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佳贇
政府的服务意识强不强、办事效率高不高,直接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营商环境以及整体竞争力。互联网政务服务就是观察窗口之一。近年来,各城市依托本地区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依然存在。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促进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提升移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作出部署。
对于各城市而言,当前重要任务就是落实《建设指南》目标和要求,加快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增强数字政府效能,提升城市竞争力。
城市政务服务发力移动端,是适应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持续不断提升便企惠民水平的主动选择。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超过10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6%。移动互联网已深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正在成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主要渠道。这是大势所趋,每一座城市都没有理由落伍掉队。与此同时,多地探索实践已经开花结果,涌现出一批以“粤省事”“浙里办”“随申办”“豫事办”“渝快办”等为代表的移动政务服务特色品牌,也为其他地区和城市提供了學习借鉴的样板。可以说,政务服务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深度,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转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程度。
尽管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已成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重要渠道,但从基层反映来看,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还存在管理分散、标准规范不统一、数据共享不充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备等突出问题。比如,有的城市,因标准不统一难以集约,“盖不尽的公章”变成了“下载不完的App”;有的地方,因数据共享不充分,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时有发生;有的事项,因管理分散,企业和群众办事仍然面临“一网通办”的堵点。
因此,《建设指南》的出台恰逢其时,明确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清单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共享、统一应用管理等“五个统一”更是对症下药。各城市需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底层支撑能力,打通堵点、补齐断点,完善本地区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
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走向、资金流向、项目投向等。随着政务服务日益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小小“掌上办”“指尖办”,越发成为体现政府效能的重要窗口。城市治理者只有高度重视,加快政务服务移动端的建设与完善,依照《建设指南》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 , 从“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从“多次跑腿”向“一网通办”转变,才能将政务服务新高地打造成为资源要素新高地,把增强数字政府效能转化为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转化为市场活力的激发、治理能力的提升。
打造政务服务移动端的新高地,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撑,更需要改革的深化。政务服务移动化,不只是政务服务换场景、增加几个手机App那么简单,在技术、物理层面的接入背后,是政府治理与服务理念的革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医疗卫生资源调配,基层治理中“上面千条线”与“下面一根针”的高效精准对接,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同城化便民服务,每一项都需要城市治理者以改革创新打通信息壁垒、消除部门阻隔。城市政务服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少跑路就能办好事、不求人就能办成事,这是人民群众找政府办事时最大的心愿。按照《建设指南》的时间表,不断推动政务服务从掌上“能办”向“好办”转变,将“随时”“随地”“随身”的服务体验落到实处,相信到了2022年底,“联网一看、一目了然,手指一按、事情办完”将不是稀罕事,越来越多的市民必将能享受到“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的舒心与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