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水兴,薛勇,王洋,徐嘉萍,孙炜,何文峰
摘要:本文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散养畜禽疫病防控现状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究,通过对散养畜禽存在的疫病风险隐患进行分析,提出做好散养畜禽疫病防控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散养畜禽;疫病防控
有农村的地方一般都散养畜禽,经济发达地区也不例外。散养畜禽分散在千家万户,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散养畜禽又从家前屋后移到了屋里院内,使得对散养畜禽的防疫难度加大,存在动物疫病发生并流行的风险隐患,从而影响到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1 农村散养畜禽疫病防控现状
1.1 散养畜禽仍有存在的必然
在经济发达地区,村庄相对集中,人口居住较密集,有村庄一定有散养畜禽,只是畜禽种类不同、养殖密度不同。养殖目的主要是為自家提供自用放心的畜禽产品,为自留地上蔬菜果树提供农家肥,同时,也有少量规模以下养殖户把自养畜禽及产品出售市场以增加收入。
1.2 疫病风险存在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以苏州地区为例,人口密集,畜禽产品消费量大,流通环节95%以上的畜禽及其产品由市外输入,来源复杂,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大流通背景必然会带入多种动物病原。有病原存在就有发病的风险存在。再加上农村环境卫生相对较差,消毒防疫不够重视,也有部分农村散养畜禽来源复杂,甚至还有网购,这些因素都对动物疫病发生带来隐患。对于一些散养者来说,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未能达到动物保护的要求,从而使免疫过程缺乏规范性,在引进外源牲畜时,由于缺少规范的申报流程,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着不隔离,直接混群饲养的现象:因此造成疫病防治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
1.3 防疫意识薄弱
农村散养畜禽的养殖者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农民,文化素质很低,利用家里闲置房屋或场地进行养殖。养殖要求的规范化饲养、防疫措施、生物安全控制根本无从谈起。养殖过程中发病就自己去买点药喂,好了就好了,死了就自己处理。对于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要求,很多散养户为追求“绿色”畜禽产品找各种理由逃避免疫。养殖户有“防疫等于打疫苗”的错误观念,使防疫工作难以遏制疫病发生动物传人的情况,同时,对饲养场的消毒工作仍存在着无害化处理措施不到位的现象。一些养鸡场缺少专业防疫知识的支持,使免疫程序和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合理应用,从而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专业养殖户全部依赖当地政府防疫部门,要防就来,不防拉倒,自己不会买疫苗免疫。若是大环境中动物疫情有什么风吹草动,首先从这些环节开始,继而蔓延扩散,影响到中大规模场的防疫安全。因为在经济发达地区,尽管规模养殖场很少,但规模养殖场距离村庄只有几百米的占大多数,超过3km以上的找不到。
1.4 体系健全,资金充足,但人手不足
自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兽医防疫工作特别重视,从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主要动物疫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进入了常态化防控与净化阶段。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环保压力、人居环境整治等因素,养殖场户数量、养殖数量急剧下降,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很多县级市(区)将动物防疫机构下放至乡镇、街道,撤并至农村工作办、农技服务中心等机构,人员分流现象普遍,负责动物防疫的人员一般只有1~2人。除了对属地的规模养殖场进行防疫监管外,根本无从兼顾藏匿在千家万户的散养畜禽防疫。
2 农村散养畜禽疫病防控策略
2.1 做好散养畜禽防疫工作的必要性
1)动物防疫是法定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到了每年的年度绩效考核之中。顶层设计的免疫计划是“不漏一村一户”“不漏一禽一畜”“横向到边,竖向到底”。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也包括散养畜禽。由此可见,动物防疫工作是政府部门的法定职责——“必须为”。不能因为没有规模养殖场,就撤并机构、分流人员,忽略散养畜禽防疫。
2)公共卫生安全要求 从公共卫生角度看,防控人畜共患病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成效看动物防疫。2020年全国报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7起,同时多地检出病原;25个省份报告发生布鲁氏菌病疫情;炭疽、牛结核病、狂犬病、血吸虫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也不容低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推行“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实行人畜共患病源头控制,才能阻断传播途径。
2.2 优化防控策略建议
1) 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的法律依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动物防疫工作”“国家鼓励和支持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动物诊疗机构开展动物防疫和疫病诊疗活动;鼓励养殖企业、兽药及饲料生产企业组建动物防疫服务团队,提供防疫服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为推进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基本遵循。
2 )基层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实践 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散养户数量不多,只占到当地居民户数的百分之几,但分布零散,涉及面广,排查、登记、免疫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而乡镇、街道动物防疫部门防疫人员缺乏,无法开展此项工作。为此,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探索政府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具体做法是: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的内容与要求,派遣防疫技术人员走访调查,对农户养殖情况进行登记、疫病巡查,按规定免疫要求开展免疫,免疫档案报送至相关部门,并对调查记录、免疫档案、巡查记录每季度进行更新调整。防疫部门根据反馈记录开展核查、抽查、第三方抽样检测等方式对防疫质量进行评估。此项探索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3) 基层动物防疫“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实践 发挥近年来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优势,组织动员专兼职网格员,在“铁脚板”沉入农村农户为契机,兼顾散养畜禽的排查、登记、疫病巡查等工作,信息汇总至属地防疫负责人并开展一系列的防疫处置。利用“网格化+铁脚板”的防控模式,构筑起散养畜禽疫病防控的坚固屏障。为进一步减少易感物质的传播范围,应在动物身上定期注射疫苗,以更好地达到提高动物免疫的目的。在这些因素中,饲养者需要针对养殖者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免疫疾病对动物的威胁。与此同时,为更好地保证畜牧生产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平稳,必须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从而使动物能及时、按量进行免疫。与此同时,在动物疫病控制阶段,还需加强对病原菌的杀灭与灭鼠,从而更好的阻断病原菌的污染。特别是对农场员工来说,更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防疫知识,从而为保证农场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动物防疫事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畜产品稳定有效供给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动物防疫工作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做到精准、规范可持续。农村散养畜禽是市场供给的有效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发展,农村散养畜禽的养殖比例会越来越小,但也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环节,动物防疫对散养畜禽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