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志坚
(清远市小龙林场,广东 清远 511500)
水源涵养林主要的作用就是发挥出森林涵养水林作用,以此起到防护林的作用,通过对降水进行吸收、再分配、径流,以此可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可知其对于预防洪涝灾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清远市小龙林场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重要的生态区位中,如果当地水源涵养林功能出现退化情况,那么就会对清远市的水质安全造成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清远市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部分水源涵养林都出现功能退化情况,因此近些年清远市林业部门就开始对于清远市小龙林场中的水源涵养林做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低效林分所采用的改造方法包括:对于生态公益林所涉及范围内益林荒山与火烧迹地,为其选择合适的树种,随后开垦造林。对于一些具备水源涵养能力较差的林分择伐之后可以为其选择与配套合适的树种来开始套种改造。对于郁闭度较低,平均值在0.3以下林分套林中种植一些具备极强水源涵养能力的阔叶树。
在选择树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更加全面,这时因为选择树种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水源涵养林改造的效果。水源涵养林树种在选择过程中应当从气候条件、立地类型等多个方面入手,随后确定改造技术与相关的目标。选择一些具备较强水源涵养能力且更加适合被种植在立地条件中的树种,以此可以提高林分改造所获得的效果。近些年来,清远市小龙林场会选择适合自己地段立地条件与满足改造需求的树种,其中主要选择的是本地的乡土阔叶林树种。主要情况如下表1所示。
水源涵养林在改造过程中,需要从改造需求、不同地段的立地条件、改造方法、树种选择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此来确定改造的密度问题。比如当面对的是立地等级为三级或者以下的地块,因其立地较差,因此可以利用木荷树种来打造水源涵养林,在这时可以适当的增加其密度,通常每亩100株最为合适。当立地条件为二级或者以上的地块,其立地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可以减少造林的密度。
如果水源涵养效果缺乏理想性,那么就可采用择伐的方式,在择伐过程中需要从林分生长情况、套种树种、改造需求等出发,随后规划好择伐的强度。
在造林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细致整理,并且将尽量避免水土流失作为原则[1]。坡地造林时应当顺应等高线采用穴状整地方式,品字形来布穴,保证穴的规模为0.4m×0.4m×0.3m,在穴中保留植被,随后按照设计要求来控制穴的深度,如果坡度较大,可以利用反坡梯田方式,需要在梯田的内部开挖竹节沟,以此达到保土保水目的。在开始造林时,需要保留好当前的幼树树苗与树木,整地时间应当以冬季、秋季最佳,利用风化、晒垡等方式,使得土体结构得到改变,最终保证土地肥力。
根据林地当前树种分布情况,确定好与其相对应的补种方法。如果林地有着较小的空地面积,并且目的树种存在分布均匀的方式,那么可以选择均匀补种方式;对于一些林中空地面积较大且形状各异的情况,那么则可以采用不均匀种植方式,也就是利用局部补植手段。对于一些杉木纯林,可以在林中空地或者林冠下方来补种一些优质阔叶树中,对于一些郁闭度太高低端,则可以伐除病弱树种。对于一些土地贫瘠的地区,则是需要补种一些具备较高抗逆性树种。
林分改造过程中,不断调整林分树木的结构、质量,提高其林地凋落的物量,使得林分林冠的截留降水能力得到提高,并且改善林地所具备的水源涵养能力与土壤理化情况。比如清远市小龙林场在2018年对于杉木水源涵养林进行改造,在林分改造时主要面对的是1998年所种植的杉木纯林,因为这些杉木纯林有着较差的水分涵养效果,因此在2017年的时候选择择伐,在择伐之前密度为每亩150株,择伐之后保证在每亩70株。在2014年春天到来以后,选择套种红锥每亩30株的方式[2],其与附近未能改造的杉木纯林对比后发现有着良好的成效。在2020年的时候,林分改造的红锥与杉木林分已经形成了针阔混交林[3]。
通过对不同的林分持水情况做出调查后,发现在林分改造后林分总持水量、林地土壤等都有所提高。根据数据检验结果可看出,不同林分土壤所具备的总持水量与土壤持水量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可知在择伐过程中套种红锥来对杉木纯林进行改造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地所具备的持水能力,并且使得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提高[4-5]。
综上所述,在对水源涵养林进行改造过程中,可以使得林地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提高,避免出现水土流失情况,以此可以使该地区水质更加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对水源涵养林的技术成果与改造经验做好总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自然环境、突出问题、群众意愿等,探讨出最适合本地区的水源涵养林方法,最终使得本地区水源涵养林质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