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辉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天津 300000)
内容提要:目的:对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探究治疗后患者术后肩功能恢复以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57例为对象,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行超声检查+肩关节器械锻炼;对照组行X射线检查+基础训练,对比2组患者的训练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植入人工起搏器行早起康复训练后,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帮助尽快恢复健康。
临床上人工心脏起搏器主要是应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中,通过手术之后让患者进一步恢复心脏功能,同时治疗后应该告知患者进行绝对的卧床休息,时间为7d,体位则是选择侧卧位、平卧位为主,防止起搏器电极发生移位问题,影响治疗效果[1,2]。在经过临床实践分析后,患者术后则会出现不良情况,最为常见的则是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3]。因此,选取本院1年内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157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其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取得的效果。
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将在本院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57例为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分组法加以分组,即观察组79例,男性30例,女性49例,年龄51~80岁,平均(65.50±2.15)岁;对照组78例,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51.5~81岁,平均(66.25±2.20)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实施对比后无任何意义,P>0.05,可比。
157例患者均实施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即术前进行常规准备,于患者左、右锁骨下展开静脉穿刺操作,经撕开鞘把起搏器电解送入其中,其中单腔起搏器的应用需固定于患者右心室心尖;而双腔起搏器则是需固定电极在患者右心室心尖、右心耳的位置,在确认电极植入完成之后,则应该调整起搏阈值,P/R波振幅度、阻抗等一系列的参数,从而使电极导线各个参数与患者的起搏要求相符合;另外起搏电极导线应该仔细与起搏器相连接在一起,且需将起搏器植入左侧(右侧)胸部起搏囊袋内,还要做好囊袋的缝合工作,注意需先进行止血,然后再逐渐将囊袋加以缝合。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术后必须卧床休息,且在囊袋上方使用约1000g砂袋(其他物质)加以压迫,并展开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操作。
对照组实施X射线检查与基础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有氧运动,慢走或者慢骑自行车等方法均可,且展开X射线检查(生产厂家:GE公司)观察患者安装起搏器后的数据;而观察组则实施超声检查与肩关节辅助器械锻炼,其中超声检查采用loka630型号的便携式B超仪,首先对超声探头进行消毒处理,其次涂抹上超声耦合剂,调整频率为5MHz,S5-1探头,最后指导患者处于左侧卧位,尽量的平静呼吸,同步连接心电图,采集数据并记录,以便于对比分析;另外需在术后1周需应用肩关节外展支具做好保护工作,让患者的肩关节处于外展情况(一般外展45°),肘下垫软枕后将其抬高20~30°,从而维持肩关节功能位;同时在患者术后清醒后则选择半卧位,指导患者深呼吸,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膈肌运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恢复情况。在患者术后2周则需借助运动小棒展开被动棒操锻炼,即患者在支具保护制动背景下使用伸缩小棒,进一步增加持棒的屈肘位、伸肘位肩关节,带领其被动内外旋以及行持棒被动外旋肩关节,活动2次/d,10min/次。在患者术后3周则展开主动活动,主要借助滑轮被动将肩关节上举,并屈肘90°拉绳,应用健侧手向下拉绳,而患侧的胳膊则处于放松状态,随绳子被动上举,持续时间为10s,2组/d,10次/组;另外在患者经过上述锻炼后,则需进一步强化功能锻炼工作,即展开抗阻前屈训练,外展训练等,即在墙上固定上1个滑轮,滑轮的高度则应该同患者站立时的肘关节高度处于平齐状态,在滑轮中间穿过1个约500g的重物,随后指导患者的患侧上肢靠近墙,健侧上肢则应该远离墙,并让患者的患侧肘部处于屈曲状态,成直角状态,并使紧贴身体,患侧手握住连有重物的绳子的尾端,向不同角度拉起重物。一次训练时间为15min,3次/d。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加以检验;计数资料是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只有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组间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见表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组间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析(±s,分)
表1.组间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析(±s,分)
分组 n日常生活能力 肩关节疼痛 肩关节活动功能观察组 79 35.04±1.99 34.17±3.68 28.11±2.70对照组 78 31.02±3.27 27.20±3.02 20.65±5.41 t 4.8412 6.0548 5.7126 P 0.0003 0.0000 0.0001
治疗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数据无任何差异性,即P>0.05。通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2。
表2.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s,分)
表2.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s,分)
组别 n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9 69.00±19.15 75.02±19.80 65.20±17.00 66.05±17.15 64.78±31.50 69.15±44.01对照组 78 71.25±18.70 73.30±19.95 65.12±15.58 60.25±12.42 63.99±28.00 42.62±40.25 t 1.1265 3.5126 0.9425 6.1252 1.8125 20.1572 P 0.0712 0.0042 1.8126 0.0027 0.9452 0.0001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组间患者心功能指标分析(±s)
表3.组间患者心功能指标分析(±s)
分组 n LVEF(%) 6MWT(m)观察组 79 66.50±10.01 427.62±61.42对照组 78 57.25±8.92 382.18±55.09 t 10.0551 21.0851 P 0.0001 0.0000
人工起搏器在人体中的植入位置为胸大肌筋膜面,其电极则是置入心房右心耳、右心室的肌小梁之内,从而保证患者的心跳处于正常状态;同时,在起搏器植入后也会给患者的心肌、心内膜造成一定的刺激,造成局部水肿情况发生,且随着心肌的运动也会可能发生电极移位情况,但治疗后一般会在24h后水肿情况消失,电极也会逐渐地处于稳状态,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4,5]。
心脏运动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运动包括旋转、环向等,为此在患者行人工起搏器手术后,需借助超声检查分析患者心肌的运动轨迹,通过轨迹显示患者整个心动周期内局部心肌的收缩活动,同时记录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并比较,以此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同时在患者术后需借助运动锻炼帮助患者恢复肩部功能,有利于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尤其是借助支具等器械训练后可以有效缓解术侧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情况,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关节麻木情况,使患者术后术侧上肢不适的发生率减少;同时因为患者年龄普遍偏大,则需定时督促患者坚持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展开训练,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植入人工起搏器的患者行早起康复训练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