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遵医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21 14:08:40周振明王朝阳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复查年龄饮食

周振明,王朝阳

(夏邑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河南 商丘 476400)

冠心病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且死亡率逐渐上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术后仍易发生不良事件,需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患者遵医行为对PCI术后远期疗效影响较大[1]。临床上应进行饮食、运动、药物等遵医行为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其危险因素,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为制定术后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心脏康复进程,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本研究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冠心病PCI术后患者658例,旨在探讨其遵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符合夏邑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5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354例,女304例,年龄57~76岁,平均(67.59±3.99)岁。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首次行PCI,具备PCI指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认知障碍或精神病史。

1.2 研究方法收集两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状态、居住地、经济收入、支付方式、婚姻状况等基本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评估焦虑情绪,分为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3个等级。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抑郁情绪,分为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3个等级。采用健康行为促进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4]从健康责任、压力应对、自我实现、运动和锻炼、人际间关系、营养等维度评价,共包含52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当总分≥130分提示健康行为良好,总分<130分提示健康行为低下。术后进行遵医行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定期复查、行为方式、药物治疗5个方面,每个方面4个条目,每个条目1~3分,每个方面4~12分,总分 20~60分,分数越高,遵医行为越好。得分≥44分为遵医性好,<44分为遵医性差。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多因素分析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遵医性65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得分饮食控制(7.56±1.59)分、运动锻炼(8.10±1.32)分、定期复查(6.42±1.86)分、行为方式(8.52±2.32)分、药物治疗(7.20±1.56)分,总分(37.80±4.56)分。其中≥44分患者255例为遵医组,<44分患者403例为不遵医组。

2.2 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支付方式、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居住地、SAS评分、SDS评分、职业状态、HPLP-Ⅱ评分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单因素分析(n,%)

2.3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76岁、村落、SAS评分≥50分、HPLP-Ⅱ评分<130分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危险因素,职业状态为退休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提高是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与策略,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发生率。

本研究65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经遵医行为调查中,其中255例遵医性好,403例遵医性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76岁、居住地为村落、SAS评分≥53分、HPLP-Ⅱ评分<130分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危险因素,职业状态为退休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保护因素。其中年龄70~76岁是冠心病PCI术后遵医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越大,遵医行为越差。随着年龄增长,70~76岁高龄患者理解能力与记忆力减退,会出现药物漏服、少服、误服现象,且药物种类繁多,担心毒副反应,导致服药抗拒;此外老年人身体灵活度降低,一定程度上限制其锻炼强度与时间;心肌梗死、心绞痛病史患者更加担心运动诱发疾病,锻炼依从性低;老年人缺少陪伴,易出现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使其复查、饮食等依从性下降[5]。居住地为村落患者由于居住地域限制,门诊复查不方便,饮食不遵医嘱,不能按时去医院进行复查;对锻炼运动重视度低或存在认识误区,影响其遵医行为。研究证实,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与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密切相关,与本研究观点相似[6-7]。推测原因为,部分冠心病因疾病本身及手术影响负面情绪严重,加之其缺乏正确疾病认知,自护能力低下,可进一步加重负面情绪,导致遵医行为降低。另外PCI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可能会诱发焦虑、抑郁情绪,降低遵医行为[8-9]。健康信念是指对形成健康行为的主观心理感受及认知,只有当个体有足够维护健康意愿,才能激励其进行维护健康行为,提高治疗依从率。HPLP-Ⅱ评分是反映健康信念的重要量表,随着其评分升高,冠心病患者越能意识到采取健康行为带来的益处,越能达到良好自我实现,正确积极应对压力,采取合理饮食,建立遵医行为[10]。职业状态为退休患者时间充裕,精力旺盛,更加注重自身保养与健康,在饮食、运动、复查等方面遵医性均较高。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性:(1)对于高龄患者少服、漏服药物等现象,可使用定时药盒、提示卡等方式,并加强服用治疗药物作用、毒副作用的宣传,减轻其心理负担;(2)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鼓励其多进行太极、慢跑等有氧运动,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运动后心率;(3)鼓励家属多陪伴老人,注重平日饮食控制,并定时带患者去医院复查,同时缓解其心理压力;(4)对于职业状态为退休的患者,应鼓励其继续保持目前遵医行为,并提醒未退休患者增加休息时间,进一步提高遵医行为[5]。

综上所述,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水平有待提高,主要与居住地、年龄、职业状态、SAS评分有关,应针对高龄、村落居民、职业状态采取措施,改善其遵医行为。但本研究样本量小,纳入冠心病PCI术后遵医行为可能影响因素较少,仍需临床多中心、多渠道选取样本和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复查年龄饮食
变小的年龄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24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0:14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0:48
勘 误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何为清淡饮食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4
TOO YOUNG TO LOCK UP?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