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IP开发之路 道阻且长

2021-12-24 03:17文/王
新世纪剧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舞剧

文/王 甦

戏剧市场现状

如今戏剧市场上的话剧、音乐剧、儿童剧的改编剧目以国外引进项目居多,音乐剧以美国、欧洲英法德三国和日韩的剧目为主,其中知名文学、电影移植剧目居多;话剧以现当代经典小说改编为主,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小说奖、科幻成就奖(俗称“雨果奖”)、星云奖、安徒生奖等大众耳熟能详的文学奖项作品尤为受到青睐,这是一种保险的做法,也是基于对原著的认可。而本土的原创剧目总给人一种“广寒宫”般高高在上的云端感。

久演不衰的题材始终是喜剧、爱情故事和悬疑推理。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喜剧作品虽然足够经典,但如果不进行本土化或者和现实发生关照,观众确实会看得有些审美疲劳。而爱情故事又因为长度和观演关系所限,远不及网络平台播出的“高甜甜宠剧”缠绵悱恻。悬疑推理故事除了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就属东野圭吾,三位大师的作品改编成戏剧,丧失了“叙述性诡计”和“密室杀人”的阅读刺激感,单纯地寻找真凶、揭露真相使得半数原创悬疑作品显得既不够“本格”又不够“社会派”。

许多戏剧人都有常年“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苦恼。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戏剧市场上最多的本土IP无疑是不断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的《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榜》《镜花缘》等古典名著。打开票务网站和软件,映入眼帘的永远是“忙碌”的孙悟空、哪吒、花木兰……可喜的是,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自信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一些反思历史文化、富有人性关怀、照进现实的作品进入了戏剧人的视野。如茅盾文学奖作品《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尘埃落定》《长恨歌》《繁花》《人世间》先后被搬上话剧舞台。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也频频被改编成儿童剧,如《小布头奇遇记》《山羊不吃天堂草》《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淘气包马小跳》等。这些作品由于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基本都得到了观众、媒体和评论界的一致认可。

《山海经》插画

如何深入挖掘本土IP

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作为后人,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的美学精神写在竹简羊皮纸张上,印在祖国的山川大河上。在梳理中华文化IP的过程中吃惊地发现,一部《山海经》就足以让我们写出成百上千个衍生剧目。

《山海经》记载山川、地理、植物、动物、药物、祭祀、巫医、民俗、民族等内容,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其中包含着先人的生活方式、天文气象,朴素的心理学、哲学观,地质学、海洋学等等,可谓汪洋恣肆。这部作品的思维方式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浪漫主义文学表达、逻辑陈述方式、人文关怀、情感体验和实用主义价值取向都有深远的影响。

但国人对《山海经》的了解远远不如西方的神话体系。说起雷神,青年人首先想到的是北欧神奥丁那手拿雷神之锤的儿子索尔,而不是掌管中华大地的雷公、电母。《山海经》中记载,雷神是“龙身而人头,鼓其腹”的兽形,《搜神记》中写雷神“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状如六畜,似猕猴”,无论哪种造型都很有特点和性格。国人自称为黎民百姓,但其实百姓和黎民不同,百姓贵,黎民实为战俘,炎黄子孙和蚩尤九黎的战争是一部多么精彩的传奇。可惜现在一些胡乱编造的文学作品和网络低成本电影,把《山海经》简单化、庸俗化、妖魔化了。我们应该让观众看到围绕着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九黎氏蚩尤的战争展开的一系列人物和故事,这样的传奇应该深入挖掘、不断上演……

除了《山海经》,我们还有许多静静沉睡着的名著经典等待被唤醒。《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

舞剧的崛起

近几年,舞剧的异军突起为观众带来了许多惊喜。

舞剧音乐直击心灵、舞姿传达情感的方式,更接近“巫觋祭祀”的戏剧的原始形态。民族舞蹈历史悠久,与礼仪、等级、地域特色息息相关,其含蓄抒情的表达更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近来舞剧的崛起也是得益于对主创对审美的精准把控。

舞剧很适合展示单一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剧目,如《孔子》《李白》《杜甫》《花木兰》《曹雪芹》《朱自清》等,都是这类作品,用民族舞步和配乐展现中华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随着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红遍大江南北,“红色故事”题材“跳”出了一片晴空,《努力餐》《醒·狮》等剧都是在简单的故事情节中,融合地方特色,大力渲染主人公作为普罗大众,在乱世中升腾的爱国主义情怀,极力外化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让观众产生共情,深深被打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石库门风情、旗袍风姿,《努力餐》中的川剧、变脸、火锅,《醒·狮》中的南派舞狮,都带着中华文化的符号,洋溢着浓郁的中华美学芬芳。《天路》《沙湾往事》《记忆深处》等展现特殊时期和历史事件的舞剧,非常符合王国维对戏曲的定义——“以歌舞演故事”。在我看来,舞剧既保留了戏曲中武戏的过瘾,又有话剧的故事脉络作为大纲,还有越来越先进的舞台技术支持,视觉效果绚丽多彩,必将成为新时代舞台上的宠儿。

舞剧《醒·狮》剧照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最近刚刚上演的舞剧《只此青绿》,以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为创作灵感,弱化故事,抽取其中的美学精粹,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为脉络,演活了这幅千古名画!且人物造型考究,每组人物都可以在古画和史籍中找到原型。让观众看完发自内心感慨中国画意境之深远,中国风之柔美。

有待完善的商业模式

金秋时节,北京乃至全国最受关注的消息之一,就是通州区环球度假村第一期园区开始运营。在环球度假村玩得很开心的同时,心里也是有些失落的。我们有那么多优秀作品,为什么无法造成巨大的文化影响,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商业性和艺术性并不矛盾,观众愿意花钱买的不一定是好商品,但是观众不愿意花钱买的,一定不是好商品。我们辛辛苦苦挖掘、创作、打磨出的作品,经常演出几十场就告别舞台了,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毫无疑问,我们的作品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是其中重要原因。

环球影城在各大洲的五个园区,有保持不变的成熟园区和演出,如“小黄人”“变形金刚”,“未来水世界”特级表演,同时为各个影城打造了独特的主题和园区,美国好莱坞的环球影城是大本营,电影元素最浓郁,各种经典影片的片场就足够影迷打卡了;日本大阪的环球影城主打“动漫主题”,除了《海贼王》,还引进过《名侦探柯南》《最终幻想》《美少女战士》《银魂》等等日漫大IP,是动漫迷的极乐世界;澳大利亚奥兰多的环球影城则是《哈利·波特》迷的天堂,哈利和霍格沃茨的故事是两三代魔法迷心中无可取代的经典;新加坡的环球影城面积太小,并没有什么特色,就打造了刺激指数爆表的“红蓝双轨”太空堡垒过山车;中国北京的环球度假村第一期有中国特色的《功夫熊猫》园区,但是客人很少,和“侏罗纪公园”“哈利·波特”“变形金刚”“小黄人”几个园区的人满为患相比,几乎不需要排队。据报道,后期的二三期还会进入中国本土的IP。

在环球度假村里游玩是很舒适的,前期策划详细,整体铺排设计很合理,每个园区对原始IP的还原度和片段采集都恰到好处,商店衍生品的类别丰富、做工精细,连排队的区域都有精心设计,减少游客等待的焦急,随处可见直饮水设备,对儿童和残障人士的关照也很细致,真的是舒舒服服就让游客把钱花了。这些成熟的商业运作,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孵化一个文化IP同样如此。作家J.K.罗琳1997年开始创作《哈利·波特》系列书籍,2001年开始改编成电影,8部电影拍摄历时十几年,现在依旧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小说之一。2016年,杰克·索恩和约翰·蒂法尼在J.K.罗琳帮助下创作了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后续的《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依旧享受着前作带来的红利。最近还传出消息,原班演员即将再次集合,出演《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改编成的电影。这个案例证明,孵化一个IP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文学基础是所有文艺作品成功的大前提。

从漫画到电影,漫威的英雄们在全世界风光无限。要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英雄并不是第一次漫画翻拍作品,“蜘蛛侠”已经有三代了,《X战警》也不断重启,每个时代有独特的审美,不断翻拍重启,市场会自然淘汰失败的作品。文化阵地是绝不能轻易让出的。如果我们创作时下足了功夫,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谈起雷神时,我们的孩子就应该首先想到雷公,而不是索尔。

我们的文化IP具有可持续发展、不断深挖基础的有很多,这一点,以影视作品举例更恰当。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古龙的人在江湖,是文艺作品翻拍的常客,忙碌的“包青天”“狄仁杰”“杨家将”在网络平台多到令人眼花缭乱。但多数都是急功近利,拍完即弃,在前期策划阶段就没有长远的规划,也缺乏和当下发生交互的高水准改编和美学上的提高。动画片、儿童剧亦然。早些年家长更愿意带孩子看皮克斯、迪士尼的作品,近些年国漫的兴起,正是因为作品制作精良,结合了当下的国情,符合国人的美学需求。“白蛇”“青蛇”把故事重点放在深情不渝上,《哪吒之魔童降世》将“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反抗封建势力的小英雄形象转变为缺乏父母关爱的叛逆独生子女,还有《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小门神》等或温婉或幽默的中国故事,“吾皇巴扎黑”“罗小黑战记”等漫画IP,正在一点点将年轻观众对国漫的信心建立起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坐拥的《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天书奇谭》《雪孩子》《九色鹿》《宝莲灯》诸多优秀作品,也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

结语

诚然,许多创作者很怕“商业运作”这四个字,生怕作品染了铜臭味。可在我看来,拿赠票的观众最爱退场,自己买票的观众虽然有时会挑剔,然“褒贬是买主”,起码证明他们看了,认真思考了。市场有天然的主动调节,在作品内容和美学层面做足文章还不够,让合适的观众接收到适合的信息,选择心仪的作品,看完作品对创作者产生正向的反馈。这样,观众和创作者之间的链条才能正常运转起来,带动整个文化文艺事业的车轮向前推进。这辆大车上,装的是中华文化的过去和未来。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中国风中国式表达,成熟的商业运作,观众自然心领神会。传承和弘扬也不能是简单的纸上谈兵,而是“绝知此事要躬行”。

猜你喜欢
舞剧
浅谈舞剧编导创作中的新颖与独特
百科全书舞剧
区域性小舞剧作品创作方法探究
舞剧《瑞鹤图》剧照
回眸,是为了下一次的启程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情感体验在舞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冯双白
现今中国舞剧创作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