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艳
摘 要:融媒体时代,媒体的技术和内容都得到了极大丰富,推动传统媒体的顶层设计、媒体布局、生产模式等生态产业均发生了革新。本文通过对新闻生产革新逻辑的探析,从用户赋能、平台赋能与数据赋能总结出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将从主体多元化、生产个性化、分发精准化三个方面发生变革,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模式革新提出可行性方向。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模式;革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11-0041-03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新闻行业诸多探索革新的道路,赋予新闻行业勃勃的生机。为顺应融媒体的转变与发展,传统媒体的顶层设计、建设思维与生产模式都要适应时代而改变,顺应时代的潮流。传统媒体需要意识到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注重新时代用户意识的觉醒和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
媒介融合将不同媒介形态融合,推动媒体组织架构、传播方式、顶层设计等要素的改变。本文从融媒体时代的视角,探索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的革新逻辑,并分析在用户、平台和数据层面如何赋能新闻生产。基于此,总结出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的革新方向。
一、 新闻生产模式的革新逻辑
融媒体时代为新闻行业提供了诸多支撑,推动传统媒体不断接触新兴媒体,有利于创新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为新闻生产模式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从技术、思维与资本三个方面来探讨新闻生产模式的革新逻辑。
(一) 技术逻辑:智能化技术嵌入新闻生产
技术的勃兴嵌入了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给予新闻生产智能化技术。新技术的使用, 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虚拟现实等使新闻的生产模式发生了变革,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新技术的驱使下,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新闻生产逐渐向着智能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带给观众更为震撼的视觉奇观。
同时,移动互联的技术改变着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传媒产业在智能化技术的催化下建构了新的媒介环境。媒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智能技术与传媒行业的结合使得智能化媒介形态趋于成熟。彭兰认为技术“似乎给传媒业带来了‘最坏’的时代,但多种力量的汇聚,也可能是为传媒业带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1]”媒介融合让传统媒体加强了媒体技术与人才智慧的储备,使得技术成为了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模式的内在逻辑。例如,新华社的“快笔小新”机器人通过程序写作完成新闻作品,解放了记者的写作劳动,改变了新闻写作的模式。
(二) 思維逻辑:“受众”意识转向“用户”意识 莱文森认为,人类技术进步的发展史用事实证明着,技术有着趋于人性化的发展趋势。海量信息繁杂无序的时代,追求碎片化生活的受众越来越难以短时间内获得有权威、多维度的信息。媒介使用者和媒介的关系转变有利于促进新闻作品转变成新闻产品,推动新闻受众向新闻用户的转变。因此,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受众”意识转向了“用户”意识。传统媒体应主动出击,积极与用户互动并了解公众诉求,生产用户喜闻乐见的新闻。
“用户”意识要求媒体要围绕用户需求组织新闻活动,以用户的视角探寻新闻报道角度。“跳出‘媒体’来看媒体,用‘产品’的理念来发展‘媒体’,将‘读物’升级为‘产品’,将我们原来服务的上帝‘读者’转变为‘用户’”[2]。思维的转变势必要求传统媒体以用户意识来服务大众,遵循用户的需求去制作新闻,并借此了解用户人群的喜好和需要,用更好的内容来获取用户的认可。
(三) 资本逻辑:为新闻生产注入动力
融媒体时代,无论是新兴媒体技术的购买、开发与利用,还是新闻产品的落地执行,其生产呈现都需要一定的资本助力。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获得的财政支持、市场资金与投资资金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
资本对新闻生产注入动力的机制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资金支持可以帮助传统媒体购买新兴技术设备,使得传统媒体将新闻生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资本的投入有利于媒体生产用户喜闻乐见的产品,获得更多资金的投入并实现新闻生产的良性循环。
二、 融媒体时代赋能新闻生产
融媒体时代,技术与思维催促着媒体的运营格局、组织架构和新闻生产模式等发生深刻的变化。智能化技术嵌入了媒体生态系统,媒体融合发展成为行业自觉,赋能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本文从用户赋能、平台赋能、数据赋能三个方面来探讨融媒体时代如何赋能新闻生产模式。
(一) 用户赋能,联结受众拓展新闻来源
移动终端的普及促使“人人时代”的到来,随手拍摄上传视频、发表文字表达思想成为每个公众触手可得的事情。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用户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他们参与到了新闻内容的生产、消费与传播中。通过与媒体机构的协作互动,新闻用户利用共享资源共创新闻价值。同时,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应该既让新闻融入百姓生活,也让百姓参与到新闻的生产制作中。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可以借此来探寻用户的新闻线索,并充分利用好用户的生产内容。
达成用户喜爱新闻的方式就是通过用户提供线索、生产新闻,将用户生产内容再加工形成新闻信息。路透社的News Tracer会实时分析推特,发现用户海量信息中的新闻线索。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比对来发现新闻报道角度,并通过用户的生产内容探寻新闻线索。加强媒体与用户的连接可以让“人人时代”中的海量用户为传统媒体提供新闻要素,有利于促进媒体向受众提供内容和服务。
(二) 平台赋能,抱团取暖再造采编流程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大都在建设融媒体平台,用平台汇集技术、人才与资源。传统媒体打散内部团队共建融媒体平台,推倒部门之间的区隔并整合新闻信息资源。通过凝聚媒体的力量抱团取暖,促进了新闻采编流程的改造。同时技术平台的集约化也实现了“一次采访、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新闻采编流程。
融媒体平台的“内容共享,多元发布”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流程。平台新闻记者将新闻的文字、音频与视频文本采集汇聚到数据中心储存,再由融媒体平台按照不同传播媒介、不同传播方式生产形成新闻作品。单打独斗的记者转向了抱团取暖的融媒体团队,改变了以往新闻信息的生产分发,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平台的资源与技术优势。例如,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联合大洋,利用技术帮助项城实现一次新闻信息采集生成、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多种形式生成发布的融媒体机制,再造了新闻的采编流程。
(三) 数据赋能,庞大数据丰富新闻形态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说:“大数据时代开启了一场寻宝游戏。”基于媒介融合中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的新闻报道逐渐兴起。传统媒体可以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把新闻进行图表、视频展示,用数据赋能新闻形态的鲜活化,将受众带入读图时代。对历史性数据的汇聚与分析有利于新闻记者发现新的新闻线索,推动新闻多角度的呈现。
数据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赋能新闻形态的丰富,对提高新闻的易读性具有很大帮助,有利于丰富新闻形态,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度。同时,可视化的新闻形态契合了读图时代的追求,有利于增强受众阅读体验的愉悦度。例如,在“两会”期间,央视曾推出“数据哥”的形象作为节目的主播。媒体将百姓关注的词汇,云绘制成“数据哥”的画像,新闻通过信息化图表的方式实现视觉化的形态。
三、 新闻生产模式的革新方向
融媒体时代,媒介融合从用户、平台与数据三个层面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进行赋能,促使新闻生产模式的革新与再造。本文从主体多元化、生产个性化、分发精准化来探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的革新方向。
(一) 主体多元化:打破记者生产新闻的一元主宰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机构掌握了新闻生产的风格、数量、体例等情况,新闻专业人才是新闻生产的唯一主体。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受众表达欲望的兴起,新闻生产主体开始走向多元化的趋势。技术的革新使得信息传播日渐非专业化,普通大众与专业记者的界限和壁垒正在消融。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每个大众都可以成为新闻线索的第一记者,能够实现对新闻的高清、流畅的报道。
在新闻的生产阶段,甘斯笔下的“无名之辈”从幕后走上了“舞台前台”表演,成为了实在的表演个体。非专业性的普通大众加入了新闻生产的领域,打破了新闻生产的一元主宰局面。例如,CNN的iReport公民投稿平台通过聚集用户,让用户的原创生产内容成为新闻信息生产。这体现了“无名之辈”的公民成为“专业性记者”的境况,反应了新闻生产主体的多元化趋势。
(二) 生产个性化:“私人定制”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 媒介融合带来的新变化就是,传统媒体的用户意识觉醒,媒体更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喜好。媒体可以通过融媒体平台,搜集抓取用户的各种数据信息,如社交数据、基本信息数据、兴趣爱好数据等。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抓取,传统媒体越来越了解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新闻生产的个性化趋势逐渐促成了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新闻信息生产,一定程度上对生产“私人订制”的新闻起到了助力作用。
新闻生产的个性化是传统媒体服务用户思维意识的转变。差异化新闻的生产满足了不同兴趣群体对信息的需求,有利于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有效循环。例如,《人民日报》生产的H5新闻、“家国梦”游戏等新闻产品,满足了不同人群对新闻产品的期待,实现了新闻生产的个性化。同时,“私人定制”的新闻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用户对媒体的关注,有利于传统媒体重新取得市场的青睐。
(三) 分发精准化:算法促进信息的精细分发 算法推荐在新闻生产模式中的应用,促进着海量冗余信息的再利用。传统媒体通过对用户社交行为信息、社交轨迹等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新闻聚合的方式自动为其精准推送最适合也最符合用户兴趣的内容”。
从用户的特定需求出发,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对用户行为信息进行画像,使得推送信息与用户高度匹配。个性化推荐的模式突出了用户的中心地位,促使新闻分发的精准化,是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极大变革。
一方面,算法推荐能够满足受众的新闻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用户的画像清晰能够使新闻从业者的新闻生产过程更具目的性。同时,互联网公共空间的海量信息,可以为传统媒体分析提供素材库,帮助媒体选取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例如,新华社利用“媒体大脑”,通过抓取网页数据,总结分析舆情信息,生产出两会的MGC视频新闻,达成新闻的精准化投放。
四、 结 语
融媒体时代,思维意识、智能技术、资本等内容积极介入社会生活,推動了传媒领域在新闻生产模式各个环节的升级。同时,新闻生产模式中采集、生产、加工与分发流程发生了重构。融媒体技术的推进逐渐消融了传媒边界,倒逼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模式的不断革新。
从全媒体时代到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由竞争关系开始转向互动共融,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媒介融合的新态势。媒介融合改观了以往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模式,拓展了新闻采集、制作、传播的边界。在融媒体时代的趋势下,以用户、平台与数据赋能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从主体多元化、生产个性化与分发精准化的方向革新了新闻的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 彭兰.无边界时代的专业性重塑[J].现代传播,2018,40(5):1-8.
[2] 朱鸿军,马立明,蒋铮.从读者到用户:“羊晚”的主业融媒尝试[J].中国传媒科技,2017(7):16-18.
[3] 易铭.谈大数据时代传统新闻业态的变革与重构[J].新闻传播,2017(7):77-78.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