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三重维度

2021-12-22 23:19陈晓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特色

陈晓静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上海 200235)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及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凝聚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然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仍然面临着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化、常态化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越伟大,我们的愿景越光明,我们的使命越艰巨,我们的责任越重大,就越需要汇聚起全民族智慧和力量,就越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1]共识是认同的基础,面对多元的思想、多样的人群和多变的情况,要实现全体成员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从心理、理论和实践的维度塑造共识,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突出意义。

一、心理维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中华民族近现代社会心理的凝结

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特定的民族、阶级或其他社会共同体中普遍流行的、典型的精神状态,它包括人们的要求、愿望、情感、情绪等,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观念来源之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任何历史运动,都不能忽视历史趋势和大众心理这一重要视角。

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现了近现代先进知识分子群体的变革进程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进步意识和救亡心理。从19世纪后半期起,清王朝在帝国主义的枪炮下一蹶不振,开明士大夫有感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主张变革,于是有龚自珍疾呼“不拘一格降人才”、魏源“开眼看世界”、康有为“托古改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主流社会的变革心理越发强烈,于是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念一经翻译,便在时人心中种下了进步自强的种子,对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均产生了极大影响。辛亥革命和无数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的革命壮举彻底否定了帝王观念,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此后接受了儒家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洗礼的新型知识分子走向历史前台,在对器物变革和制度效仿失望之后,他们将希望寄托于文学革命和伦理觉悟,迅速兴起的报纸杂志等媒介孕育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旧思潮的激烈碰撞和时人观念世界的新陈代谢。而当新文化运动后期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在内的中国大众陷入普遍的生机困境时,诉诸于伦理、人性的反思已经失去求生存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自然而然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青睐。直到五四运动,全社会已经酝酿充足的救亡心理和进步要求一齐迸发,这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拥护十月革命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最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准备了充分的民族心理基础。

毛泽东曾经明确提出:“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不久,便主动承担起人民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历史任务,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意识,战胜了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等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社会革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体现国家意志的国家主导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遍深入开展,变革了几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下,中国人民形成了集体主义、男女平等、劳动光荣、无私奉献等价值观念,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培育出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独立意识和权利观念等等,这些新的主流观念的生成体现出中国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有了新的现代性需求,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科学发展理念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应运而生。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又有了质的提高,受尊重、要平等、求正义、享生态、振民主、行法治、有自由等需求越发深入人心,于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成为顺应和引领新时代人民发展要求的意识形态观念。

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心理诉求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它总是由阶级成员一致的价值标准和理想追求产生,其目的是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中国无产阶级从诞生之时起就对剥削者和压迫者进行不屈的反抗,在中国无产阶级里已经有一种共同的阶级心理,即不满压迫的情绪及力图改变生活条件的愿望和要求。这种愿望和要求,一方面随着被剥削和被压迫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随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从模糊到逐渐明朗。同时由于中国无产阶级有相当大部分直接受外国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于是他们的斗争天然地带有民族色彩,并很快超出经济领域产生了政治诉求。李大钊在分析中国人民欢迎十月革命的原因时曾指出:“我们劳苦的民众,在二重乃至数重压迫之下,忽然听到十月革命喊出的‘颠覆世界的资本主义’‘颠覆世界的帝国主义’的呼声。这种声音在我们的耳鼓里,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3]这种分析,正是他自己以及和他同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后一段时间的思想写照。许多当时的先进分子在后来的回忆中,也几乎都说道他们热情欢迎“不做工、不得食”的布尔什维克,同当时心中强烈反对资本家剥削农民、工人的愿望与要求密不可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进行了土改,赋予农民基本参政权利,极大满足了中国最贫苦民众的经济和政治要求;在党内、军内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民主作风建设,普遍实行军民一致、官兵一致,成为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重要标志之一;提倡并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取得了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的衷心拥护。当时的延安根据地成为无数进步青年心中的革命圣地,也赢得了民主党派人士和国外人士的高度认可。1949年10月1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在穷困动荡中挣扎生存已久的普通劳动者翻身成为这个新国家的主人,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这个影响现在还是很大的,并将在长时期内存在着,不能很快地消灭),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4]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农劳动者积极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浪潮中,同时积极参与扫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主动提高自身政治觉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符合时代需求的价值观表达出来

任何文化的核心都基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基础上的价值体系,相应的话语表达就是价值观。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历史实践中形成了特定的民族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在自发的民族心理基础上,先进群体经过理性思考后凝结而成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优秀品质,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与风貌,是一个民族文化上层建筑的精华。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嬗变离不开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调整。历史上儒、墨、道、法等各种学说的思想精华熔铸在中华民族传统价值体系中,成为大一统封建统治的精神根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映并升华了主流民族心理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诉求,重塑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信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代价值观主要体现为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力更生等,塑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伟大红色精神,创造了无数奋斗奇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一方面围绕经济与政治利益、创新与激励、法治与道德等问题形成了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在每一次大的灾难和挑战面前,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形成了以“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为代表的新的时代丰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5]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必然要求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更精准地体现和回应时代与人民的诉求,例如,在国家层面更凸显“富强”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激发了晚清以来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人民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渴望更甚于百年前。在社会层面更凸显“公正”观,从建党之初带领亿万劳苦大众“打土豪、分田地”,到提出“实现共同富裕”“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追求公正,更致力于实现公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个人层面更凸显“爱国”观,在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次苦难中,是爱国主义精神把全国人民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中国战“疫”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优势,也展现了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爱国主义更应成为组织动员全体人民的精神源泉。

二、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本

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6]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时代,有必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凝聚理论共识。

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指南

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权稳固的高度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共产党来说,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必然改变党的性质;对于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来说,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必然会在失去理论领导权的同时,丧失政权。”[7]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固定为根本制度,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性飞跃做出了制度贡献。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首先表现为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指南,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也吸收了世界各民族的文明成果,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得以适用并历久弥坚的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关于民族和殖民地的理论、关于暴力夺取政权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公有制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按劳分配理论等基本原理,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否定其中任何一个原理,就会导致整个理论体系逻辑严密性遭到质疑,甚至导致整个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倒塌。正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才掌握了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才能成为近现代中国最进步的政治力量;才能在历史紧要关头纠正错误、找到正确方向;才能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命运。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坚定信赖。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行动指南,在于它不是教条,不是停滞的、僵化的、放在书斋里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并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丰富起来的科学体系。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实践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的指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旅程。列宁在谈到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时,强调应当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方面分别提到首要地位。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代代党的领导集体根据中国革命、建设的不同阶段和具体国情,在探索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进入新时代这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究竟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了这个新的时代课题,成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旗帜,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柱石。因此,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2.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同

需要看到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遭到了一些错误思潮的挑战。从国外来看,西方世界及其代言人长期以来宣扬“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新闻自由”等错误观点,并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竞相发声,干扰国内思想舆论阵地。反观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企图否定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传统,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进行割裂、丑化。其中一些观点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网络上、现实中反马克思主义的、假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不时出现;有些人为“颜色革命”辩护,粉饰西方价值观;有人渲染“意识形态终结论”“去意识形态化”“非毛化”等错误观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能否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关系到政党的性质、国家的方向,关系到民族的命脉、人心的凝聚。历史的“殷鉴”摆在面前,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如果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终都将以失败告终。因此,既不能用理论创新的旗号或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正确性,也不能因为个别条款的与时俱进就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畏惧同各色错误思潮的斗争,通过批判各种冒牌的社会主义思潮,《共产党宣言》才向世人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才铸成了不朽的《资本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首先就经历了同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潮的理论交锋,先进知识分子在此基础上才更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追随。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要坚定阵地意识,并敢于向错误思潮亮剑,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指导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理直气壮地批驳和抵制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指导地位的错误思潮。”[8]与此同时,既要有斗争意识又要讲斗争艺术,对待不同问题要采取不同斗争方法,对于事关政治原则的重大是非,必须彻底澄清、坚决斗争、毫不退让;对于思想观念问题,应该旗帜鲜明地倡导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人生观、价值观;而对于学术争论问题,应允许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段内的争论,不能粗暴地下结论、扣帽子。

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加强意识形态话语内涵表达的明确性和亲民性。既要让人民群众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正确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在哪”“带来什么新变化”,又要把道理深入浅出地阐释清楚,讲群众喜欢听、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告诉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人民带向哪里”“未来怎么干”“将有什么收获”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只有让人民群众掌握理论,才能真正增强理论解释力、话语说服力和实践推动力。同时要引导人们破除对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思想观念的错误迷信,例如,人民民主与西式“民主”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人民民主强调人民大众的民主权利,西式民主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提出的进步口号,现在已经演变成政治集团、经济寡头间的政治游戏。再例如,西式“自由”是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而社会主义的“自由”精神强调在集体、法律面前的有序自由。人们很容易发现,在重大危机面前,特别是面对疫情,西式“民主”常常无法约束西式“自由”,反而是中国人素有的集体精神、自律意识更能起到作用。

三、实践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相统一的产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共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从历史角度看,稍微回顾近现代中华民族的苦难历程就能知道,中国最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国人民建立起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劳动光荣等观念深入人心,各行各业人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后来的经济腾飞积累了国民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世界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社会主义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从一穷二白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成就,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工程、量子通讯、新能源等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疫情期间中国抗击疫情的举措和成效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更使广大人民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

从现实制度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政治制度上,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平等和团结等。在经济制度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始终致力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等。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十九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未来三十年发展路线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在制度与体制安排基础之上,还要着力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独立自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以上内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和基本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引发国内关于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争论,邓小平在历史关键时刻及时地解决了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排除了思想杂音。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同时纠正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极权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判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根本发展方向。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没有背离社会主义,始终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全方位深层次地展开,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等各项事务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越来越得到认可。然而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外部环境复杂易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保守敌对势力大造舆论声势,在内政外交用语中以“中共”代替“中国”,刻意分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关联,不顾事实刻意歪曲、贬低、否定中国共产党,挑动党群干群对立情绪,企图把人心搞乱进而迟滞中国发展,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对美国政客的分裂瓦解意图并不陌生,早在新中国革命胜利之初的新政协筹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就曾预见帝国主义及其反动代表不会甘于失败,并将试图通过鼓动一些人走“中间道路”或“第三条道路”来推翻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对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有着清醒的认知,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分开,外部力量的压迫反而更使中国人的革命精神发扬起来,在斗争中团结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确定下来。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的考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最稳定的主心骨。党成立百年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希望和光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以来匍匐在帝国主义脚下的中华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全国人民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赢得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信赖、爱戴和拥护,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广泛听取建议,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和自我完善,继续发挥百年大党的精神引领力。

任何政党的力量都来自于它所代表的阶级基础和民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之所以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就在于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扎根人民、心系人民,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以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形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发挥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成为党不变的宗旨。党的十二大上把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写入党章;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9],显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又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目标的根本问题。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生命健康至上的原则,不惜一切代价积极救治病人,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中曾走过一段弯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的心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就得到了巨大的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随即走上了快车道,不但在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使数千万农村人口人成功摆脱了绝对贫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然而,当前国际竞争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全面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转轨之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社会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如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医疗和社会保障问题、教育改革和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等等。加之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大,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关于是否应当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分歧逐渐浮出水面。譬如,有的人因一时的发展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有的人因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而主张关起国门搞建设,还有的人把改革开放曲解为“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等等,这些认识分歧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撕裂改革共识。众所周知,中国在近现代世界产业革命大潮中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日成就。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愈进愈难、非进不可的阶段,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开放事业就很难顺利推进。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为人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增强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已经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不仅可以让中国人站起来,还能够富起来、强起来;正是因为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新时代只有站在更高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破解发展中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在继续解放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