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中的科学:土豆不“土”

2021-12-21 02:45史军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12期
关键词:龙葵等位基因土豆

史军

马铃薯(俗称土豆)天生就是一种好食物,它们产量高,营养全,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强,又可以是蔬菜又可以当主食,简直是完美。但是,马铃薯也有自己的苦衷,比如病毒。

大家对病毒并不陌生,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病毒就是一种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病毒不仅威胁着人类健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马铃薯是通过块茎进行繁殖的,随着一代一代播种繁育,块茎中的病毒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轻则影响品质和产量,重则导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幸运的是,科学家们用智慧拯救了岌岌可危的马铃薯产业。

马铃薯存在严重的自交衰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口味差别大,无法上市销售 

  马铃薯生长过程示意图

1934年,科学家将感染了奥古巴花叶病毒的番茄根切成多段,分别接种到烟草(心叶烟)植株上。结果发现,接近生长点的两段根没有让烟草植株长出病斑,其他接触了其余番茄根的烟草植株都长出了病斑。也就是说,番茄根尖这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不会被病毒侵染,只要我们把这些部位进行组织培养,最终得到的植物体也就不会带有病毒了。

1952年,法国科学家莫雷尔·乔治斯(G. Morel)和马丁(C. Martin)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获得了没有某些病毒的马铃薯植株,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马铃薯病毒带来的问题。这就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

为什么细胞分裂活跃的植物组织就不会被病毒侵染呢?这个谜题一直到2020年10月,才被中国科学家解开。

中国科学家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科研人员希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这种原理应用到农作物抗病毒上,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获得完全不受病毒侵染的马铃薯和其他农作物。

2021年6月,中国科学家培育出第一代杂交马铃薯种子——优薯1号,首次将“基因组设计”理念应用到马铃薯育种中。这项技术解决了传统马铃薯种植成本高、易染病虫害、育种进程缓慢等问题,并成功突破杂交马铃薯育种技术难题。

马铃薯是通过块茎进行繁殖的,在种薯储备过程中为了避免霉变腐烂等损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问题来了,为什么不用种子来种马铃薯呢?

那是因为马铃薯是一种自交不亲和植物,即它的每个植株的花粉无法为自己的胚珠授粉,要想得到种子,就必须用另一棵植株的花粉。在自然界中,自交不亲和的策略是成功的,因为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基因交流和遗传性状组合,即能让马铃薯家族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但是,对农业产业化生产来说,这种特性可谓是灾难。因为用种子种出来的马铃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口味差别大,无法上市销售。所以为了保证其薯块一致性,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种植者都是用块茎作为“种子”来种植马铃薯。

此外,种植的马铃薯通常是四倍体(细胞内有4组染色体),遗传背景相当复杂,进行杂交培育的时候,很难取得理想的性状组合。这种特性也极大阻碍了马铃薯新品种的诞生。

那么中国科学家是如何突破马铃薯种植和育种难关的呢?经过不断实践,科研人员通过3个步骤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筛选出性状优良的基因纯合的父本和母本,即找到基因组杂合度较低和有害突变数目较少的目标种薯。

第二步,通过基因组层面的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大效应有害等位基因和优良等位基因在基因组中的分布。

第三步,尽可能淘汰那些效应比较强的有害突变,同时,让优良基因处于纯合状态(纯合指纯合基因型,其等位基因呈同质状态,如AA、aa,可真实遗传),尤其是要打破大效应有害突变和优良等位基因之间的连锁。通过上述3个步骤,就得到了用于培育优良杂交马铃薯种子的父本和母本。

得到理想的父本和母本之后,根據基因组测序的结果,选择基因组互补性比较高的自交系进行杂交,这样就能获得优势显著的杂交种。

这一项育种工作得到了基因组大数据的支持,农业育种再也不是一个单凭经验和运气的农事活动了。相信在未来,我们会设计出越来越多理想的农作物。

不可以!未成熟的土豆中含有可以抑制胆碱酶活性的龙葵素,从而让人体积累过多的乙酰胆碱,使神经过度兴奋。龙葵素毒性很强,会使人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当土豆变青、发芽或者腐烂时,龙葵素的含量会大量增加,不小心食用之后会产生中毒反应。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就必须要去医院哦。

对于发芽的土豆是否能食用,东西方厨师的态度则完全不一样,原因是西方烹饪通常用烤和深度油炸的方法,如210摄氏度、持续10分钟深度油炸的条件下,可以去除40%的龙葵素。这是因为当温度达到170℃以上时,龙葵素的“防线”开始松动。而东方烹饪土豆,通常是用煮和炒的方法,在这种烹饪温度条件下很难有效破坏龙葵素。所以保险起见,建议不要吃发芽的土豆。

猜你喜欢
龙葵等位基因土豆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困扰吧, 女性!
土豆喝水
土豆爱吃糖
龙葵果
WHOHLA命名委员会命名的新等位基因HLA-A*24∶327序列分析及确认
DXS101基因座稀有等位基因的确认1例
龙葵果
土豆发芽
龙葵果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