅气,也许她很想让别人看到她帅气的一面。油画《她—女艺术家》(图6)她静静地坐在床上读书,而照片里的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手上举着枪,背景墙也是她举着枪的照片,充分表现出这位女艺术家发自内心的狂野。油画《售楼小姐》(图7)中可以看到,穿着工作装的女孩站在楼盘模型的中央,模型前摆放着她以前获得的奖杯。但她的神情却似乎很疲惫,也许对她来说,业绩就是一切,她需要每天找客户找房源,才能维持好自己的生存。整个画面带给观者一种感受,那就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所带来的压力和紧张感。而右边照片里的她,正笑得甜美地站在大海旁,吹着凉爽的海风,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散发着一股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左边和右边的图像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她正在忙于寻求生存,一边又想要生活中的诗和远方,她在这生命的双重空间里得到了平衡的成长。
图5 《她—80后作家》
图6 《她—女艺术家》
图7 《她—售楼小姐》
《她》系列创作使喻红走出自己个人的日常生活,关注周围女性和年轻人群体的日常生活。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表现对这些女性的尊重与关爱,以及对她们现实境遇的关注和独特思考。
喻红被称为是“传统的新生代艺术家”,她以写实的手法,独特的个人视角,描绘她眼中的世界,带有一点自传的性质。《目击成长》系列就是喻红开始用一位母亲的视角去感受生命,记录自己与孩子的成长以及世界的变化。
目击成长由两部分组成,左边的图片是喻红选取的同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喻红用自己的成长历程与历史进行对比,从而体现大的历史和小的个人的一种关系。油画《1967》(图8)画的是一岁的喻红坐在姥姥的怀里,在开怀大笑,很幸福的模样,这幅画寓意着无论外界多么的喧嚣与纷扰,姥姥的怀抱都是最温暖的一个避风港。喻红曾在访谈时说对她影响最强的是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不知不觉就会让一代人深陷其中,受到各种影响。她是悲观的“觉得自己的努力很难左右多少,人是走不出自己的时代的”,这是喻红对每一代人成长的思考。油画《1994》(图9)描绘的是喻红刚生出女儿的情景,画中喻红的表情有些严肃,可能女儿的降临,让她感觉自己又多了份使命感。她是这么描绘自己见到初生婴儿的那一瞬间:“当医生把她包好,放进我的怀里时,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新生儿的眼珠上像蒙了一层油,高光巨大,黑亮亮的……看着她的眼睛,我的眼泪一直不停地流淌,心情无法言说,静静地感受着她可爱的粉红色的重量,心中明白从此我有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油画《1996》(图10)中,两岁的女儿躺在沙发上睡着了,身穿碎花长裙的喻红瘫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此时的她累得只剩下喘气的力气了。整个画面清新淡雅,茶几上的水杯、纸巾等日常用品透露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此时喻红疲惫的神情与娃娃闲适安逸的睡姿形成对比,以平凡人的视角,诉说着母爱的伟大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爱与尊重。
图8 《1967》
图9 《1994》
图10 《1996》
喻红创作的核心都是关于现实中的人,以及复杂多变的世界。她特别喜欢记录自己日常生活里特别自然的状态。《目击成长》以纪年体的方式呈现,记录个人的成长和历史的变化。《目击成长》未完待续,喻红说这将是她一生的作品。
中国当代女油画家如阎萍、夏俊娜、申玲等的艺术视角与喻红有几分相似之处。她们的表现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她们的作品中都拥有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性与敏感,她们虽然是女画家,但完全没有丝毫的女性主义,她们的作品质朴、生动、平和。集中体现平凡人生活场景和个人的情感表达。
画家阎萍多表现母子生活的生动细节。“母与子”是她油画创作的一个固定主题,画面以独特的女性思维和视角描绘母亲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画面洋溢着温馨的氛围。申玲擅长画婚后自己和丈夫的日常生活,像是以绘画的方式记日记。她细心地观察平凡的生活,尽情地表现生命,表现爱情,表现生活中的一切欢笑与泪水,用心描绘每一个幸福的场景。夏俊娜的作品中虽然都是象征浪漫的花与少女,人物的姿态也十分安逸。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画中的人物处在精神紧张的状态之中。这可能与她的经历有关。这些女油画家都以直白的艺术语言作为表现的方式,选取与自身生活很密切的人物作为对象,从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视角诠释着对生命的感悟。
喻红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情宣泄窗口,有的人非常善于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宣泄,有的人非常善于用古典音乐和电影来表达,而喻红则非常善于用油画来表达自己的生活和个人思想感情。一件艺术品,如果没有注入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它就不是一件好的艺术品,给观者带来的感受肯定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喻红的作品几乎都是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她说:“人生的终极是悲剧,脆弱又短暂。”她用这个角度去理解世界,去观察世间百态,然后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最后展现在自己的画布上。
在喻红的油画作品“金色天景”系列中,《天幕》(图11)表现了人从生到死,从无知到有知,从得到失的处境。《天井》(图12)中的人物是喻红随手拍的,他们的姿态各异,但表情都很迷茫,表现出他们都有各自的人生观和活法,但对生命的尽头无知又盲目。《天择》(图13)描绘的是人们创造文明却因为内心的贪婪又回到从前的原始社会,生活在枯枝上,日子还是像往常一样平淡。《天梯》(图14)是根据埃及修道院中的中世纪壁画而来的,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喻红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结合对当下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将原作中的人物转化成现实生活场景中的人。在原作中,向上爬梯子的人虔诚有信仰并渴望天堂,下去的人很痛苦。然而喻红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内涵正好相反。图中看到人们拥挤地站在梯子上,表明现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人生道路狭窄,向上走的人左顾右盼,表现出迷茫的精神状态,而选择放弃向下坠落的那些处在失重状态人却笑得很开心很享受这个状态。这种现象反映了现在社会、家庭和生活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心理压力,向上攀登有时可以说是迫不得已一种选择,当我们选择放弃向下坠落时内心瞬间轻松了起来。《游园惊梦》(图15)是喻红在一个废弃的公园里找到的灵感,那天蓝天白云,公园里的建筑是水泥状的破败状态,但是池塘里的荷花却在肆意生长,形成鲜明的对比。喻红于是借助这个环境,描绘了刻舟求剑、盲人摸象、水中捞月,她想表达人经常自以为很聪明,其实对这个世界了解得很少。
图11 《天幕》
图12 《天井》
图13 《天择》
图14 《天梯》
图15 《游园惊梦》
这是喻红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从生活中引发出来的对当下整个人类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她在画布上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感情世界,展望自我内心世界。从独特的审美角度,用自己敏锐而富有感性的视角审视周围的一切带给自己的专属审美感受。
喻红虽然是写实油画家,但她并不是单纯地将具象的物体转化为具象的画面,而是以“尊重现实,尊重生活”的思路进行艺术创作,她的油画作品大部分是经过思考的,经过自己内心提炼生成的。以一个细腻敏感的个人视角,表达对生活种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
喻红以中国现代女人特有的直觉,独特的个人审美视角和个人创作的风格,在画布上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寻找自己个人独有的艺术生存空间。她摆脱了艺术家所必须背负的巨大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再刻意描绘宏大的历史事件,不再以理性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把自己的视角转向个人真实的情感生活,挖掘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以一种自我、轻松、愉快、自由的绘画方式表现自己的艺术感受。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看了大量关于喻红的文章,欣赏并解读了许多她的作品之后,更能理解如何用写实手段,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的内心情感。“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一个角度的微妙调整,就会带来对世界看法的改变。”这是艺术家杰罗姆·桑斯的话。意思是我们可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观察世界,以自己的视角表达艺术感知。喻红说:“伟大的艺术家是开拓一个时代的观察和思考方式的,有这样一种品质的人。”学习喻红老师对生活细心的观察和对生命独特的感受,善于发现生活中令人感动又难以言表的瞬间,并记录下来。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只有真正深入生活,以自己的视角体验和观察世界才能找到有感染力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一个艺术家的阅历越丰富,他创作出的艺术作品也就越深刻。
我的创作《同窗》(布面油画90*120)(图16)就是以女性视角记录我身边女同学的一瞬间,想表达出一种安静的气氛。所以我们要走进生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记录瞬间的感动,将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真实的场景再现。不断唤醒内心的情感意识,捕捉周围打动自己的细节。思考自然,感受生命。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并将艺术创作作为自己表达情感的载体,从而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图16 《同窗》(布面油画90*120)
喻红作为一位艺术家,一位传道授业者,一位母亲,她有着突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喻红的作品中,很容易察觉一种宁静,同时又令心灵感动而无法言传的力量。从人们最常态的生活现状进行创作,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真切地感受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人和物的形与态以及个人情感表现出来,让作品有了新的思想高度。通过研究喻红的艺术视角,让我更加了解和认识到我们既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写实艺术功底,更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