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2021-12-21 19:43沈春娥
牡丹 2021年20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色彩音乐

《地球上的星星》(Taare Zameen Par)是一部儿童剧情类电影,影片由阿米尔·汗执导并参演,于2007年12月21日在印度上映,该片先后获得了印度本土多项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八岁男孩伊夏和他所读寄宿学校的美术老师的故事。伊夏因为天生缺陷被父母认为态度不认真,被老师当作问题小孩。这时,他遇到了学校里的美术老师尼克,他打破以往的烦琐规定,充分释放孩子的自由天性,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更是拯救了精神濒临崩溃的伊夏。作为一部优秀的儿童教育电影,该片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电影运用音乐来烘托人物的形象,运用色彩来塑造人物鲜明的个性,运用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成功塑造了伊夏这个八岁小男孩的形象,成为影片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试图分析主人公伊夏的人物形象塑造,并结合影片阐释其中蕴藏的艺术魅力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一、音乐烘托人物形象

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诠释电影的纽带,一首好的音乐,对整个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电影会由多首音乐相衬,以更好地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传承了印度电影一贯载歌载舞的特点,片中有八段原创音乐,为电影加入了浪漫和诗意的元素,贯穿整部影片的始终。音乐旋律优美,跟随剧情的发展将情绪渲染得恰到好处,不仅烘托了气氛,而且让观众伴随音乐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影片以刺耳的警报、逐渐急迫的音乐、混乱的字母排序开场,暗示了数字、字母、分数对这个成绩一般的孩子的冲击。当音乐戛然而止,舒缓的轻音乐缓缓响起,周围的汽车鸣笛声、孩子们的打闹声都渐渐低下去,不知是怕惊扰了水中的鱼,还是扰了伊夏的内心。伊夏看着水壶中的小鱼在自由嬉戏,思绪却飘向了一个动画的世界,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思维天马行空的小孩形象就出现了观众面前。

影片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片段,父亲和哥哥按照规定时间起床,像机器一般做着每天都会重复的动作,背景是越来越紧凑的音乐,这显示出着两人生活节奏的紧张,他们似乎是时间的奴隶,不敢松懈一分一秒。小男孩伊夏出现时,背景音乐则显得缓慢、轻松,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不想起床的孩子的内心世界。这种对比展现了伊夏与父亲、哥哥的差异,展现的是小孩的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差异。放学后,伊夏在街上游荡,他漫无目的地走着,此时音乐慢慢响起,仿佛伊夏的内心世界也敞开了,所有的心声都可以用这首歌来表达:“所有我需要的,只是自由,仿佛触手可及,但又突然消失,像魔法一样。”这首歌把小男孩渴望自由、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一面展现了出来。父母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后,伊夏很难过。车子发动时,伊夏浑身一颤,瞪着眼睛看着爸爸妈妈消失在路的尽头,这时候他多么孤独害怕,仿佛他幼小的心在悄悄地哭泣:“我从未告诉过你,我有多么的害怕黑暗;我从未告诉过你,我有多么在乎你,但你知道,不是吗,妈妈?”观众感受到了小伊夏的无助和伤心,这时候导演用音乐代替了所有语言,展现了伊夏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二、色彩塑造鲜明个性

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人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色彩是构成影视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色彩组合产生不同的美感,富有艺术感染力。电影中的色彩既要体现主题思想,又必须体现艺术的形式美。色彩的运用能够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本片中艳丽的色彩也为电影增色不少,用色彩的视觉冲击力表达情感、渲染意境,用色彩的语言来表达内容的内涵、形式的美感。

或许是电影要为伊夏的绘画天赋埋下伏笔,也可能是为了呼应丰富多彩的童年,整部片子明艳的色彩让长达3小时的影片显得轻松而丰富。影片开头部分,伊夏专心致志地用手指沾着颜料在一滴水里画着,红的,黄的,蓝的,不断地变化着。在他的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海豚在云彩里跳跃,两只青蛙想吃虫子结果舌头缠在了一起,孩童脑海中的世界是那样奇妙,充满了无限可能。微笑爬上了他的脸,多么温情可爱。逃学时,手艺老人做的那个雪糕红色和黄色搭配在一起,是伊夏向往的颜色,而那对父子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也是伊夏渴望却不可得的,所以他只有那红色的化掉的雪糕。如同严厉的父亲对伊夏一次次失望后决定送他去寄宿学校一样,这里用色彩暗示了主人公伊夏的命运变化。

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伊夏找回了自信和他放下已久的画笔。改变了心境的伊夏,绘制出来的作品也是五颜六色的,漆黑的夜晚在他的笔下竟然幻化出绚丽的色彩,就连小鱼都是五彩缤纷的,都咧着嘴开心地笑着。就像尼克老师给伊夏的那幅肖像画,橙色的头发和五彩斑斓的天空交汇在一起,色彩明艳,极具表现力,从另一面展现了伊夏天真烂漫的性格和自由大胆的想象力。

三、细节刻画人物性格

本片的高明之处还在于用细节填充叙事,使故事立体而丰满。影片开始大段的字母是反过来的,伊夏倒在水面上看小鱼,和邻居打架,这些异于常人的行为是因为他有读写困难症,为影片后面的剧情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同时,导演也用这些细节丰富了人物形象,达到了叙事及刻画人物的双重效果。

这部电影里很多次让人动容的情节都有同理心细节的设置。伊夏被送到寄宿學校后,看着载着父母的车在夜色中驶远不见。那种被丢下的痛苦和对冰冷的恐惧,影片中并没有用大哭来表示,甚至伊夏都没有落泪。伊夏只是站在原地,痛苦地噙着泪水,克制着自己不流下泪,这种隐忍的情绪会更加真实,更加触动心弦,也更接近现实中的情况。在绘画大赛上,伊夏发现老师画板上画的竟是自己从前明媚的笑颜后,也仅是在原地,含着眼泪嘴唇动了半天没有说出话来。这是更真实的表现,也更动人,那种时候什么言语都显得苍白,而伊夏那时的性格心境也不允许他再做出什么别的举动。

影片中有三次伊夏一个人望着世界的镜头。第一次,他趴在栏杆上,看着广阔无边的山林,那曾让他无比好奇的世界现在却显得那样冰冷,似乎无法容下这样一个小小的他。他向下看,林木深不见底,他有些好奇下面会是什么,会不会下去就是解脱。第二次,他来到学校附近的水塘边,树木与水塘都是那样灰暗清冷,陌生冰冷的世界给不了伊夏寻求的温暖与自由。第三次,绘画比赛前,伊夏再次来到水塘边,小小的人儿伫立在这破晓前仍未苏醒的世界前,他拥抱着这无人打扰的景色,一切将倾注于他的画笔之下。正是导演对细微之处的挖掘和表现,才能够塑造出这么一个丰满的、鲜活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四、结语

“人”是银幕和屏幕形象的主题,作为一名导演,必须掌握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塑造的规律和方法。只有将人物这个主题塑造得当,这样创造出来的影视作品才会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地球上的星星》对伊夏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原创音乐的渲染,色彩的烘托和细节的运用,让一个立体多面、性格鲜明的“问题男孩 ”形象跃然银幕,让影片获得了成功。

作者简介:沈春娥(1980-),女,湖北随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色彩音乐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神奇的色彩(上)
音乐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