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1-12-23 09:07何春芳
种子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何春芳

摘    要: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蔬菜栽培技术而言,其具有更大的优势,也创造了更高的农业经济价值。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了相关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期为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提供更多积极的因素,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0-006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B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通过农业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式的优化来积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工作人员始终关注和研究的要点。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反季节蔬菜的种植目标,不仅更好地满足了城镇人民生活的需求,更是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和收入。

1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简介

在农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大棚种植技术比较常见。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主要是利用竹和钢进行结构骨架的构建,在其上面覆盖薄膜,构造出一个完整的温室空间[1]。这样的空间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从而使蔬菜的种植基本不用受到季节的控制。而且塑料薄膜的温室空间还能防止二氧化碳流失。因此,大棚种植的蔬菜其营养价值和技术应用的灵活性都更胜一筹。

2   具体的栽培技术措施

2.1   科学选择蔬菜品种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应用需要构建种植环境,会涉及经济成本,为此,要从蔬菜的生长质量和产量经济等诸多方面给予深刻考量,充分了解当地市场的整体消费水平以及蔬菜的需求和经济状况,这些信息是决定于蔬菜种子的种类进行选择的重要参考[2]。在购买所要栽培的蔬菜种子时,应选择正规地点进行采购,保证蔬菜种子已获得良好的市场认可度,其本身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其产量也经过了系统性分析和调查,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其在后期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例如茄果类、瓜类、豆类、甘蓝类、白菜类、绿叶蔬菜类、葱蒜类以及食用菌等,都是目前大棚主要选择种植的蔬菜,对于其中品种的选择要进行细化。

除此之外,农户们需要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进行系統性了解,认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并通过网络路径获得信息,强化对蔬菜种植市场需求和蔬菜生产周期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例如,辣椒比较喜欢高温,因此,种植温度不能低于20 ℃。黄瓜对于温度敏感性较高,白天温度控制在25 ℃左右,晚上温度应控制在16 ℃左右,昼夜温差最好在10~12 ℃[3]。

2.2   合理选择大棚种植地

为提升蔬菜的整体产量,需要科学选择大棚蔬菜种植的地点。通常情况下,有机地块的土地可以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保障。在大棚建设的过程中,其会覆盖到大量的土地面积,这种规模性的建设需要在选择和规划中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纵观当前的技术应用市场和现状,蔬菜大棚模式主要有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大棚两种。塑料大棚成本投入较少,但使用年限较短,透光度较低。日光温室大棚虽成本较高,但在建设后能使用多年,而且透光率较高,设施较齐全。为此,有条件的种植用户可以选择日光温室大棚。在大棚建设中,要对场地进行平整、深翻土壤,控制深翻深度并将土壤暴晒,提升土壤的透气性能[4]。

2.3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在播种前,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是确保大棚蔬菜后期生长良好、高产高效的基础。要对大棚内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消毒,而且在大棚内部还可以采用烟雾熏蒸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在消毒完成后,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结合土壤的翻耕情况向其中施加农家肥,提升土壤的养分。

2.4   科学栽培管理

在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要选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为蔬菜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在种植的过程中,要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种作物,应采取轮作的方式。蔬菜品种不同,采用的种植策略也不同,应该有针对性。例如,十字花科的蔬菜应与其他蔬菜轮流种植。除此之外,在种子播种和发芽期间,要密切观察,对大棚蔬菜的发芽情况进行系统了解和掌握,结合缺苗情况做好补种和移栽工作。在生长中后期,要结合田间的生长情况妥善管理,为蔬菜的健康生长创造更有利的因素[5]。

2.5   合理施肥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施肥非常关键,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尽可能保证肥料的天然性,使蔬菜更加健康、无公害。在大棚蔬菜种植中,除了常规的施肥工作以外,还要保证光线补足。大棚室内温度、湿度较高,光照具有局限性,为此要在大棚内通入一定的二氧化碳,利用燃烧法进一步增强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现更好的施肥效果。

2.6   对一年四季蔬菜的种植进行合理安排

在实际的蔬菜种植过程中,结合蔬菜的生产周期、生长条件及其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不难发现,每一种蔬菜针对这些因素都是有针对性的。因此在栽培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蔬菜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栽培管理方法以保证蔬菜的产量[6]。在夏季种植蔬菜时,应做好必要的防风、降温等工作;在进行冬季种植蔬菜时,应对大棚内部进行必要的排湿操作,为蔬菜营造更加适宜的生长空间,例如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等。

蔬菜大棚栽培在一定程度上能对蔬菜的生长周期进行调整,实现反季节生产目标。在春节期间蔬菜价格比较贵,通过应用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有助于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栽培中应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及植物生长条件对一年四季蔬菜种植计划进行合理安排。

3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蔬菜种植中,由于多种原因会产生病虫害,对蔬菜的质量以及产量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应采用科学的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3.1   物理防治

通过遮挡防虫网的方式可以防止较大体积害虫的侵入,是有效的防治方式,其有助于提高蔬菜品质。很多害虫具有趋黄特点,可以在大棚内悬挂色板诱杀害虫。很多害虫具有趋光特点,可以在温室内悬挂杀虫灯来诱杀害虫,例如斜纹夜蛾、金龟子、地老虎等[7]。

3.2   农业防治

在农业防治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科学的蔬菜选种,应该选择那些对温度和光照敏感度较低的蔬菜品种;其次,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施肥管理,在施肥过程中要保证其能充分腐熟,注意碳、磷、钾各元素的配比;再次,要采取合理轮作的方式来进行间歇性不同种类的植物种植,防止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剧增;最后,要进行合理密植,结合蔬菜品种、种植密度以及其对透光率的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密植,以减少细菌和病虫。除此之外,应该及时做好田间管理,要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适当通风,降低病虫的寄生渠道。

3.3   生物防治

在大自然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相互制衡。为此,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实现生物防治的效果。首先,可以在温室大棚内引进有益昆虫,并进行有效繁殖,营造良好的生态群落结构,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其次,可以用微生物制剂,在大棚内使用不会受到风、霜、雨、雪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例如农抗120、阿维菌素,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4   化学防治

虽然化学防治方法也是最为有效的防治方法,但是其通常是不得已选择的方法,会对蔬菜和周围的环境带来一定的损害或影响。因此,在采用上述几种方式后不能达到防治效果,可以科学地采用化学防治方法。首先,结合病虫害的种类科学合理地选择农药,观察病虫害的发病规律,进而选择最佳的时期进行用药,以保证药效。其次,针对病虫害的防治,常常会重复用药,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对其进行交替使用,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在应用化学防治方法时,要足够重视用药所带来的影响,系统了解蔬菜的健康生长周期,在不影響蔬菜品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用药处理;在蔬菜采收时就停止用药,以防止农药残留和药物中毒。

4   结语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对于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蔬菜的食用需求,还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为此,应充分掌握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具体措施,从品种选择、播种准备、科学栽培、合理施肥以及种植计划安排等方面都要保证工作质量,并采取农业、物理、生物或者化学等方面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来积极应对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而积极提升生产能力,使蔬菜能够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和建莲,杨双龙,潘毅铖.丽江种植冬早蔬菜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技术,2021(3):64-65.

[2]吕培娟,王春燕.大棚温室辣椒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227-228.

[3]孙德彬.滴灌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上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1):25-26.

[4]潘文远.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及栽培要点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200-201.

[5]宋德辉.现代农业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24):77-78.

[6]胡超,王利亚,贾真真,等.塑料大棚韭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20(3):270,287.

[7]杨丽萍.分析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168-169.

(编辑:申媛媛)

猜你喜欢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大棚蔬菜根结线虫病害调查研究以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