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超
(解放军第九九0医院信阳院区神经内科 信阳 464000)
近年来,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中医针灸、中药汤剂等治疗方案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比研究的方式,对比单纯西药治疗与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在获得伦理委员会等部门的批准后,从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19±9.48)岁;病程(12.45±4.39)h;合并糖尿病14例,合并高血压18例;平均总胆固醇水平(4.58±1.06)mmol/L。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42±9.56)岁;病程(12.53±4.46)h;合并糖尿病16例,合并高血压19例;平均总胆固醇水平(4.45±1.02)mmol/L。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诊断[2],经CT、MRI等确诊;(2)发病时间<24h;(3)患者或家属知情研究,签署知情书。
排除标准:(1)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2)器官器质性损伤者:(3)对研究中使用药物过敏或不耐受;(4)溶栓治疗的患者;(5)严重意识障碍;(6)治疗依从性不理想,对治疗存在严重抗拒。
1.2.1对照组
在收治患者后予以患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血管微循环、营养神经细胞、吸氧、保护神经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治疗,100mg/次,1次/d,夜晚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84)治疗,剂量20mg/次,1次/d,并予以患者饮食指导和建议。持续治疗,剂量随病情改善而调整。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疏血通注射液及针灸治疗,其中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取4~6ml本品,与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治疗2周。在患者入院3d后,视患者实际情况行针灸治疗,其中硬瘫患者取穴昆仑、阴陵泉、合谷、外关、天井、内关、风市治疗;软瘫患者取穴天井、曲池、外关、阳陵泉、风市。每日针灸前注意消毒操作,在针刺后,留针20~30min,持续治疗,每周3~4次。
1.2.3治疗周期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相关指标及疗效。
(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依据患者症状改善及NIHSS评分制定,治愈:脑卒中相关症状完全消失,NIHSS评分降低率>90%;显效:脑卒中相关症状均得到改善,NIHSS评分降低率50%~89%;有效:脑卒中相关症状有一定改善,NIHSS评分降低率20%~49%;无效:脑卒中症状未见明显好转,NIHSS评分降低率<20%,合并偏瘫、神经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该量表评分0~42分,得分0分为正常,1~4分为轻度卒中,5~15分为轻度卒中,15~20分为中-重度卒中,得分>20分重度卒中。
(3)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以检测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仪器为全自动血凝仪,型号海力孚HF6000-4。
(4)以ss-qol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共计49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疗效对比[n(%)]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血流变指标对比(分,
治疗前两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在神经内科所有住院治疗患者中占比为30%~40%[3]。我国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国家,每年新发卒中患者在百万人以上,其中近30%的患者会在5年内复发[4]。基于脑卒中发病的严峻形势,临床较为重视此类患者的治疗。对于脑卒中的治疗,溶栓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但受限于溶栓时间窗等因素,大多数患者难以采用溶栓治疗,而采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细胞的治疗方案,患者不仅恢复周期较长,且因病致残的风险较大,对患者后续自主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7]。
中医在治疗脑卒中有一定独到见解,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中风”相关的记载,而在《医林改错》中对中风的发病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为瘀”[8~9]。中医在治疗中风时强调益气通络、活血化瘀治疗为基础。疏血通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物,有效成分从水蛭、地龙中提取,临床应用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10]。中医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方式,通过针刺相应穴位,以痛、麻等刺激促进血液微循环,达到治疗目的[11]。在哈佛大学马秋富教授联合复旦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研究中心的一项联合研究中,发现针刺小鼠能激活交感神经、改善局部炎症,且不同的刺激强度、针刺穴位,激活的神经通络存在不同。本次研究取穴昆仑、阴陵泉、合谷、外关、天井、内关、风市等穴位,据临床应用可知,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疏血通注射液、针灸联合西药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达92.86%,而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为71.43%,表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与哈玲梅[12]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另外,在NIHSS评分、血流变指标的对比中,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的神经功能、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有了更大的改善。在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中,观察组评分更高,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针灸疗法联合西药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突出,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