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强
摘要:2020年11月,某肉兔养殖场饲养的刚断乳的仔兔突然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急性腹泻等临床症状,养殖人员给发病兔口服硫酸新霉素后病情无明显改善,且仔兔开始出现死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后的病理变化,并通过实验室病原分离与诊断,确诊本次疫情为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兔魏氏梭菌性肠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本文主要对该次疫情的诊治过程进行介绍,以期为后续类似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兔;魏氏梭菌病;诊治防控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或E型产气荚膜梭菌所引起的一种重要兔消化道传染病,也被称为兔魏氏梭菌性肠炎[1]。本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威胁养兔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其病原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分布于污染土壤、水源、器械等自然环境中,可以长期寄生于健康动物的消化道中,当动物受外界刺激引起应激后导致消化道内菌群紊乱,可引起动物发病,且常与其他病原微生物造成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增加了治愈的困难程度。兔魏氏梭菌病无季节和年龄特异性,全年皆可发病,但常发生于冷热剧变的冬春季节[1]。本病发病率虽不高,但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时可达100%。本文介绍一起兔魏氏梭菌病疫情,以期为后续的饲养活动提供指导。
1 发病情况
2020年11月底,某肉兔养殖场一栋圈舍刚刚断乳的仔兔突然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急性腹泻等病症,虽饲养人员根据个人经验对发病兔进行了抗生素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且部分病兔在出现腹泻症状后死亡。畜主携带死亡的病兔前来兽医站进行问诊,笔者也前往发病屠场进行现场观察,笔者发现兔舍内还有大量具有腹泻症状的病兔,且饲养仔兔的料槽及饲料因为潮湿天气部分发霉变质,且兔舍安全卫生条件较差,鼠患严重。
2 临床表现
患病兔最初表现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体温略微下降、精神沉郁、不喜饮食和饮水,并随着病程的延长表现出腹泻症状,发病初期病兔排出灰褐色稀粪,随着病程的加剧病兔排出水样或血样稀粪并带有特殊腥臭味,后肢及肛门部位被粪便污染,腹部肿大胀气。
3 解剖变化
对发病死亡的实验兔进行剖检发现腹腔内有特殊腥臭味,胃内容物呈墨绿色并有大量的气泡。胃黏膜脱落并带有大量的黑色坏死灶、部分病程严重的实验兔胃破裂、胃内有大量未消化的饲料,肠道肿大充气、小肠内充满大量的气体,肠腔应充氣扩张,肠壁变薄透明,结肠和盲肠内有大量带有特殊腥臭味的稀粪,肝脏肿大、变脆,胆囊充满大量的胆汁,脾脏出血、肿大呈现深褐色,肺脏充血、淤血、肿胀。
4 病原鉴定
无菌采集发病死亡仔兔的肝脏和脾脏等实质脏器进行触片检测,经革兰氏染色发现,死亡实验兔的脏器内分布大量的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菌体呈单个散在或双链排列,没有芽孢。无菌采集组织病料及内容物接种于全血琼脂培养基,置于37℃中厌氧培养24h左右,平板上长出直径1~2mm的单个菌落,菌落周围产生双溶血环,将平板从培养箱中取出后,有特殊臭味,菌落颜色由灰色变为绿色,初步怀疑引起实验兔发病的病原是兔魏氏梭菌。
5 生化鉴定
为了对分离的病原微生物进一步鉴定,将分离好的病原纯培养物接种于各类生化培养基,生化鉴定结果为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乳糖+、木糖-、甘露醇-、水杨苷-、吲哚试验-、H2S试验+、MR+、还原性硝酸盐试验+、明胶液化+、牛奶培养基“暴烈发酵”,将生化试验鉴定结果与伯杰氏手册进行对照发现,该分离株为兔魏氏梭菌,但具体亚型还需要进一步鉴定。
6 防治方法
饲养员每天清晨饲喂和清理兔舍时需要对每只兔的粪便进行观察,正常兔的粪便呈圆形或椭圆形,粪球光润干燥,若兔粪带水或稀薄,且伴有强烈的腥臭味,则需要对兔进行隔离和治疗,若病兔治疗多天不见好转则需淘汰,并对病兔污染兔舍、用具进行清水冲洗后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
当兔群中出现可疑患病兔时,需及早将患病兔和健康兔进行隔离,以防止感染其他健康兔子,本次病例中饲养人员及时将健康实验兔和发病实验兔分隔开,避免了本次疫情的进一步扩大[2]。
日常加强兔群饲养管理:①做好兔舍通风换气工作,保障兔舍内空气流畅,以免有毒有害气体滋生,并保持适度的光照可以提高兔群抗病力;②做好兔舍环境消毒,每天饲养员必须清理兔粪,并定时更换笼地板,更换下来的用具要及时用清水冲刷,浸泡在10%漂白粉水溶液1~2h来杀菌。兔群发病后饲养人员每日使用0.1%苯扎溴铵消毒兔舍环境及相关器械,连续1周;③保持兔舍安静,严禁外来人员随意出入,饲养人员进出兔舍都需要做好消毒措施,避免噪声刺激或人员带菌等现象发生;④合理规整兔舍用具,暂时不用的兔笼需要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或1%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喷雾消毒后统一放置。对未出现临床症状的兔群,饲养人员使用0.2%土霉素拌料进行全群给药,连续喂养7d,以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一个星期后,兔舍中未出现新的病例,该疫情被完全控制。
由于兔感染魏氏梭菌后发病快,病程短,容易还未查明病因就出现死亡症状,这主要和病兔魏氏梭菌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分泌毒素有关,一旦血液中毒素含量较高,病兔直接发生排血便等急性症状,然后严重脱水死亡。且该致病菌传播途径广,致病性强,一旦兔群中发现感染病例,需要对全群紧急接种疫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疫苗可选用兔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灭活疫苗,不论家兔年龄和品种,每只兔均可皮下注射1mL,接种后1周可产生免疫力,在第一针剂后7~15d再以同样方法加强免疫1次,这样全群抗病力可高达90%,第二针剂免疫后有效期为4~6个月,养殖户可以根据兔魏氏梭菌发病和流行状况合理接种疫苗。
7 体会
本次发病病原魏氏梭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可以存在于健康动物体内,当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导致动物应激引起发病。而本次发病兔舍卫生条件差、鼠患问题较为严重,且饲养人员未及时清理发霉变质的饲料,因此本次疫情很有可能是由野生家鼠污染兔舍或仔兔食用了被魏氏梭菌污染的饲料引起兔群发病。因此兔场内要做好灭蝇、蚊、鼠工作,避免这些动物造成的疾病传播,并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饮水饲喂兔群[3]。
兔魏氏梭菌可感染不同品种和年龄家兔,发病率最高的为免疫力较弱的1~3月龄幼兔,因此饲养员需要做好幼兔日常护理工作。兔魏氏梭菌具有典型流行特点,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初气温较低的季节,因此冬春季节需要做好兔舍保暖防寒措施。
兔魏氏梭菌病发病快、病程短且死亡率高,因此临床上感染很难治愈。因此,除了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与生物安全防控的同时,也应及时对兔群进行免疫,目前常用的商品化疫苗为兔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灭活疫苗。
做好兔魏氏梭菌的鉴别诊断,除了兔魏氏梭菌能造成病兔腹泻,兔球虫病、兔巴氏杆菌和兔沙门氏杆菌病均可造成兔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腹泻脱水等症状,饲养员需要做好鉴别诊断,才能对症治疗。兔球虫病主要见于哺乳期仔兔,症状为腹泻、黄疸和贫血,可通过采集病兔粪便,制成涂片、镜检观察球虫虫卵。兔巴氏杆菌和兔魏氏梭菌共同点为病兔发生急性腹泻,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鼻腔、喉头、气管充血,鼻腔内有脓性分泌物,肺部水肿充血严重。患沙门氏杆菌的病兔体温也会升高,母兔妊娠期感染还会出现流产。
参考文献:
[1] 余华,邓小红.兔魏氏梭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08(8):48-50.
[2] 董仲生,李国平,李顺存,等. 兔魏氏梭菌病的病因及预防要点[J].中国养兔杂志,2008(9):30-33.
[3] 黄碧莲.一起肉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福建畜牧兽医,2020,42(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