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川运
口译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认知过程。从听辨、信息处理到最后的产出,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易。首先是对源语的理解。对大多数译员来说,英文是外语,因此对源语的理解又增加了一层困难。对源语的理解,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具体来说,应该有正确的方法,有了方法之后要形成习惯。因此在口译训练中,第一步需要解决的是掌握正确的源语理解方法,也就是要习惯于“抓意思”,理解源语的意义结构和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我们上一期讲到如何通过对意群(meaning unit)的辨识,对语言结构进行简化理解和处理。简化理解和处理是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要打破对语言的传统认识,突破语言表层结构,深入到语言内在的意义结构,形成以意义为基础的理解方法。不过在训练的过程中,理解与处理是不能分割的,理解有助于处理,而正确的处理方法更有助于理解。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句。
【例1】Our success i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the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among different departments.
这句话可以说是由两个部分,或者两个意群组成:
(1)Our success is an excellent example我们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of the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among different departments各部门之间合作切实有效
这句话可以按照英文结构作对应翻译:
我们的成功是各部门有效合作的出色范例。
也可以将example 译为动词,按照两个意群循序翻译:
我们的成功很好地说明各部门之间进行了切实有效的合作。
也可以分两个短句翻译:
我们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各部门之间进行了切实有效的合作。
而两个短句的顺序也可以颠倒:
各部门之间进行了有效的合作,我们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句话很简单,但其中却说明了口译的理解方式。如果在理解方式上没有经过一定的训练,人们听到an excellent example of这样的结构时,很容易受到原文词性的干扰,名词加介词,理解的方向即成为对应式的翻译:“……的出色范例”,将一句话作为一个整体理解。如果句子再长一些,势必增加认知的压力。在辨识了原文的意群之后,采用断句的方法,在 example之后就将句子断开,后面的短语作为另一个意群处理。这样就简化了原文的語言结构,将意义分为两个部分,简单明了。
断句之后如何处理,即是我们所说的策略和技巧。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其技术层面,如增字、减字、词性转换等,还应理解其中的道理,不仅知道如何转换,也应知道为什么进行转换。这就是我们说的翻译认知方法。先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再采取所需要的转换策略。例如,中文的特点是短句比较多,句与句之间很少用明显的语法衔接手段。因为句与句之间没有明显的语法衔接手段,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意思不受影响,因此可以说,中文在结构方面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另外,每个短句都有动词,因此,动词使用频率比较高。而英文则恰恰相反。主干结构,即主谓宾与汉语比较相似,但一句话的意思继续延伸时,英文采用的方式更为灵活,有时候是句子,但很多情况下是一个短语,因此介词以及其他语法衔接手段使用频率较高。
上面这个例句,我们知道其中有两个意思,第一部分翻译为 “我们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第二部分of the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among different departments是一个短语,并没有动词。但是这样断句之后,第二部分必须转换成为一个句子,中文的结构才能形成。中文的句子需要动词,因此根据 example的内涵,派生出来一个动词 “说明”,这样第二句话就形成了。
我们再看几个例子:
【例2】We expect the recent initiative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world economy, particularly the economy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mall island countries and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这句话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We expect the recent initiative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我们期望最近采取的举措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2)on the world economy, particularly the economy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mall island countries and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
这句话当然可以按照英文的结构,作比较对应的翻译:
我们期望最近采取的举措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根据意群,按照前后的顺序进行翻译。第一部分可以采用比较对应的翻译,没有什么问题,但第二部分,如果句子继续走下去,就不能对应地将其翻译成为短语,而是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即需要一个动词,而这个动词可以根据名词 impact 的意思或上下文的关系而产生。因此第二部分动词的选择上就有了几种可能性:
1. 我们期望最近采取的举措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影响到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
2. 我们期望最近采取的举措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
第一句翻译的缺点是,第二部分中还是用“影响”显得有些重复,不过在口译中,特别是在同传中还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句翻译用的动词是“促进”,原文中并没有,是根据positive impact的内涵以及上下文的关系,引申出来的一个动词,使得第二部分更加顺畅,但词义略有引申。
【例3】On behalf of my delegation, I wish to 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election to the presidency of the conference.
这句话显然是由三个意群组成:
(1)On behalf of my delegation (代表我方代表团)
(2)I wish to congratulate you (我愿祝贺您)
(3)on your election to the presidency of the conference (您当选为会议主席)
按照意群的顺序,这句话可以翻译为:
我谨代表我方代表团/祝贺您/当选为会议主席。
这句话的第三部分on your election to the presidency of the conference,是一个与前面动词结合使用的介词短语,表示了一个完整的意思。中文将your election转换为动词形式,将这个短语与前面的动词相结合,翻译成为一个短句:祝贺您当选为会议主席。
【例4】I hope this incident will not pose any obstacle to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ference.
这句话有两个意群:
(1)I hope this incident will not pose any obstacle
(2)to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ference
可以先按照原文的结构作比较对应的翻译:
我希望这次事件对他们参加会议不会造成任何障碍。
也可以将 any obstacle直接转为动词:
我希望这次事件不会阻碍他们参加会议。
也可以将句子断开,分两个短句处理:
我希望这次事件不会造成任何障碍,使他们无法参加会议。
【例5】The farmers will receive compensation for their loss of property during the hurricane.
這句话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理解:
(1)The farmers will receive compensation
(2)for their loss of property during the hurricane
第一部分的翻译比较容易:
农民将得到补偿
但是如何处理第二部分,则需要动动脑筋,因为按照原文的短语结构作对应式的翻译,无法形成通顺的中文结构。在理解了compensation for的基本意思后,根据中文句子结构的特点,在第二部分加一个动词:
弥补飓风给他们造成的财产损失。
利用中文句子结构的灵活性,这句话可以有几种形式:
农民因飓风遭受的财产损失将得到补偿。
农民将得到补偿,弥补飓风造成的财产损失。
飓风给农民造成了财产损失,他们将得到补偿。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总结出建立意群意识、进行断句理解对英汉口译非常重要的两个实际意义:第一,判断意群,对句子进行断句理解,可以打破表层语法结构,对原语进行简化,去掉了语法形式的束缚,形成在结构上抓意思的能力,提高理解的速度和效率;第二,口译如果能真正以意义为基础,其表达方式是灵活的,并不需要局限在某一种模式的翻译。将句子断开,形成一个个意群,为译文的表达提供便利,可以充分利用中文在结构上的灵活性,使译文变得简洁、清晰,符合口译简洁明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