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完善与进步.在现阶段的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着重讲解书本当中的基础知识与实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物理學科的思维逻辑以及动手探究的能力.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物理水平的提高,帮着学生强化自身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就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出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3-0060-02
收稿日期:2021-08-25
作者简介:郑益霞(1981.12-),男,江苏省泰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探究能力是新时代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事物的本质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和创造的能力.而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直都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物理知识本身较为繁杂,学生不容易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较为完善的理性思维.为此,笔者就从以下几点浅略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可行策略.
一、以课堂导学设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个趣味丰富且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其背后所蕴含的物理现象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此,教师在课堂知识的导学过程中,通过具象化的问题,先去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探究和获取知识,增强学习的体验感.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对于问题背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纳.通过这种方式,赋予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让学生感知问题背后物理知识的奇妙,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
例如,在给学生进行教学“超重和失重”的时候,由于本章知识与生活联系较强,教师就可以根据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去开展本节课的导学.比如说,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这么一个生活中可以遇到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留意过,在坐电梯上楼的过程中,会突然觉得脚下一重,电梯到达楼层之后,脚下突然又变轻了,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去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先去对本章知识进行粗略的学习,自主理解本章的超重以及失重的定义,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讲解超重和失重的本质.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带入到情景问题当中,找出相应的答案.比如说“超重就是指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而失重则是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在讲解完这个知识之后,让学生从受力和加速度入手,去自主探究电梯上行过程中人和电梯的加速度的方向.最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所得出的结果,然后将学生所得出来的结论进行整合.比如说,在超重的状态下,由于物体所受到的力是F-G=F合,这时候,物体所受到的支持力就大于物体自身的重力了.而支持力全部来源于脚与电梯的接触面,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会突然脚下一重.同理,电梯上行完成后,支持力大小等于人体的重力,就会脚下突然一轻.通过这种方式,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先让学生进行探究,最后教师再去讲解原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能够切实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以实验教学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物理当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围绕着物理实验进行展开的.而实验又是一种较为开放性的教学环节,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将实验的课堂交给学生,通过有方向的引导,让学生在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得出结论这三个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自身的动手探究能力.让学生利用实验去揭示物理的本质,获取物理当中的重要知识公式以及概念等,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教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给学生讲解本实验的原理,以及本实验当中的数据处理的方式.然后再将实验的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比如说“本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打点计时器后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变化.而数据处理的方式指利用逐差法,求平均值法去计算纸带上的点,将其转化为小车的速度.”在讲解完这些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随机地选取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上面进行组装器材和演示操作,而剩余的学生帮助其找到问题和优化流程.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以集体的力量去完成这样一个实验.最后,对于实验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当中所得出的结果,让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得出的结果或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将课堂实验探索的过程教给学生,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三、以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物理课堂当中,若想切实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需要教师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内驱力为引导去探索知识和整理知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基准,展开活动式的知识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认知知识的方法,以优势互补,以好带差的原则进行知识的获取.通过让每位学生在小组当中都有明确的任务,以自身的探索去向小组作出贡献,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感.
例如,在进行教学“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这一章节的过程当中,由于本章的知识点较为零碎且涵盖的内容较广泛.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将知识进行探索学习.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将基础扎实,接收能力强的学生和基础较弱,接收能力一般的学生组成一组,将每个组当中的人员控制在十人以内.然后针对不同的小组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探索方向,比如说,让其中的一个小组先去探究电势能和电势的联系和区别,另一个小组去探究电场强度和电势差之间的关系.给学生明确完探索的方向之后,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情况和组内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探索任务.比如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去寻找这些物理名词的定义,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再去将公式和实际的例子进行整合.在这种模式下让学生先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既能够给予每个学生与能力相匹配的探究任务,又能够提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四、以课堂评价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当中,教师若能够将教学语言、语速和语气变得幽默,将学生给出的答案和作业等进行富有情感的评价,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为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堂评价的教学开展,通过学生的知识点反馈以及书本当中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在其中找到自己掌握不足或者是隐含的一些特殊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下,赋予课堂教学以激情,从而能够有效地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温故而知新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例如,在进行教学“第五章 抛体运动”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对章节当中的一些重点知识进行初步的讲解.比如说,对于抛体运动的运动曲线的末速度方向大小以及与水平平面所成的夹角,先给学生进行讲解具体的求法.并将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总结.比如说,在整个平抛运动当中的合位移,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s=x2+y2,而在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阿尔法的正切可以利用tanα=yx=gt2v进行求出.最后,对于水平方向的加速度,由于竖直平面内是做自由落体运动,而水平面内是做匀速运动,所以会出现ax=0,ay=g.在进行总结归纳完这些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反馈,学习学生对于哪些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最后,给学生提出在平抛运动当中有一些特殊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探索.先去给学生画出平抛运动的一般曲线,根据上述已学习的知识进行反推,让学生在平抛运动的曲线当中找出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夹角和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之间的关系.θ与β的关系为tanβ=2tanα.通过这种方式,在开展评价反思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当中,要想切实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同时教师应当明确,物理较其他学科而言,本质上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而探究能力的培养又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的过程中先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于问题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然后再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以内驱力为引导,真正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国峰.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173.
[2]姜涛.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4:123.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