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玲
[摘 要]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己所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满意度与情感體验所做出的总体评估,提升在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自制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表,对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群体的特征,从内在主观因素、家庭生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观幸福感;内因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064-02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落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如何满足各地对幼儿教育师资的极大需求,为幼教事业培养足够的优质师资,必然会成为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目前高职院校实际扩招情况看,学生数量增多,但专业师资人数不足,辅导员人数也相对有限,使在校生深刻体会到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反差,由此产生失落感[1]。而作为准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他们对幸福的认识、态度、感受、能力等,对他们成为优秀幼儿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当引起重视。因此,关注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十分重要。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所谓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己所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与情感体验所做出的总体评估[2]。其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尺度之一,由国外学者Dienner率先提出,具有整体性、主观性及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而大学生处于专业学习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其主观幸福感的树立关系其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对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其质量本身参差不齐,加上管理不严格,学生个体主观幸福感不强,身心健康发展受此影响。基于此,此次研究对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学校、学生及社会多方共赢,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此次研究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为例,处于各个阶段时期的学生,其自身主观幸福感不同。此次研究随机抽选一、二、三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100名,用自制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分析。在此过程中要求采用统一的指导用语填写调查问卷,之后统一回收后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筛选与统计整理,得到有效问卷295份,其中,大一新生99份,大二100份,大三96份,总有效率占比98.33%。之后根据年级不同,归纳与整理问卷,总结出内在主观因素是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家庭生活及社会环境次之,具体表现如下。
(一)内在主观因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而对学前教学专业学生而言,影响自身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自尊与人格、成就归因及自我价值感。其中,自尊与人格关系到学生对幸福的感受程度。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大一新生受自尊与人格因素影响比例较大,占比77%。这是由于刚经历高考失败的学生更在意别人与教师的看法,主观幸福感较低。而成就归因是将自身的成功归因于外因或内因。对大学生而言,越是临近毕业阶段,学生主观幸福感越低,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大三学生最为明显,占比90%。这是由于大三学生临近毕业,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就业压力,更多的是对未来职业与生活的迷茫、不知所措。自我价值感是人自身最高级的精神需求,其程度高低影响个体对幸福感水平的追求。从调查结果看,大二学生自我价值感感知较高,占比85%。这是由于相较于大一与大三学生而言,其对校园生活与学习有了自己的认知与学习目标,也可以暂时不用考虑以后的就业前景,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较为强烈。
(二)家庭生活因素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父母的文化程度、自身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日常所接触的生活事件,都会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自身主观幸福感相反较低。这是由于受父母要求与熏陶影响,学生在精神与物质方面的追求较高,由此造成学生主观幸福感降低。而学生自身所处的家庭生活条件越好,自身主观幸福感相较于贫困家庭学生较高。另外,当学生遭遇亲人去世、失恋及考试不通过等重大事件时,自身主观幸福感降低,但这种主观幸福感不会一直处于低谷状态,会随着时间、新事物的出现恢复稳定的水平。
(三)社会环境因素
相较于普通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目标更为明确,且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然而,从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情况看,虽然学生数量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毕业以后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此环境下,高职学生无法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在以后的职业规划方面难免会出现偏差,且面对未来的生活,自身主观幸福感大大降低。从调查结果看,各个阶段学生主观幸福感表现不同,其中大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而大一新生次之。究其原因是大三学生面对就业,在大量毕业生与社会有限需求方面,父母、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降低,学生主观幸福感大大降低。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通过对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的分析,为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结合现实情况改善此局面,以此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
(一)加强学生对自我情绪与认知的管理
学生内部主观因素的调节,需对其情绪与认知加强管理,具体措施有:首先,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鼓励与调动学生积极加入活动中,并在参与过程中体验与感知,这在提升其效能感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3]。其次,学校应开展心理讲座、个别咨询活动及团队辅导等多类型心理教育咨询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谈话、小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以此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最后,开展良好的职业规划指导与就业指导,通过实习训练、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等,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与规划,让其在体验阶段性成果过程中获得幸福感。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对于家庭生活因素的影响,解决措施有:首先,家长应不断充电,了解社会时代环境与学生内心真实需求,重视学生在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需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其次,学校可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家长咨询中心”“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与家长建立联系,让学生、家长及学校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有效地沟通与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让其感受到被重视与关爱,减少学生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使其更好地学会交际与沟通[4]。
(三)提升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可度
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可以利用所学回报社会是最幸福的时刻。解决措施有:首先,教育部门及社会应正确定位该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除了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及相关部门对该专业学生的重视度,并给予资金、职业岗位等方面的支撑,让学生体会到被需要的认可幸福感。其次,提高学生家长及相关高职教育工作者对该类专业的认知,学校除了设定与社会相符的课程内容外,还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竞升与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工作中体会到学前教育给予自身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综上所述,成功的教育是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体会到获得教育的主观幸福感。而本文在了解主观幸福感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较多,但重视其内因的发展,并合理处理家庭、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可大大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孙桂芳,蔡杏梨,梁翠萍,等.高职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11-12.
[2]殷波,程跃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际关系与其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36(1):107-110.
[3]耿秀.高職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42(5):134-136.
[4]司进立,杨淑云.提升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92-93.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