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苗苗
Liu Miaomiao
安仁镇中心小学,济南 251200
Central Primary School Anren Town, Yu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1200
针对当前的儿童群体来讲,2~9岁的儿童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最高,是基础美术教学的最好阶段。而综合色彩与人思想意识之间的联系来看,色彩往往是人们审美形成的第一要素。同时心理学领域也认为色彩与人们的思想品质以及情绪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建立在文献研究法以及理论分析法的基础上,综合基础美术色彩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培养儿童的多元化审美体系,落实好思想意识形态的塑造,能够为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从学术角度来讲,色彩的属性涵盖了色相、纯度以及明度这三个基本属性。色相主要指的是色彩的本身,有学者结合色彩的色相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红、黄、绿、蓝、紫,橙、黄绿、青绿、蓝紫、红紫这10种[1],其首尾相接又可以形成一个闭环。
而明度主要指的是色彩本身的明亮程度,在某一个颜色中加入大量的白色,那么该颜色的明度会逐步提高,反之加入黑色那么明度会逐步下降。
纯度主要指的是色彩本身的纯净程度。在某一个纯净的色彩中加入其他的颜色,那么纯度就会进一步降低,我们可以将纯度理解成两个单一颜色之间的融合性颜色。纯度的下降会导致颜色变得浑浊,但是随着明度以及纯度的有效组合,色彩就会发生浓淡以及强弱等方面的变化,这又产生了“色调”。
我们日常交谈中提到的颜色往往指的是某一个物体的固有颜色,是该物体在吸收光线以及反射光线之后呈现出来的颜色,那么所吸收的光线本身的颜色也会影响该物体呈现出来的色度。因此从周边环境以及人眼接收物体的规律角度来讲,影响颜色的主要因素,往往以固有色、环境色以及光源色为主。而正是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让色彩产生了冷暖、松紧、张弛的变化,也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心理学领域强调色彩和人的心理情绪有着极强的联系,而人的内心情感往往来自感官色彩,这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上的主要元素,同时也是人感知世界的核心途径。
色彩可以通过视觉直接影响人的大脑,促使大脑中的相关区域进行联动,从而感受到其他的情绪。例如在看到红色时,可以感受到奔放热烈的情绪,彰显着无尽的生命力以及主动性,而建立在通感这一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能够联动人的味觉,可以感受到火辣、热度。相反看到蓝色则能够感受到冷静、理性、稳重的情绪。同时联动味觉,又可以感受到如水一般的清凉和爽快。
而不同的色调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综合辨别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讲,儿童在4个月时便可以分辨色彩的有无,而在3~4岁左右已经能够掌握8种左右的色彩名称和具体使用方法,5~6岁的儿童可以掌握12种颜色以及具体的使用方法。由此可见,儿童对于颜色的使用是天生的。结合调查来看,3~6岁的儿童比较喜欢热烈鲜艳的色彩(如图1所示),这也正是该阶段儿童成长的实际性格。罗恩菲德曾经指出,针对4~7岁的儿童进行色彩分析时,图画的颜色与实际的色彩之间,其实并没有任何联系,草可以是红色的树,可以是黑色的,这些颜色完全取决于儿童本身对色彩的认知[2]。由此可见,对于儿童来讲,色彩将对儿童产生极大程度上的引导性作用,会刺激儿童的神经系统,形成不同的感官,对于个性培养以及情绪疏解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图1 图片来源 百度图库
无论是在当前的家庭教育还是院校教育中,儿童的美术引导以及审美能力培养是多方关注的重点,但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这两种教育环境下,美术基础色彩的培养还存在着部分问题。
首先存在较为严重的照本宣科现象,尤其是在院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对标准的使用,“草就应该是绿色的、苹果就应该是红色的”这样的论调经常出现。这直接导致了儿童对于色彩的认知逐步狭隘,甚至缺乏主观性以及创造力。
其次,色彩的培育方式过于千篇一律。当前部分培育机构为了进一步提升美术培育的水平,往往采取效果最高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和教育,这种千篇一律的方法,将直接导致儿童丧失学习积极性,而急功近利的公式化教学模式,也会压抑儿童的创造力。最主要的是提供的色彩缺乏明暗度以及色调的变化,颜色在儿童的眼中成为一种模板化的元素,丧失了活力。
再次,美术基础色彩本身的价值被忽视。当前院校以及培训机构,在落实儿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儿童造型能力以及手工能力的培养,却缺乏对色彩的针对性教育。并没有探讨色彩本身对于儿童产生的影响,也忽视了儿童在使用色彩过程中自身的想法以及创造能力。例如结合当前大部分儿童作品的实际绘画情况来看,色彩的运用中规中矩,仅仅是按照事物原有的状态进行绘画的,缺乏创造力以及多变性。甚至我们在评判作品时只能结合作品是否规范、是否形似来评价,但是“形似”始终不是美术作品评价的单一标准,毕加索的作品超越了“形似”,强调神似,颜色的应用也十分跳脱。这表明了对于颜色的使用并不能千篇一律,而评价也不能过于单一,必须要认识到颜色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给予儿童怎样的影响,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实现儿童艺术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强化儿童审美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审美多样性的根本保障。3~6岁的儿童心理品质的形成,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成长环境,对于事物的认识也依托于本身的经验,那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强调利用色彩来重新塑造价值观,落实好儿童的思想引导至关重要。
例如我们经常在部分影视化作品中看到“儿童通过诡异的绘画”来彰显心理的扭曲。这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那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敏感度较高,在得到表扬以及肯定之后会形成自信心,但是在被教育或者被批评后可能会存在低落感。那么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可以让儿童利用画笔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科学有效的色彩能够帮助儿童实现情绪的净化,例如近些年较为流行的“秘密的花园”涂色系列绘本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该绘本中涵盖了大量的黑白线条勾勒的画面,配上颜色模板,让儿童自己进行涂色。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营造一个清新的世界。唤醒内心感受,引导儿童健康积极地面对生活[3]。
从儿童的角度来讲,儿童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对于事物的理解往往有着不同的角度,而借助色彩本身的明暗、色调以及通感原理,来打造具有多样性的培育和引导策略至关重要。
例如将儿童的情绪与绘画作品联系起来,比如在让儿童以“郊游”这一主题进行绘画时,首先引导儿童进行思考“你喜欢郊游吗?最喜欢哪个环节?”在儿童的答案中,往往涉及了与自然接触、野餐、小动物等。那么见到这些自己喜欢的事物时,可以引导儿童利用不常见的颜色来绘制十分常见的景物,比如有儿童通过黄色给小草填充了颜色,经过询问之后发现该名儿童认为“被阳光晒暖的草地”应该是太阳的颜色。这便是一种大胆创新,颜色不再代表每一个事物该有的样子,而是代表它在儿童心中想象的样子。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儿童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力度,从而提升审美能力以及感知能力。
儿童创作的美术作品体现了自身对颜色的理解和应用,那么针对他人创作的作品进行分析,这是增强儿童审美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色彩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在常规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为儿童提供多元化的作品,以符合该年龄阶段实际特点作为主要标准,让儿童思考这些作品呈现出了哪些思想和风格,颜色的运用是否具有独特性。比如提供梵高的作品,梵高可以通过色彩来展现画作不同的思想情绪,可以有效帮助儿童审美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色彩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要素,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以及情感,但是在当前快节奏的发展环境下,重视色彩的教育,价值以及引导价值,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针对儿童审美来讲,进一步挖掘基础美术色彩的培育价值,并且落实好儿童思想意识的塑造,能够为儿童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