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措施探讨

2021-12-22 08:16黄伟华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管理效率

黄伟华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的经济和社會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增加了电力需求,使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变得更加复杂。提高分配控制的标准化管理质量对整个分配系统的发展具有长期影响。电网故障时,如果维护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完成交通检查,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分销检查必须确保其工作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强调分销检查的成本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检验分配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

关键词: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管理效率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提高,电力资源供应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电力供应也需要进行技术革新来满足不断提升的电力需求。由于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共同组成的,这几个过程缺一不可,其中配电中的线路质量对于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供应稳定性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对于配电线路进行常见故障的处理,以及加强相应运维检修过程的管理,推进配电过程的高效进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供应。

1、提高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质量的意义

当前,配电系统的故障严重影响着配电网的正常运营,具体表现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配电运检的管理不达标会对配电线路中的设备造成损害,使配电部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着电力运输的安全,无法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配电运输服务保障,因此,加强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节点,只有保证配电检查的高质量管理才能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随着夏天的到来,我们的电力消耗达到了最高水平,给配电和控制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输电线路面临巨大压力,导致电力系统频繁故障,导致断电和许多不便因此,只有确保有效的分销检查和维护,才能提高分销线路的传输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整个分销网络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电力检查和分配的标准化管理过程也节约了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并具有一定的环境意义。

2、配电线路运检方法的应用

配电线路实际运行检查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运行检查管理模式。运行检查管理系统可将配线柜总分类账和正常运行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输入运行检查管理系统,从而提高配线柜的运行检查效率。此外,应建立配有配线柜的运行数据库。分析近年来配电线路的运行数据,可以发现配电线路的运行特性和规律,在预测潜在问题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快速评估配电线路出故障的原因。以电缆管道检查为重点,可以采用智能模式和方法提高电缆管道检查的效率和质量。根据电缆故障检测理论,制备了一种智能电缆检测装置,包括杆体、故障处理模块、传感器和辐射源等。它可以定位电缆故障。其中,电缆智能运输检测装置可分为各种辐射测量传感器,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辐射测量传感器。杆套的长度比杆体短,可以嵌套在杆体的中心。加工控制装置布置在杆套外,分别连接到第一个辐射测量传感器。每个辐射测量传感器应连接到辐射源,以确保从辐射源发送的信号能被传感器接收。检修配线柜时,应注意引进智能新技术,提高配线柜检验的效率和质量。

3、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配电运检软硬件控制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中,配电运检主要从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进行,因此,对运检信息服务复杂的软硬件资源池进行自动化运检部署建设也十分必要。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可以提高系统运维的智能化程度,提高配电的运维质量,对配电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利用,使配电信息化程度更高。

3.2建立等级管控组进行配电运检监督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分配检查并提高故障维护效率,可以创建管理控制组。主管分为监督和监督小组,由各级主管组成,监督小组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主任,主要负责监督整个电力供应检查和执行过程,并协调监测组的整个工作;二级是组长,主要负责解决配电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纠正维修设备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拆除和修理方法,并处理一级的严重问题;第三级是小组成员,监督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日常配电网的维护,学习一些基本知识,掌握操作和实际维修技能,并在发现问题时向第二级小组组长提出意见。管理评价小组的密切监测可以提高监测效率,充分发挥质量评价小组的作用,从而确保配电检查的正常运作,维护供电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3.3构建智能化的配电运检自动化部署的技术

配电智能交通检测自动化部署技术包括三个主要阶段:①建立部署模

型,提前设计好配电检测控制标准化管理前的吉祥维操作和维护的方法和流程,建立初始部署模型,建立基础确定操作和维护维度的一般操作方向。②视觉组织,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部署活动,灵活的布局和可视化操作过程可以使配电用户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配电控制和检查管理系统,提高运行规模的质量S7-1200可编程控制器。资源分配的自动化可以大大减少系统中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减轻运输检查人员的工作压力,利用智能技术资源,合理分配资源,优化智能运输检查工作方法,并确保对资源进行全面控制。

3.4建立运检管理体系

针对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系统性的配电网络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建设一支技术能力水平高的人才队伍,能够对于配电线路的相关故障进行有效解决,提高这部分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必要时设置奖惩机制,保证技术人才的高水平和高素质,推进配电线路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需要建立配电线路的安全预警系统,对于配电线路本身的建设和维护,要引进相关技术,对于配电线路运行中的安全故障及时反馈,为技术人员的相关维护措施提供依据,使电力配电系统的故障解决效率提高。在微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帮助下,可以进行配电线路运维检修管理体系的构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建设配电线路运维管理动态的系统,更为方便高效地进行管理。同时可以改变以往的工作方法,在以电路系统为基础的前提下,形成配电线路的运维检修计划,可以更加灵活地制定检修模式,最后还能够利用这种系统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和问题进行风险预估和分析,提前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紧急预案,能够进行更为高效的配电线路运维管理,使整体的运维管理体系更为灵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5运检网络平台设立

在现代科学技术下,人们可以获得许多数据和信息。电力公司可以建立运行检查平台,向群众开放,使群众能够向平台传递数据。例如,电源维护或发现裸露电线等问题直接通过平台在线提交,由客户服务专家报告进行维修。依靠公共能源确保电力正常运行比独立检查电力公司更难找到,也能使电力公司提供更好的电力舒适服务。提前预测和解决问题比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短缺更容易解决。大数据可以为电力公司提供大众便利和数据统计。为了确保发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能源部门有必要建立网络平台,与公众一起视察发电厂。

3.6加强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件工作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在电力分配调度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员工的劳动误差,提高调度检查工作效率。GPS和RFID系统可用于在运行检查和检查过程中对电力设备进行综合检查和处理。采用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可以处理设备问题和处理方法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智能终端。当员工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直接在移动终端上找到解决方案,并在现场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维护效率。

结束语

随着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复杂化,配电维护与运检工作过程对电网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对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与总结才能真正提高供电的效率,节约电能资源。

参考文献:

[1]胡开庆.关于10kV配电网工程的建设与实施要点分析[J].智能电力与应用.2018(24):191+280.

[2]赵磊.10千伏线路设备运行维护技术要点分析[J].电力电子.2014(5):146.

[3]张磊,魏军,李春萌.智能化主动式运维技术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3):15+18.

[4]孙跃辉.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与运检管理[J].民营科技,2018(12):

34.

[5]丁燕红.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8(19):232.

猜你喜欢
标准化管理管理效率
高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提升
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的提高措施探究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ERP系统使用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初探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
浅析快递包装回收难问题的解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