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立萌
摘 要: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乡村民居文化、人居环境、旅游业、农业产业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也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启示。该文以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景观提升为例,在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背景下,分析了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景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景观提升的设计思路及策略,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乡村振兴;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景观提升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3-0146-02
1 引言
乡村人居环境是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人居环境的提升密不可分,旅游业在人居环境改善中得以振兴与发展[2]。在乡村提升改造中,要充分考虑其所在区域内城乡发展模式、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布局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对乡村精准定位,预测其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乡村景观的发展,与城市景观相比,乡村景观自然性较强,而与纯自然相比,其又具有一定的人工气息[3],因此乡村景观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产物。合理的空间布局设计能够使得乡村景观在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发挥更大的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蓝图 [4]。然而,在实际乡村建设改造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多方面、多系统的困难与挑战,这就需要跨专业合作与交流,设计者与建设者共同配合好。虽然政策与资金的双重限制使得乡村产业与旅游业面临基础配套设施及建设滞后的困难,但是全域旅游观念的提出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深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供了助力[5]。
2 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景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位于陆河县地处广东省汕尾市东部沿海與兴梅山区结合部,汕尾市东北面,主要提升的内容包括宝山村村口、火山嶂森林公园入口、河唇路与北环路交叉口、高速东出入口及高速南出入口等5个节点,提升总面积约5.3万m2,此外还包含高速东出入口至河唇路路段景观设计,提升面积约3万m2。
2.1 场地景观单一,缺乏主题特色 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景观整体形象普遍不够美观,设计手法相对单一,基本上以草皮覆绿为主,目前处于杂草丛生、凌乱萧条的状态,没有过多的景观设计痕迹。随着各地景观规划等行业的兴起,专业设计师们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然而由于缺乏对当地风土人情、村容风貌的深入挖掘及研究,大多数乡村环境整治只能源于表面的浅层设计,建设后的样貌大多为千城一面,缺乏主题特色与亮点,无法让生活在此的居民产生共鸣及归属感。
2.2 忽略地域文化,缺乏整体协调性 陆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气温21.5℃。历史悠久,是“中国青梅之乡”和“中国建筑装饰之乡”,陆河是典型的客家县,长期演变出独有的客家风土人情化。陆河县森林覆盖率达70.7%,拥有全国最大的红锥林自然保护区,田园风光优美。但是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的绿化植被严重缺乏,忽略了地域文化的挖掘设计,并且在开发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破坏着原有的绿化景观,缺乏与整体山水环境的协调性。
2.3 山体风貌破坏,陆域环境较差 陆河县民居多在山中,民居聚落与所在自然环境的山水环境通常能够形成良好的相宜关系。陆河东出入口和陆河南出入口节点周边均有山体,由于开挖和破坏,现状山体破损严重,黄土裸露,存在塌方危险,景观效果较差,与陆河县整体山水大环境难以融合。此外,作为进出陆河县的重要交通节点,本该作为门户形象来展示,然而山体风貌被破坏,路域观赏效果不理想。
3 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景观提升思路与策略
3.1 整体思路
3.1.1 注重景观生态性 景观提升过程中要与自然发生紧密的联系,这就必然牵扯景观、人类、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现状自然地形地貌进行提升改造,对于破损山体进行生态复绿处理。植物配置上,使用陆河乡土树种,适地适树,保护并形成生物多样性。模拟自然生境系统,从生态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有生命力。
3.1.2 挖掘地域文化性 乡村景观形式多样,不仅包括乡俗乡情等人文要素,还包含土地、林地、地貌等自然要素。在景观营造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将本地的风土人情等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中来,满足人们需求,延续乡村文化。
3.1.3 增强交通功能性 对于重要交通节点的提升改造,要注重交通功能性的考虑,从交通通行的角度思考满足驾乘人员的观赏视线引导及优美路域环境的营造,同时注意留出转弯处行车安全视距,满足安全交通的需求。此外,作为陆河县城重要平交口节点应注重入口形象的打造,运用景观小品、标识系统、陆河Logo、交通标识、地形营造、绿化组团等造景要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城入口形象展示,凸显陆河山美水美地方美的自然风光特色。
3.2 提升策略
3.2.1 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 在景观提升改造过程中,要充分挖掘陆河县的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充分考虑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这样才能使乡村景观建设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如在宝山村村口节点景观提升中,我们发掘其客家文化和当地田园景特色,设计渔网状矮墙,上面放置“宝山村石坑尾欢迎您”的Logo,并在村口一侧设置美丽乡村标识牌,上有客家文化标语,增加辨识度,展示陆河新农村新面貌,景观提升总面积约4000m2。在北环路与河唇路交叉口景观提升改造中,将党建文化元素融入客家“火龙节”文化,展示陆河客家特色的党建文化,同时拆除广告牌,提升整体景观效果。
3.2.2 合理运用景观元素 景观设计工作者们应细心观察生活,在设计中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景观元素有序组合,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的同时[11],也能减少建设成本。在陆河东出入口节点提升中,设计“花泉林歌,悠然陆河”的白色亚克力发光板,结合代表陆河特色的各类花卉展示花带,放置于微地形斜坡上。对配套建筑外立面及室内空间进行改造,外立面材质选用客家人常用的文化石材质,素雅古朴,室内空间按照当地居民的习惯设置。此外,设计可以展示陆河当地文化的景观灯柱和梅花廊架,材质选用钢化夹胶透明玻璃,搭配锈板,灯柱上刻字代表陆河县城市形象的“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生态养生之乡”,字体内置白色LED灯带。梅花廊架顶面为梅花造型,代表陆河作为青梅之乡,材质选用钢化夹胶透明玻璃,最外围的圆管采用淡紫色氟碳漆,柱子采用钢构架,不锈钢材料。结合现状山体,营造景观地形,绿化配置以精致花境小组团为主,品种选用陆河当地乡土树种,颜色以红色、黄色、紫色等鲜艳热闹配色为主,点缀当地常用石材的景石,营造欢快的迎宾入口形象。
陆河南出入口设计客家文化展示景墙3组,左右2座景墙材质采用砖砌刷白漆,上面为手绘版文化展示,中间为党政文化展示,采用树脂发光体。另一组景墙采用不锈钢红色镀锌漆,整体造型为陆河民居缩影,上刻“陆河欢迎您”欢迎Logo,白墙灰瓦,右侧设计“畅安舒美”字样树脂发光体标语,营造热闹的迎宾氛围。绿化配置以精致组团为主,结合景观微地形,前侧预留开敞的草皮空间,结合景石点缀。
3.2.3 加强山体修复 陆河东出入口周围为山体环绕,山体破坏严重,存在滑坡隐患,生态山体修复应用在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工作,恢复其原本的面貌。山体生态修复的设计注重与自然空间的和谐处理,因地制宜,因借山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同时注重突显陆河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特征。陆河南出入口景观提升面积约2万m2,山体破坏严重,景观效果差,亟须恢复自然景观风貌,设计中修复自然山体,进行喷播植草技术复绿,焕发原有山体景观生机,搭配平交口3个象限的微地形和组团绿化设计,以精致乔灌草搭配景石,营造色彩丰富、简洁大气的入口效果。
4 结语
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这一战略背景来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增加产业收入,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物阜民丰的美丽家园。本文从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入手,以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景观提升为例,在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背景下,分析了陆河县城重要交通节点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景观提升的设计思路及策略,以期為同类型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法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9(02):80-85.
[2]赵华勤,江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02):9-14,93.
[3]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4]张仁鹏,李东徽,尹小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设计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21):87-88.
[5]丁立江.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动力源[N].学习时报,2019-04-24(00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