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红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一、物业管理员(师)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证书内涵
2020年中国物业协会探索实践“1+X”证书制度在行业落地应用,先后发布《物业管理员(师)职业能力评价规范》和《物业管理员(师)职业能力评价实施细则》。这是自2015年人社部公布废止原劳动保障部令第6号,即取消包括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在内的90个持职业资格证书后,重新启动物业人才职业能力评价。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明确提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包括物业管理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物业管理作为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民生服务行业,也应该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服务企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物业管理并不是不加考核人人可为的工作,它是专业性强、操作性强的综合性服务工作。每一个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都应是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特别是专业技能应作为考核重点之一。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必须练就多种本领,如电工、暖通、车辆管理、消防监控、安全防范等一专多能的职业技能。开发相应的物业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与学历教育有机衔接,搭建学历提升与能力提升的成长双通道,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职物业管理专业课证融通的困境
(一)教學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契合度不高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积极推动物业管理行业人才评价实践,很多物业管理员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考前培训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这些短期的考证应试培训虽然可以提高考证通过率,但与专业课程教学基本分离,违背了推行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初衷。对于物业管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与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契合度不高,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行业岗位人才需求没有完全对接。课程设置更多地是考虑了专门化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对学生多方向职业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构建考虑不足。因此,中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进行专业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企业参与度和认可度不高
实施物业管理员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能促进企业将能力等级评价纳入到企业人才培养规划和人才梯队建设中,建立行业育才、引才、用才的竞争机制。但目前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考核中行业、企业参与度较低,企业面试和学生就业时企业对证书没有明确设置要求,致使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提高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证书的含金量,需要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三方联动,共同参与物业专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三)课证融合度不高
中职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有物业管理实务、物业法规应用、物业环境管理、房屋修缮与管理、物业设备管理、物业会计等,课程内容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综合实训较少,课程之间有部分内容重合交叉,或内容更新滞后,已不适应行业服务需求,课程内容没有融入物业服务新方法、新技术,已跟不上证书考核要求,导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职业等级评价考证中用不上。
三、物业管理专业实施课证融通的路径
(一)修订人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我们结合珠三角、大湾区物业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参考物业管理员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规范考核内容,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的比例,优化整合交叉课程之间的重叠内容。从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三个维度制定各专业课程的标准,制定能落地执行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学时分配、考核内容进行明确。
(二)重构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
一是对课程设置进行系统梳理,减少重复教学的内容,将课程中知识体系落后、不适应证书要求的内容进行删减,把实践教学中单项技能的训练内容整合到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考核的教学中,提升课程设置的效益,使课程设置更加契合市场需求。
二是将物业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合,重组分散的知识点,打破传统课程间的界限,通过集成整合的形式,融合至对应的课程教学中,如在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领域中,将房屋设施设备管理、清洁与绿化服务、财务管理、文书写作和档案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整合至其他核心课程中,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岗位工作实际。把物业管理员职业能力等级评价考核标准分别融入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将证书培训与专业课程学习完全融合。具体课证融合方案见表1。
三是在保证课程内容职业属性的同时,优先选择在物业行业中具有普遍意义、对学生具有长远生涯发展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如物业智能化设备操作、绿色环保方案实施等内容。
(三)开设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考核相关的专业拓展课
在以往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中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占比最大,但国家“1+X”证书制度倡导积极探索实验,推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所以可适当开设与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考核相关的专业拓展课。如助理物业管理师涉及的物业资产管理模块,开展满足业主需求的资产管理等多种经营服务,可开设房地产经纪实务、家居装修、社区电商等拓展课程。相比传统的物业服务,现代物业服务业更注重品质化服务和创新型服务模式。学生通过个性、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学习更多的行业相关知识,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和专业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开发课证融通教材
“职教20条”明确提出教材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突出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现代物业服务业已然在转型升级服务模式,编制产教融合的教材,其项目任务应来自一线典型的工作任务和操作流程。校企联合开发的课证融通教材在内容上应打破学科体系、知识本位的束缚,加强与物业生活服务的联系,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其次,物业服务作为社区治理的“补位”,更应该在教育中全方位、全过程渗透劳动教育、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所以在教材编写上企业可根据实际工作案例,提供课程思政、双创融合的素材,及时补充最新的思政、创新服务案例内容。
(五)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职教20条”提出“三教”改革任务,其中教师是根本。职业院校和企业要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行业输送更多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首先需要打造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物业管理员职业能力等级评价标准融合了行业企业的岗位用人标准,职业学校教师需要在学历教育基础上具有物业管理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其次,学校可派遣教师参加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训、专业教学标准培训、企业跟岗实践、课程开发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和培训能力。
四、结语
實施“1+X”证书制度试点,旨在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证融通,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而在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基础上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是落实“1+X”的重要保障。政府、学校、行业、企业需要积极联动,从标准对接、教学内容重构、课程开设、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完善,推动物业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7):21-26.
[2]杜怡萍,李海东,詹斌.从“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4):9-14.
[3]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72-76.
[4]许远.基于“1+X证书”的“课证融合”教材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07):32-40.
[5]部峪佼,刘希全,王晓歌.“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课证融通混合式教改研究[J].中国市场,2021(06):169-170.
[6]蓝伟铭,王富春.基于“1+X”证书的高职院校课证融通的探索与实践——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J].轻工科技,2021,37(05):192-194,200.
[课题项目: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第十八届特约教研员”专项研究课题——1+X证书制度下中职物业管理专业课证融合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GZJYTY2019-289)。]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