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 程守梅
摘 要:文章探讨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家庭教育缺乏合理的引导、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社会不良风气腐蚀学生等,进而提出提高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质量的对策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强化家庭教育的后盾作用,优化学校的正面教育,营造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3-0052-03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农村地区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受教学条件和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其教学过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实效性不强。下面,本文对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以来,虽然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不足
当前,部分学生的爸爸妈妈在外务工,学生由老一辈照看,而很多老人的文化水平偏低,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往往带有学习无用论的思想。这样,就使得部分学生受到长辈的影响,在学习上缺少动力。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一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不感兴趣,再加上部分教师“没有任何创新和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低下,这直接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的忽略”。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灌输为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缺乏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的有效利用。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反映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什么,教师便讲解什么,考试考什么,他们便学什么,教学方法单一。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能力,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出现学生课上睡觉、小动作频繁的情况。
3.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解读不到位
部分农村地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大部分班级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但这些教师往往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掌握不成体系,对教材内容的解读不到位,无法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精髓真正传授给学生。
二、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当前,一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抱有“无用论”的态度,这种“无用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就是被迫接受知识,参与课堂的机会较少。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但若抱着学习“无用论”的思想,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不高。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做很多的无用功,只靠死记硬背,这也是无法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2.家庭教育缺乏合理的引导
一些偏远农村家庭的孩子较多,而家长往往忙于生计,将孩子的学习全部委托给教师和学校,甚至把学校当成“看孩子”的场所,忽视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部分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重視,平时的管教方式以打骂为主,讲道理的方式较少,这就使得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紧张,家长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合理的引导。
3.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当前,一些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不高。良好的教师队伍,能够集体教研、备课、听课、评课,在教学效果上会事半功倍。而如果小学教育体系中缺乏专业的思品教师,教师之间也缺乏“切磋”,在课堂教学上形式主义严重,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社会不良风气腐蚀学生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学生难以管教,与社会教育的影响息息相关。学校教育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而社会教育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不良风气,如攀比、拜金、虚荣心等。由于个别学生的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腐蚀,影响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提高农村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质量的对策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应该综合考虑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等多个方面,科学地提出应对之策。
1.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素质教育,学生为本。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道德与法治课堂效果的好坏,关键是看学生是否乐学、会学。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多的知识。
(1)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小学阶段,正是学习方法形成的关键期,而且每种学习方法的特点各一,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引导、同伴交流或者自身去感受不同方法带给自己的优缺点,反复比较,从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恰当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升。(2)勤学好问,发挥积极主动性。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就是勤学好问。勤学,顾名思义,勤奋学习;好问,就是遇到难题积极主动地询问教师和家长。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应发挥积极主动性,敏而好学,善于发现课堂中的乐趣。(3)乐于观察生活,发现真善美。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注重贴近实际生活,这样学生才能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较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学生具有模仿行为,面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哪怕是一句问候、一声谢谢,也会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所以,学生要乐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提升判断是非的能力。
2.强化家庭教育的后盾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所起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因此,必须要强化家庭教育的后盾作用。
(1)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学生在关键时期若不能接受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缺少道德与法治知识,一旦陷入误区,就会一步错、步步错,产生严重的甚至无法挽回的后果。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应当重视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明白学习此门课程的意义。此外,学生家长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与学校、教师配合。(2)树立良好家风,言传身教。家风是由每个家庭成员自觉遵守而长期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弘扬良好的家风,对于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家长既要注重言传,又要重视身教,有时甚至身教要重于言传。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道德与法治教育也是如此,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优化学校的正面教育
一些农村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不重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时安排上不合理。面对这样的现状,农村学校应努力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合理规划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安排。
(1)打造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农村学校要引进一批专业的思品教师,因为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达到一流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师德建设,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富有责任心;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举行教师技能大赛,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让教师在活动中拓展视野,提升教育学方面的能力,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2)丰富教学内容。教材中的内容绝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教师应当以图画、注解、文字、表格为基础,引入生活案例,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平等民主地进行交流,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快乐。
4.营造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中央的战略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营造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有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提高。
(1)加强宣传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力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对于指引全社会遵纪守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权利与义务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改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方面,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加大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宣传力度,为培养时代新人而奋斗。(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如扫雪、清理小广告、去养老院看望老人等进行亲身实践。志愿服务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社会各界的志愿服务团体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将有服务奉献意愿的学生召集起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组织地开展服务活动。其意义在于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彼此教育,互相提高。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中所描述的场景进行再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3)结合当地红色文化,发挥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潜移默化作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红色文化所具有的深厚的革命底蕴,对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5.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国家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提高农村学校的课堂质量,也应当在教育投入方面下功夫,增加教育投资,落实素质教育,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1)增加教育投资。“教育兴国,教育兴邦,一个国家的强大是教育的强大”,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国家对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教育现状不断改善。但是,在偏远农村地区的一些学校,教育经费不充足,教育资源稀缺,加上兼职教师较多,待遇不高,会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拓展教育资源,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前来教学。(2)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抓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现在的部分农村学校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思想中,家长和教师主要以学生的成绩为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育部门应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先进学校集体的带头作用。(3)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人才资源是宝贵的财富,而优秀的教师就是宝贵的资源。高校师范生在校期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方面的相关知识,积累了大量理论知识,并参加教育实践和顶岗培训,参加工作后,能为农村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以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詹兴全,吴建玲.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浅谈[J].基础教育参考,2019(24).
[2]高雅玲.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
[3]马克思,恩格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刘天羽.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初中生生命教育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1.
[5]张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9(36).
[6]李洪中.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及问题反思[J].中国农村教育,2018(03).
Explora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Rural Schools
Li Xiao, Cheng Shoumei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15701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rural schools,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rural schools are the students' inactive learning attitude, the lack of reasonable guidance in family education,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schools, and the corrosion of students by bad social atmosphere, Then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courses in rural schools are to stimulate 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of students' learning, strengthen the backing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 optimize the positive education of schools, create a social atmosphere for all people to learn,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Key words: rural schools;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method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作者簡介:李晓(1998-),女,山东泰安人,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程守梅(196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