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践与对策*

2021-12-23 03:24庄卫东陈明贤林诗婷黄安妮郑祖柏林金秀凌永胜
海峡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泉州市科技农业

庄卫东 陈明贤 林诗婷 黄安妮 郑祖柏 林金秀 凌永胜

(1.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泉州 362212;2.泉州市科技开发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引领乡村创业。实践表明,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是集聚农业创新要素、培育农业创新主体、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1]。近年来,泉州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平台培育、创建、扶持力度,规范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平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泉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专题研究,了解平台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平台建设、完善平台功能,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普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载体和阵地,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和企业,促进泉州农业提质增效。为此,本文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践,围绕泉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标与实际成效开展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泉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和对策建议,力求促进地方农业创新平台持续高质量发展。

1 泉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

创新平台按平台特性分为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按服务功能分为科技创新、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按服务内容分为科技创新类、成果转化类、科技服务类和科技示范类[2]。本文按服务功能对泉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进行深入调研与归纳总结。

1.1 科技创新类平台

科技创新类平台主要包括重大科学工程、科学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泉州市科技创新平台以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为主,包括国家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安溪办事处)、技术创新中心(福建省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乌龙茶质量与安全控制企业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海资源生物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泉州师范学院)、福建省海洋藻类活性物质制备与功能开发重点实验室(泉州师范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创新综合实验平台(泉州市农科所)、国家作物种质资源观测监测实验站(泉州市农科所)、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福建达利集团)等8个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从目前泉州市设立并获批建设的8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分析,大多数创新要素都较好地集聚在主导农产品的生产领域上,在提升泉州市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加快品牌农产品创建、培育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0年,泉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全市149家入库国家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目前已有45家发展培育成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86家入库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全市累计拥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75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个数居福建省前列;入选福建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福建省名牌农产品6个,“安溪铁观音”连续3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安溪县建立健全产品卫生安全质量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了茶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全国第二批30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推进典型示范区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的创建县”。

1.2 科技支撑类平台

科技支撑类平台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动植物品种改良中心、工程中心、区域创新中心、野外台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科特派工作站、示范基地、良繁基地等[3-5]。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市拥有国家级平台6个,主要有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3—2020年,设“一区三园”,即果蔬园、茶叶园和海洋生物园;2021年起,规划为“两园一中心”,即茶叶园、海洋生物园和创新中心),同时设立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泉州市农科所)各1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2个(永春芦柑科技小院、南安蜜蜂科技小院);省级平台有20多家,主要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含生物与新医药和食品产业)、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含冷冻鱼糜深加工、茶叶包装、茶叶加工机械、红藻深加工、船舶通信导航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晋江市、永春县)及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各2个(泉州台商区和永春县)。这些平台有效集聚科技人才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了泉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在做强做优做大茶叶、水产、蔬菜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缩短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助力泉州市顺利完成脱贫攻坚,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创新能力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十,代表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较强的创新能力水平[6];泉州市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运行成效显著,有2家院士工作站获表彰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泉州市科协以全国排名第二的成绩获评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先进单位。在泉州农业占比不到3%的情况下,取得这一系列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反映了泉州农业科技投入、创新条件建设以及创新环境改善方面等创新要素较为聚集,创新过程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平台建设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扶持产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1.3 科技服务类平台

科技服务类平台主要包括星创天地、众创空间、交流中心、质检中心、农业信息中心、培训中心等[7]。泉州市建设国家级对台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泉州市农科所)1家,与台湾地区知名农业大学、改良场以及农业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全方面推进了两岸农业科技的合作交流。安溪县在全国首创县域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实施茶园信息化、数据化监管模式,建设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8],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在安溪龙门建有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为华东南最大的数据中心和全省首个建成的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设“声光电智能植保”板块;在安溪官桥建有弘桥智谷(泉州)电商产业园,打造现代化大型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日均发货量达10万多单,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也是商务部首批典型物流配送示范单位。安溪荣获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泉州市创建星创天地领跑全省,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培育各级星创天地61家,其中国家级星创天地13家居全省第一,省级19家居全省第二;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众创空间1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市级以上孵化器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建设各类培训学校(中心)20多个,如泉州科技开发中心建设泉州农村科技远程培训与咨询服务平台,依托泉州市农村科技专家讲师团,常年开展12396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与咨询服务[9];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在南安梅山蓉中设立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培训基地采用“1+N”的培养模式和创业导师全程跟踪辅导的培养方法,着力提升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和责任担当,并确保对接创业项目见成效。多年来泉州市通过这些平台,引导和鼓励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创业主体大众化、孵化对象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建设运营市场化的农业农村众创体系,在补齐产业短板、推动平台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作用突出。

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近年来,泉州市先后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平台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作用是积极的,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泉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反映在科技、产业、人才、资源、资本等创新要素的交互融合还不够紧密,创新带动产业跨越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2.1 统筹协调不够到位,创新引领有待强化

泉州市创新平台仍缺乏技术支持,科研平台在解决泉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科学问题、关键共性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着能力不足问题,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方面有待加强,缺乏统一布局和有机衔接,缺乏共享机制,削弱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力量,未能形成研发和成果转化“规模效应”,辐射带动作用亟待提升,尤其是对于产中领域、加工行业、共性技术、决策咨询、金融支持以及创新基础平台的投入相对较少,难以提供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创新载体水平与产业需求不相匹配。

2.2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经费支持

泉州市科技基础平台条件方面没有稳定的年度预算和专门的平台财政专项支持。除国家、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少数平台有部分经费外,开放课题、日常运转经费等需自筹,新兴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研究资金支持难,其他平台没有运转经费或仅在申请各类科技计划中优先重点支持。此外,经费归不同部门掌管,条块分割,配置不够合理,难以集中使用。泉州市农业企业受地域创新环境、产业结构及人才条件等因素限制,研发投入强度偏低,总体创新能力不高。

2.3 科技服务能力滞后,成果转化效率偏低

近年来,泉州市通过自创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已在科研经费使用、科研评价考核、科技金融结合等体制机制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泉州市科技服务起步晚,发展不快,服务机构存在小、散、弱情况,科技服务能力与创新发展不匹配,引领产业发展的平台有待加强,同时缺乏专业化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当前,泉州市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专业运营团队比较缺乏,存在“重研究、轻转化”的现象,孵化能力较弱,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带领重大创新团队的高层次人才较少,与先进地区提供的融资服务、项目推广服务、人才培育服务相比相差较大。

2.4 人才队伍支撑不力,培养模式有待优化

在泉州市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一个艰巨挑战是农业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能力、知识结构与实际需求脱节。在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学历水平不断上调的背景下,仍存在高层次科研人员稀缺、缺乏承担战略重点项目的能力、部分农业生产工作者的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落后的问题。就公办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平台而言,近年泉州市农校涉农招生专业主要为园林技术、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设施农业生产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涉农专业和招生数量占比逐步下降,学校涉农专业设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同时,泉州市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与高校联合培养乡土人才、实用人才、技能人才等数量不多,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明显不相适应。

3 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精心编制发展新规划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日益依赖重大科技设施,因此,对创新能力建设的布局、周期、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泉州市应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创新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结合“十三五”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围绕泉州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精心编制“十四五”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专项规划和布局建设方案,凝练方向目标,争取培育更多的国家、部门平台,使科技创新、科技支撑、科技服务三类平台科学合理布局。近期,泉州市出台《泉州市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建设管理规定(试行)》,旨在依托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柔性引才平台引进两院院士或与其层次相当的特级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泉州“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泉州市科技局已牵头制定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规划完善提升方案,由原来的“一区三园”升级为“两园一中心”(茶叶园、海洋生物园和创新中心)的建设布局思路与原则,以一中心服务两园区协同发展,稳步提升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整体创新水平,下一步应围绕方案推进园区工作,着力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3.2 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

泉州市平台类型众多,各有特点,不同类型平台之间发展不平衡,且平台建设基本上是单位行为而非专家行为,上级管理部门较多,存在交叉管理现象。因此,只有突出地方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平台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一是统筹协调,推进共建共享。制定和完善平台配套管理办法,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评估、督导、激励,打破部门和单位存在的封闭格局,促进平台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促进平台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支撑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二是扩大开放,增强辐射带动。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平台的基本条件建设,创建良好运作环境,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强对外开放程度,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引领、服务、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提升平台科技显示度、话语权、影响力。三是利益激励,调动人才积极性。完善科研人员成果收益分享和收益分配机制,让农业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推行互聘“兼职导师”“科技特派员”等制度,形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强化人才的资源共享和智力贡献。

3.3 加大多元化资金投入

平台能否正常运转、持续发挥作用,持续性的经费保障至关重要。一是搞活财政科技投入。发挥政府科技创新引导作用,多方争取国家和部门有关平台运转经费,保障已建平台的有效运转。按照相应的管理办法,对泉州市现有的三类平台进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开展评估和考核工作,建立激励机制,以保持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高标准、高质量。二是有效激活企业研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主动性,认真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三是盘活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落实《泉州市“科创贷”业务实施细则》《泉州市“科创贷”业务、政府风险补偿金管理规定》,扩大贷款对象范围及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进一步发挥政府增信资金的效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纯信用贷款投放。创新资本运营模式,充分挖掘网络平台上聚集起来的资金流,并将其盘活运作起来,从而保障平台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四是因地制宜择优做精“小专特”平台。进一步立足特色、精专深挖,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农业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小而专、小而特、小而强的科创平台,加以扶持。

3.4 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平台的关键和灵魂,也是平台健康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流的平台吸引一流的人才,同样,一流的平台需要一流的人才去打造。一是转变观念,形成各方面重视平台建设人才队伍的良好局面。平台建设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及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平台的发展与建设,影响着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平台建设与发展的工作中,要重视主观意识的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以人为本,用科学的思想和观念来指导、关心和改善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据实际设置专门的设备管理岗位和科技平台管理岗位。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因地制宜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形式,聘请知名专家开展合作,加大应用、开放增效,吸引和鼓励优秀青年技术人员参与平台建设,实现人才引进的社会化,促进平台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强领军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创新平台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水平。三是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发展。2020年泉州市农科所调整设立的12个学科中把“平台建设”作为学科之一,该学科侧重于交叉学科的融合与服务模式机制的探索,旨在充分整合各平台资源,融合所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和技术成果,为其他学科融合发展、产学研合作等牵线搭桥,着力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制定学科、团队两级人才培育计划与机制,抓好创新平台队伍的继续教育,探索建立开放互动的学习模式,全面提升创新平台团队的业务能力,从而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科人才梯队。

3.5 构建持续发展新平台

以科技创新带动乡村创业,创新运营管理机制,为区域农业发展注入内在动力,加速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推动平台经济更好地服务农业新产业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使泉州农业与工业的科技创新比翼双飞。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建设方针和成建制、成系统形成创新能力和保障能力的建设思路,加快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形成农科教、产学研有机结合,产业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均衡发展,创新生态优越、创新功能强大、空间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探索并建立有利于泉州市经济需求与农业科技发展相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标要紧紧围绕泉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出大人才、出大成果、出高效益创造条件,为技术成果的扩大化应用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泉州市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关于高中数学选修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