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国内大循环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为载体,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补充和支持,以国民经济循环顺畅、国内分工不断深化、国家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为内生动力的经济循环体系。国际大循环是以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为基础,以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依托,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为主要表现形式,各经济体基于比较优势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经济循环体系。
1.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人类社会要生存与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我国总体上进入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新阶段。靠原有发展模式难以实现新的目标,必须更好地挖掘内需潜力、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潜力和参与引领国际循环的潜力,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经济自主可控发展能力,构建新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不断缩小城乡、区域间发展差距和社会群体收入分配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好地为全体人民所共享。
2.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正增长,主要是因为我们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3.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激发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释放。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持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解决供需不平衡不匹配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要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我国拥有14亿多的人口规模和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相应地具备全球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着力推动强链补链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维护产业安全。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改革,深入挖掘和激发国内市场供给与需求潜力,着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包括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5.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发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在更高水平上引进外资。要加快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出口质量,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国际环境复杂深刻的变化,要求我们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最大程度激活内生动力和活力,以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向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在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中,不断谋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带动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全面贯彻。
2.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能和转变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履行政府的职能,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制定具体的规划、政策和措施,使新发展格局变为现实、落到实处。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面向未来,主动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牢牢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用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循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化深入发展机遇和成果。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的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和合理质疑,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加强应用研究。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
3.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必须顺势而为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在努力打通国际循环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国内供需更高水平平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育新机开新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过去,我国发展的重点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我们依靠“旧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大幅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现在,靠原有发展模式难以实现新的目标,必须更好地挖掘内需潜力、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潜力和参与引领国际循环的潜力,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经济自主可控发展能力,构建新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不断缩小城乡、区域间发展差距和社会群体收入分配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好地为全体人民所共享。
2.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过去,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我国抓住战略机遇期,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潮流,但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不断发酵,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环境复杂深刻的变化要求我们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最大程度激活内生动力和活力,以国内发展基本趋势向好的确定性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3.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国内国际循环是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国内国际循环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要着力打通制约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大循环梗阻,培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通过提升国内大循环水平更好促进国际循环。另一方面,要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国际循环更好促进国内大循环。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看,国内循环是基础,两者是统一体。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内大循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基础。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
5.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党中央准确研判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这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递进深化,也是我国对以往发展战略的整合提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6.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和合理质疑,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应用研究。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7.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过去,我国通过“两头在外”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带动国内。首先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循环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迫切需要适应比较优势的变化,提升国内循环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我国在国际循环中的位势,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是因为 ( )
①促进就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等能够夯实消费能力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能够实现扩大消费的长期可持续
③通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能拉动经济增长
④全面促进消费需要提升传统消费以及培育新型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 )
①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要拓展公民的权利以推动决策实施
③政府要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
④提高人民政协管理经济建设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国内国际循环二者缺一不可,既要培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通过提升国内大循环水平更好促进国际循环,又要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国际循环更好促进国内大循环。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国内国际循环是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2021年经济工作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展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必须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以高质量供给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增强投资增长后劲。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
1.【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扩大消费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题目设问是分析扩大消费要促进就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原因,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能够扩大消费,释放消费潜力;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巩固消费能力最强的社会阶层,从而实现扩大消费的长期可持续,①②符合题意;通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能拉动经济增长,是扩大消费的原因,③不选;材料反映的不是提升传统消费以及培育新型消费,④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的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题目考查的是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①符合题意;推动决策实施需要公民参与,但拓展公民的权利的说法错误,②不选;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要坚持党的领导,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③符合题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具有管理经济建设的能力,④不选。
3.【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国内国际循环二者缺一不可,强调国内国际循环是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国内国际循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反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没有涉及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没有涉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①②不符合题意。
4.【参考答案】①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要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②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推动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实现供需良性互动。③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通过改革释放消费潜力。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国内市场大循环,建设统一开放有序的国内大市场。⑤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深入参与引领国际经济循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
【解题分析】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材料反映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运用这五方面的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