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阅读卡,落实推进整本书阅读

2021-12-21 14:47文德泰
师道·教研 2021年10期
关键词:领悟评判整本书

文德泰

2017年新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了十八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为第一个学习任务群。相对于旧课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各学校在如何实施方面,存在两大问题:如果在课堂上阅读,学生会把阅读延续到课后,这样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会造成影响,其它学科老师意见很大;如果采用节假日时间进行阅读,往往会有不少学生难以落实,甚至出现抄袭、敷衍应付等问题。权衡之下,我们还是采用节假日时间进行阅读,并设计阅读卡加以落实推进,节假日结束后统一收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一座高峰,是新课标指定完成的两大篇目之一。下面就以《红楼梦》为例,谈谈如何以阅读卡来落实、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我们的阅读卡设计主要分为五类,合订为类似作业本的一册。

一、打卡式阅读卡(见表1)

此卡占作业本式阅读卡的主要篇幅,设计本阅读卡的目的是督促学生定期进行持续性阅读,也可以说定时打卡阅读。设计目标是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形成自己的思维判断能力,因为概括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所以特意设计内容概要一栏。而阅读心得一栏的设计是希望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水平。阅读疑惑一栏是想让学生先存疑質疑,再通过交流、查找资料等手段解疑,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人物评判式阅读卡(见表2)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读懂人物是读懂小说的关键。设计这种阅读卡的目的通过整本书阅读来提升学生读懂人物的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提供路径:从摘录、筛选关键信息开始,进而概括整合信息,得出结论,完成评价。通过完成此卡,让学生学会对人物形象做出全面的评判并从原著中找出相关的依据,学会以文本为依托、以事实为依据的评判人物方法,为表达与交流课中的人物论诸如“花袭人论”、“王熙凤论”等小论文积累素材和作好准备。

此外,为加深学生对人物的印象和认识作者的情感态度,还设计如下简单的人物评论卡(略)。

三、人物关系卡(见表3)

这种阅读卡只设计开头,然后由学生阅读后完成整个金字塔式的人物结构图,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梳理能力,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瞻前顾后,前后勾连,通过梳理人物关系以帮助对人物和情节的加深理解,帮助探究小说主题,这种阅读卡还可以思维导图或图表的形式呈现。

四、情节梳理卡(见表4)

设计此卡一来可以落实学生的阅读,二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整体把握能力,把学生从碎片化阅读中拯救出来,从而形成对整本书的整体感和宏观感,进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提高对小说主题的领悟。此卡同样可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五、经典情节评论卡(见表5)

设计此类卡是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学习精读,学会抓住重点,关注细节,从重点细节中品味人物、领悟主题,从经典情节中领悟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感受其艺术造诣。

阅读卡设计的要领是任务驱动,目标引领,让学生读有路径,学有收获,完成课程后核心素养有提高。阅读卡可以装订成小册子来使用,便于积累和检查落实。

【本文系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高的整本书阅读课程研究”的论文,课题批准号:2019YQJK372】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领悟评判整本书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论语》整本书阅读
多么痛的领悟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