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铮
摘 要 我国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林业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在国有林场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林下经济的价值,突出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国有林场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对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希望给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9.05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林业经济也获得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尤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双重影响下,林业发展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以保障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林下经济是国有林场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手段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发挥林业的经济价值[1]。
1 林下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
1.1 林药型
林荫环境是一种重要资源,尤其对于喜欢在阴凉环境下生长的药材植物,林荫环境更适合其生长。因此,在发展林下经济中可大量种植中药材,如草珊瑚、五味子、金银花及茯苓等,不仅能够增加林业经济附加值,还可以丰富森林植物物种[2]。近些年,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市场对中药产品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林药种植在经济效益方面更加可观。
1.2 林菌型
森林环境在光照、氧气及湿度方面更加适合菌类植物生长,尤其在荫蔽林下的双孢菇、平菇及香菇,具有产量大、品质好、营养高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与喜爱。同时,在林下种植菌类植物可以提升土壤湿度,菌类植物还具有一定的反光和保湿作用,菌菇种植产生的肥料还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有助于林木生长[3]。林菌型产业模式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林业经济模式,具有操作简单、效益可观等优势,有利于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模式。
1.3 能源型
能源型属于一种新型的林下经济模式,以大量种植能源型植物,如草芦、芦竹及象草等,为主要特点。从化学角度分析,能源型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值,可以用于燃烧发电。随着社会对电能需求量的持续增加,能源型已经成为林下经济的重要发展模式。
1.4 园林型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绿化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话题,而城市绿化需要大量的植物作为硬件支撑,因此可种植一些城市绿化需要的植物发展林下经济,不仅能够提升林场经济效益,还可以满足城市绿化需要。
1.5 畜牧型
畜牧养殖是林下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林下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丰富的林木资源能够为畜禽养殖提供支撑,而畜禽产生的粪便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促进林木生长,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4]。同时,随着市场对有机畜禽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加,林下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也更加显著。
2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2.1 缺乏经营意识
当前,一些国有林场忽视林下经济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管理者对林下经济没有形成系统化、全方位、深层次的认知,在探索新型林下经济的过程中依然抱着陈旧思维和固化理念,导致林场经济效益难以提升,林下经济也没有获得快速发展。同时,发展林下经济缺少品牌意识,经济模式缺乏自主性、系统性及产业化,林下经济附加值不高[5]。
2.2 管理模式陈旧
想要推动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科学有效的管理作为支撑,但由于林下经济在国有林场起步較晚,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和漏洞,私自采摘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国有林场遭受经济损失,难以实现既定的经济效益目标。同时,部分国有林场缺少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细则规范,林下经济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缺乏追责制度,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难以及时解决。
2.3 资金投入不足
林业发展关乎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效果,尤其在构建“生态型社会”理念的指导下,林业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当前,地区政府对林下经济缺乏高度重视,资金扶持力度不大,营林造林依然是国有林场的主要项目和工作内容。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开展存在现实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设备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林下经济发展。
2.4 技术能力不足
发展林下经济需要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尤其随着林下经济类型的多元化发展,国有林场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经济模式。但国有林场在技术能力方面明显不足,对林下经济的研究力度不大,一些林下经济模式和项目难以形成规模化及标准化运营[6]。同时,发展林下经济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如气象分析、土地管理及林业管理等,但国有林场普遍地处偏远、环境艰苦,难以吸引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甚至还存在人才流失的情况,也给技术创新带来了较大影响。
3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优化对策分析
3.1 树立经营意识
想要大力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林场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意识,将林下经济作为林场经营的重要工作进行落实,在区域内形成品牌效应,打造产业链、系统化的经营结构。1)国有林场要结合现有政策,对林场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大力发展林下旅游业、养殖业及种植业,切实满足现代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如发展种植业要以蔬菜、中药、花草等为主;2)形成林下循环经济模式,如将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种植牧草为畜禽提供饲草资源,发酵畜禽粪便形成有机肥料滋养牧草和林木;3)全面发展林业经济品牌,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效应,探索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使林场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3.2 优化管理模式
想要保证林下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注重优化管理模式,以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作为支撑。1)成立专职的管理小组,由林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制定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突出领导带头示范作用;2)加强封山育林管理,对私自采摘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和处罚,可联合公安部门建立巡查机制,发现违法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罚措施,在封山育林期间加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3)创新推行转让承包制度,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承包人员负责林下经济的建设与经营,并向林场支付一定的资源费用,不仅可以提升承包者的收入,还能够为林场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
3.3 加大资金扶持
发展林下经济需要以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当地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林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供资金保障,为当地林业经济建设注入活力和生机。1)当地政府要将林下经济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给予国有林场一定的资金扶持,并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优惠和减免,如在水费和电费方面给予优惠,降低国有林场的生产成本;2)鼓励当地企业积极参与到林下经济产业中,利用参股或承包的方式吸引资金;3)国有林场也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加大经济投入,完善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积极推进运输道路、水利工程等项目建设。
3.4 大力发展技术
技术和人才是保证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素,国有林场要认识到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以技术为支撑提升经济效益。1)积极探索和研发新型的林下经济技术,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经营;2)加强人才储备,从高校和社会中招聘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才,以人才为发展的内驱力;3)提升岗位薪资待遇,保证人才队伍稳定,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4 结语
对于国有林场而言,发展和建设林下经济是时代需要,可以充分发挥林场自然资源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当地政府和林场管理者要给予林下经济建设以高度重视,结合具体情况,积极探索新型的经济模式,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实现林下经济的社会效益和經济效益,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进先.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有效对策[J].乡村科技,2021,12(1):95-96.
[2] 邹国畅.南方地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与模式探析[J].农家科技,2019(4):161-162.
[3] 杨大通.通江县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农家科技,2015(11):188.
[4] 孙小明,张学鑫,郑丽聪,等.南方林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思考: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总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2):4-5.
[5] 侯斌.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研[J].信息周刊,2019(49):133.
[6] 卢茂康.新形势下国有林场森林经营面临的机遇及制约因素研究[J].农家科技,2019(12):160.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