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荣
摘要:由于小学生智力、心理、认知能力等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选择责任教育方式时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心理需求、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在开展活动时应循序渐进,一方面在选择责任教育内容时要体现递进性,从简单的责任认知开始,本文在一节小学主题班会着手,对学生的责任行为进行培养。
关键词:友善;社会责任;小学生
部分父母的教育理念存在功利性,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就是部分家长把分数看成孩子学习情况的唯一指标,认为孩子应该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其他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都可以交由父母承担而子女自身不用负责任。父母的这种功利性教育理念致使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形成一种只知道接受甚至乐于接受的惯性,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丧失关爱他人、互帮互助以及换位思考的共情能力,独自在社会中生存和适应的能力较差,无法真正理解生活,连责任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都不了解,就更不用谈去承担责任。因此,要想提升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本人试通过《友善·责任》主题班会创设一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学习氛围,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追求、有担当作为的新时代少年。
一、《友善·责任》主题班会
(一)主题班会的流程
解说友善→感悟友善→學会友善→共存友善
第一环节:解说友善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以谈话的方式与同学交流体现每个公民所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的核心价值观内容,由此使学生从宏观上明确价值观内涵,自然引入班会核心话题——友善。
2.图文并茂,理解内涵。
由两组学生分别进行展示,第一组学生出示自己书写的篆体字讲解“友”字与“善”字的含义,第二组学生展示活动前绘制的图画作品或手抄报并说出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对“友善”
二字的理解。这样以学生分组展示搜集的资料的形式,从说文解字到图说友善,由字到图,使学生在准备和展示的过程中自己去寻找并理解友善的含义。
3.播放视频,说出认识。
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的视频,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友善”是什么,如友爱、关爱……使学生初步理解友善不仅是友好的对待别人,它包含宽容、理解、和睦、亲近、克己、真诚、奉献等更为广阔的含义。
4.名人名言,谈古论今。
第三组的学生模仿古今中外的名人,再现名人眼中的友善,随后让全班同学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眼中的友善行为,以此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友善”的具体内涵和外在表现。
第二环节:感悟友善
1.播报新闻,事实说话,感知不友善的危害。
请第四组学生播报“老人与司机争执造成多车相撞”的社会新闻,用事实说话,同时以小记者访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进而触动学生心灵,感知不友善带来的危害,明确“社会不能没有友善”这一道理。
2.欣赏短片,润物无声,感受友善的力量。
播放《友善传递》的公益小视频,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总结出“社会需要友善,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善待他人”的道理,并通过讲述身边的友善小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友善的力量和重要作用,激发其责任意识。
第三环节:学会友善
1.引生入境,激发兴趣。
通过真实的自己和大山喊话的游戏引生入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友善要从自身做起,要从微笑开始”“我们要善言善行,不做伤害他人的事”。
2.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出示友善十大标准,创设校内校外的学习生活情景话题,联系学生实际,重现曾经发生的事件,让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辨析导行,使其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运用友善的心态思考问题,学会用友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环节:共存友善
1选择主题,进行讨论。
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角度提出相应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善待身边的人、善待自然以及善待社会,将友善承诺写在友善责任卡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责任意识并将其转化成内在动力。
2.情感升华,进行总结。
班主任朗诵诗歌并进行总结布置班会后续活动延伸。
(二)主题班会的效果
效果一:学生对社会责任加深了认识
学生通过案例和故事引发思辨,自觉加强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和了解,学会待人处世之道。
哲学思维与传统美德的碰撞,使每名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的生活启示,通过课后调查,其中26%的同学在体会中提到友善可避免争执解决问题,33%认为友善就是互相帮助伸出援手,19%说友善生活中不可或缺,19%提出要善待自然社会,大家一致认为要履行责任友善待人。
效果二:提升了社会责任意识
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责任行动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辩证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思辨、参与体验、分享感悟、解决问题等方式,逐步理解哲学及文化内涵,学会运用哲学思维认识自我、明理处世,提升了文化素养、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
1.文化素养——人文底蕴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从理性认识传统文化并由此建立起责任感,逐步实现由文化自觉到文化自由。
2.自主发展——思辨处世
学生在主题思辨中,自主投入学习、参与资源开发、参与组织活动、参与社团管理,提高了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为人处世的能力。
3.社会参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学生通过少年哲学课的学习,进一步感受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仁人志士的夙愿以及革命先烈的理想,进而厚植了家国情怀,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信念,形成了社会责任感。
(三)主题班会的反思
本次主题班会改善了理论较强不适合学生特点等不足等问题,在行动研究中强化了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提升了他们社会责任意志,增强了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责任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本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于本班的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在认知、情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平时多习惯强调自我意识,缺失一种友善处世的责任方法和持久力。此外,目前开展的活动形式还主要是聆听讲座和课程学习,在下一个活动中,不仅要巩固前两次的成果,还要拓宽社会责任认知和行动的形式,加强社会责任情感认同,形成自觉主动的行为。
二、对培养社会责任感做了有益尝试
(一)促进核心素养落地,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通过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行动研究,学生在参观体验中、在学习感悟中、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文遗”知识的点滴浸润,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获得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召效应,并由此而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1.明确了社会责任认知,激活了发展动力
学生在“输入——融会——输出”的文化遗产课程模式下,逐步形成对社会责任的初步认知,明确了不同维度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的内容及意义,认识到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需学好知识技能,激活了“文化品格、文化思维、体育精神、文化审美、劳动技艺”等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动力。
2.深化了社会责任情感,奠定了文化基础
学生在“文化积累——辩证分析——情感生成”的文化遗产课程架构中,逐步加深对社会责任的心理趋向,基于国家文化、民族精神、哲学思维、自我责任主动汲取知识与文化,并对自我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形成道德认知和家國情怀,深化社会责任情感。
(二)走近整体优化,教师观念能力得以提升
文化遗产课程与社会责任的分析可以深化教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认识,更好地理解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在思想观念、教育科研、文化自信等方面均得以提升。
1.形成了素质教育的观念
关注个体发展,多维度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在责任意志、责任行动上有所突破,找到个人成长发展点助力成才。
2.确立了一专多能的追求
在教学的设计实施中,教师探索各种综合学科、交叉学科所展现的知识发展的新趋向,打破严格的学科壁垒,自觉融入文化遗产教育和责任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和全人教育。
(三)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提升认识学会方法
在行动研究进程中,学生家长与学校紧密联系,家校携手,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会责任行动。
一是加强了家校协作,家长配合学校助力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责任行动纳于日常生活之中。在家中,通过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将中华民族诚信守约、勤劳俭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等这些传统美德融入日常,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塑造学生优秀的社会责任意志和行为品格。
二是提升了家长运用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社会责任的认知度。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遗产教育和责任教育活动,增强了家长对文化育人的感知与兴趣,通过家庭熏陶,从而增强了家庭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依托,在学校文化遗产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通过选择、补充、拓展等方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学习主题,细化课程标准,形成有文化遗产教育特色的责任目标融合序列,开辟责任教育新的途径,从而加速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责任意识,可以肩负起一些基本的责任,用《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因此,小学阶段应重视学生的责任教育。为了确保责任教育有序开展,更好倡导担当精神,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每名学生都应有一个完整详细的责任档案,主要记录个人信息、不同维度的责任目标、责任行动以及活动后的感受体会、评价内容或成果展示。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01).
[2]田彦军.浅谈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4(33).
[3]徐立明.小学生责任意识发展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