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H1(2021)22-
03-01
作者:杨小梅 高雪铃
摘要:课前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学生预习的效果却令人不满意,教师对预习的检查反馈以及预习方法的指导也不够,使得预习流于形式。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开展了关于我校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分析
新课标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很多教师将这一理念用于课堂教学中,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学生的自主性不强,原因可追溯为没有做好“备学”。教师上课前要备课,那学生上课前也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尝试,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学生预习的效果却令人不满意,通过调查我校多个班级的预习情况,我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分析如下:
(一)学生方面
1.被动学习,没有养成预习习惯。学生对待预习显得很被动,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根本不明白预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对预习不够重视,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
2.方法错误,失去对预习的热情。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是方法错误。要么走马观花过一遍课文,画几个生字词;要么永远停留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以为这便是预习。这样的预习处于最低层次,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更是无法满足预习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思维跟不上,学习越困难,就会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二)教师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针对预习,首先教师应当重视起来,学生才会重视。教师若只是简单地将预习布置成一项口头任务,有时候还忽略了检查,或者没有落实到位。教师也没有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得预习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家长方面
斯宾塞曾说:“孩子是学习的主体,父母只是一个外部因素,但这个外部因素对孩子的学习却非常重要。”就拿预习来说,有的老师是将其作为一个口头任务来布置的,并非是一项要上交的书面作业,然而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书面作业,而非书面作业如:朗读、背诵、思考等很容易被忽视。家长的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孩子的不重视。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长短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進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由此可见,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研究方法及实践
纵观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现状和重要性,我们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一学年的研究及实践,发现学生在预习习惯及方法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一)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促进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二)研究过程
1.了解学生的预习方法,课堂检验预习效果,引导学生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2.教师在预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3.检查和反馈。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课堂抽查”“提问抢答”“小老师”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从而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四、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研究成果及总结
通过一学年的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与训练,学生端正了预习态度,找到了预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家长也更为重视预习作业的监督。教师明显感受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怎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预习中获得最优的锻炼和最大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研究仍将继续,努力去寻求更优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教育学(小学)》.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阳光小学6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