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凯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东京城林业局是国有大型一档森工企业,地处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与吉林省接壤。这里林海浩瀚、山清水秀、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充满着绿色的希望。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有些地方在保护和开发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消除发展屏障,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旅游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由此可知,国家鼓励地方以广阔的视野开展旅游业改革试验,从中总结经验,推进旅游产业整体改革步伐。各地须加强与国家旅游局在改革方面的信息互通,及时提出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国家旅游局协调解决的问题,以利国家旅游局从更宏观的层面总体谋划,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和改革[1-3]。
随着人类文明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追求回归本真追求自然的生态旅游产业市场需求不断转型升级,以自然森林旅游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业已呈发展趋势,游客人数逐年递增,成为旅游业发展很快的一部分。但是,与普通的大众旅游相比,我省的自然保护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却几乎依然保持安稳的状态[4]。
在很多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去接触大自然已成为一种习惯。越发达的国家越重视旅游,陶冶情操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文明旅游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新风范。
最近,国内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境意识的增加,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不仅仅着眼于眼前,更放眼未来,“可持续发展”,成了当今旅游业开发的首要前提,该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5]。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有人说“历名山大川,养天地正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都道出了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爱好。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通过自然解压、缓解身心到森林中去游憩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大需求。
东京城林业局资源丰富、地缘独特,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历史地位和旅游业良性的发展环境使东京城林业局的生态旅游蕴藏着很高的商品价值和开发潜力。
旅游市场发展到今天,单纯的观光类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不开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就无从谈发展,旅游业就没有出路。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旅游企业要深入开展旅游市场调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项目。要结合林区特色,开发生态休闲、度假类旅游项目如会议、商务、探险等专题旅游项目,满足不同层次消费市场的需求。
国韵·镜泊湖之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建成后集森林风光与野外宿营于一体。丰富的森林景观、各种随四季而变化的景色,将使其成为牡丹江地区森林生态旅游线路上的一颗新生明珠,风景区将以浓郁苍茫的森林气氛、清新幽雅的生态环境、独特优美的园林景观、完备周到的服务设施吸引八方游人流连忘返。对于拓展牡丹江地区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完善该地区的旅游产品项目具有重要意义[6]。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国家“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和林区产业转型步伐的加快,东京城林业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兴局、环境优先,产业竞争力与生态竞争力同步提升,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低碳环保持续发展之路,整合森林文化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现代林业中如何合理提高森林土地利用率已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东北林区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立体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解决产业调整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形成立体经营的新模式,东京城林业局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镇,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镇[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林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环境的合理优化,旅游市场更加活跃繁荣。林业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近年来林业局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局的支柱产业。随着“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现代人新的时尚,开展生态旅游前景十分广阔,以此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8]。
东京城林业局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开发潜力很大。在镜泊湖区建有的6个林场,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充分利用独有的地理优势,东京城林业招待所(不对外),2004年至2006年投入巨资对湖区宾馆进行了精心装修,接待档次属镜泊湖区一流,日可接待游客1500人次。辖区毗邻国家森林公园——火山口地下森林、唐代渤海国国都遣址、规模宏大的玄武湖风情园,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万多人次。
东京城林业局的人文历史景观表现为数量较多,如云峰古城、珍珠门、道士山和渤海国风情园等。其中,渤海国上龙泉府遗址,璀璨的海东文化,神奇美妙的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的统一,形成独具风格的胜地[9]。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东京城林业局苇芦河林场、尔站经营所、尔站二林场等,对外交通便利。本次项目建设所需的原材料、设备运输、电力供应以及通讯设施均可得到可靠保障[10]。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整合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强化政策引导,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和拉动作用,形成观光、度假、会展融合互动,具有北国风光特色的度假区,构筑立足本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区域一体化旅游功能链,实现发展旅游经济、促进社会进步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