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21-12-21 20:59张虹,田丹,李明爱,季有波,侯兵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9期
关键词:产教保健校企

张虹,田丹,李明爱,季有波,侯兵

[摘           要]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是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而设立的新兴专业,建立一套实用的、适用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背景和目的,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中医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114-0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1]。建立一套实用的、适用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背景

(一)产业发展现状呼唤专业人才实践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养生保健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还存在重治疗、轻保健,企业资本和规模较小,服务结构单一老化,服务标准缺失,市场良莠不齐以及技能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2]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产业教育,是培养造就创新性专门人才的唯一途径。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以及遵章守规热心服务等职业道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这些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产教融合背景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指明方向

产教融合要求产教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学队伍、共同管理、共同考核,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3]这就要求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到校企之间的关系,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和共享。国外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深入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目前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实践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美国的“合作教育”和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4]从国外成熟的模式不难看出,适合本土国情、切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助推学生实践能力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径,这对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三)政策引导助推实践教学体系的快速建立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之路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2019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 6 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举措的目标定位,是需要政府、产业、企业、院校等多种主体共同协同育人的系统工程。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标志着职业教育将进入提质培优新阶段,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这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

二、构建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

(一)科学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职业能力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是核心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的知识,包括单向和综合技能与知识。如艾灸、推拿、拔罐等技能,中医健康评估技能,膳食指导技能,功法养生,健康宣讲等。专业能力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产教融合平台,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科学设计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专业能力培养内容和模式,加快从学生到员工的思想和能力转变速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二)系统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的重要能力。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是医生,但是要跨專业学习中医的理论知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养生保健相关工作。学生要根据对顾客的身体状态做出的评判,设计适宜的养生保健方法,需要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这属于方法能力。养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这属于社会能力。养生保健岗位的特殊性在于直接在顾客身体操作,只有坚守道德底线、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保持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才会得到行业的肯定和推崇,这属于个人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设计和安排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必不可少。可根据岗位工作实际,按照检测—评估—设计—实施的思路,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通过校内虚拟仿真、模拟操作和企业的实战演练夯实专业能力,锻炼综合能力。

(三)启发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践教学,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为不同人群提供养生保健,但是基于个性化需求,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并实施有效的解决办法,即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一)契合行业需求、岗位标准制定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校企双方要依据养生保健产业需求、岗位标准认真设计适度、适用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同时充分考虑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成长成才需求,按照“二融合三阶段五阶梯”的思路整体实施层级递进、学徒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二融合指的是校企融合,学生入学便有双重身份,兼顾学生和学徒,毕业即就业为企业员工。三阶段指学生三年在校期间,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完成学生从学徒适应期到学徒成长期最后到学徒成熟期的成长。五阶梯是按照中医养生保健岗位,设计从实习技师—见习技师—中级技师—高级技师—技术店长的阶梯式成长,为将来成长为管理店长或全国大区店长做好技术技能积淀。

(二)深化产教融合,院校协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是实施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载体,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考虑学生画经点穴、艾灸、推拿、拔罐、功法等专项技能培养需要,建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情境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可以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全科医疗实践,开展院校协同教学;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养生保健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开展学徒一体实践能力培养。

(三)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入实践教学方法

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实践技能水平快速提升,基于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有计划地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式教学、教学做一体化“三边”教学以及实施虚实结合、演练交互式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完成实践能力从不熟悉到熟悉再到熟练的过程,缩短学生达到企业员工标准的实践。

(四)校企融通、互聘共用建立实践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团队由实施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成员组成,担负着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职责,为保证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良好地切换学习内容,需组建“双导师”实践教学团队,校内聘请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导师,企业聘请技能水平高、职业素质好的养生保健专家能手担任导师,按照“一生二导师”的原则为每位学生配备双导师。双导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并定期沟通交流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校企双方充分考虑双导師的工作实际,做好交流培养工作,落实“双导师”待遇和考核制度。

(五)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建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是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校企双方要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实践教学保障系统,构建校企联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立综合与专项并行的实践教学相关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制定实用的实践技能操作和考核新标准,保证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依托产教融合背景构建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专业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实践能力培养新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内涵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祥晓,王思思,辛婧婧,等.产教融合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0):33-34.

[2]金虹,曹艳霞.试析校企合作培养现代中医养生保健技能型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11(7):146-147.

[3]肖靖.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40年职业教育的政策变迁[J].中国高校科技,2019(8):66-71.

[4]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产教保健校企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
日本的脚趾保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