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芝
(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临沭 27670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为我国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期盼。从我国生态发展形势看,由于受各种不利条件的掣肘,缺林少绿、生态脆弱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为提升生态发展成果,我国必须要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为山川披绿,为大地添色,真正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乐章。
所谓适应性原则具体就是指荒山造林所选的树种,一方面要适应荒山恶劣的环境,能够正常生长[1]。另一方面能推动林业的稳健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让当地发展的需求得以满足[2]。基于此,在荒山造林前,我们要深入到荒山造林现场,了解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的树种,提升苗木的存活率,以便得到良好的造林成效,推进国土绿化,扮靓绿水青山。
毋庸置疑,荒山原有植被在保护水土流失,吸收和储存水资源,保护山地生态资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夯实林业工作人员荒山造林的基础[3]。因此,林业人员在开展荒山造林工作的时候,需从思想上充分考虑,认识到荒山原有植被的存在的价值意义,在保护或是原有荒山植被的基础上种植适合的苗木,促进苗木存活率和适应性的提升。
林业工作人员在开展荒山造林绿化工作的时候,重点就是需要在扩展荒山绿化覆盖面,促进其蓄水能力的提升,调节周围的生态环境[4]。所以,林业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增强蓄水能力的原则,依托种植灌木草丛的途径,让大气的蒸发条件得以改善,促进荒山蓄水能力的全面提升。
2.1.1 春季造林
一般来说,春季是荒山造林的最佳时间,林业工作人员,在明确移植时间的过程中,要全方位的考虑树种习性,同时还要结合天气以及荒山环境等因素。在移植过程中,针对部分萌动较早的树种,必须要提前做好移植处理,一旦苗木到场后,需及时进行栽植。同时林业工作人员还要明确树坑的直径、深度,了解并掌握苗木的根幅,树坑直径应大于根幅[5]。如果使用裸根栽植的方式,需确保其树坑深度要高出苗木地径2~3cm。另外选择带土沱根移栽,必须要确保其深度高于土沱5cm,从而夯实苗木的生长基础,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在移植体积较大的树木时,还要对栽植方向进行明确,全面提升苗木的移植质量。依托草绳包树干等方式进行移植。
2.1.2 雨季造林
雨季温度高、土壤湿度大、墒情好,进行造林可以保证苗木获得充足的水分,从而促进其生根和生长,不但省工、省力、投资少,而且成活率高,能够收到较好的绿化效果[6]。雨季造林的主要是常绿和萌芽力强的树种,可因地制宜采用裸根苗造林、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等造林方式。侧柏、油松等针叶树多采用容器苗造林,也可采用1~2年生小苗裸根造林;花椒、刺槐、臭椿等萌芽力强的阔叶树可用截干苗植苗造林;山杏、臭椿、黄连木、白榆、苫楝、油松、侧柏等可直播造林。雨季造林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应掌握气象部门信息,原则上越早越好,以便当年扎根生长,不致因秋旱和越冬而使苗木死亡。通常7—8月为宜,要在植林地透雨之后进行突击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应依据苗木移栽的特点和要求,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注重在移栽过程中的水分管理,使苗木的根部保持足够的湿润[7]。在移栽完成后应迅速采取浇水措施,确保苗木根部与土壤间的有效结合,帮助苗木快速适应新栽种环境。另外应对苗木采取适当修剪,通过减少枝叶的方式降低蒸腾作用中的水分流失。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带土沱移植方法。在移栽过程中保护苗木根部的土沱,既可以避免移栽过程中伤及苗木的根系,又能够在短期内保持根部的水分。在起苗后要迅速利用袋子固定,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保持根部的水分,为苗木的快速成活提供支撑。
荒山造林绿化工程规模较为庞大,当地的苗木数量难以满足工程的需要,为此苗木需要依赖于外部的引入[8]。从苗木管理的起始阶段看,在备苗完成后应进行包装,即利用麻袋或者尼龙袋进行整装,以便于数量的清点以及二次运输,并使其根部土沱的水分得到保留。当苗木体积较大时,则应当在其根部利用湿润的稻草包裹,使苗木根部的土沱更加紧致,不易松散,且可以为其长时间提供水分,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水分消耗。此外,由于荒山造林区域普遍比较偏远,苗木运输的过程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更需要选择良好适宜的天气环境进行运输,既减少运输耗时,又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温湿度,避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受气候影响,提升种植中的成活率。
苗木的抚育属于荒山绿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成林质量的先决条件。在实际的抚育管理中,必须要经历除草及松土工序3~5次,在松土管理中,松土深度以5~15cm为宜。针对速生丰产林的抚育,除了加强日常抚育管理工作,还要实施施肥及灌溉管理内容,以缩短成林的周期和提升林木的质量[9]。同时在日常管理中要禁止放牧,以免动物对幼苗带来损害。由于我国荒山区域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管理上存在着差异性,因而在苗木绿化种植中,必须要取得相关的审批及许可,赋予绿化造林以合法性。由于苗木完成移栽的时间不长,相较于成年苗木的自然适应力差距较大,因而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管理与保护。一方面,要加强浇水、松土、除草、施肥等管理,为苗木的生长营造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日常的风险管理,若遇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要尽量为苗木搭建支架,以及做好保温防冻工作。此外,在苗木管理的初期,还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最普遍的做法是树干刷石灰,既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也增加了幼林的美观。
林业工作人员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托先进的灌溉技术,给予苗木充足的水分,促进其存活率的提升。荒山造林不适宜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这种方式较为便捷,但是需要的水资源大,山地环境无法保障灌溉效果[10]。所以,林业技术人员需因地制宜,采用新型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果。保证生长所需的水分。林业工作人员在不同的苗木栽植阶段,所采用的灌溉技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比如,在干旱季节对与苗木的灌溉需使用喷灌方式, 在缓苗期需采用树穴灌溉、滴灌等方式。
一言以蔽之,荒山造林绿化工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要树立强烈的生态文明观,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在造林绿化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上,坚持不懈抓好荒山造林绿化工程,促进苗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的提升,让大地山川绿起,打造祖国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筑牢祖国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