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朱彝尊是清代著名词人,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清词三大家”之一。朱彝尊的词大量采用了点染手法,点染关系灵活多变,结合方式多样,包括白描、比喻、真幻对照等。朱彝尊词中的点染多出现在开头、过片及结尾三个关键之处,按照内容关系又可分为正染、反染及问答染。他的词点少染多,即直接抒情说理较少,多为渲染描述。朱彝尊作词取法南宋,标榜醇雅,语言表现含蓄,寓意深长,其点染艺术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对其清丽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朱彝尊;点染;位置;内容
朱彝尊是清代词坛领袖,其词在清詞中影响巨大,有“词至竹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本朝作者虽多,莫过于(竹垞)焉者”[1]等说法。朱彝尊是“浙西词派”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执掌词坛牛耳,开创了清词新格局。谭献称:“锡鬯、其年初,而本朝词派初成……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朱彝尊作词风格清丽,细致绵密,别有风致,其词所取得的独特成就,与词中点染艺术的运用是分不开的。
点染,本是绘画技法,即加点和渲染。清人《学画浅说》曰:“凡打远山,必先以香朽其势。然后以青以墨一一染出,初一层色淡,后一层略深,然后一层又深。盖愈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也。”这里是说绘画的点染法,后来被成功地移用到词的创作中。清代著名词学评论家刘熙载最早提出了词中的点染艺术:“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乃就上两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局成死灰矣。”[2]陶尔夫、诸葛忆兵在《北宋词史》中进一步指出词中点染的内涵、特点及作用,书中写道:“词中的所谓‘点染’,就是说,根据主题与艺术表现的需要,有的地方应予点明,有的地方则需要加以渲染。点就是中锋突破;染,就是侧翼包抄。这两者相互配合,里呼外应,便造成强大攻势,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点染,又像是议论文中的总说和分说,点,是总提;染,是分说。”[3]根据以上学者的说法,“点”就是点明主旨,“染”就是用景物来烘托渲染,使主题更加生动鲜明。“点”与“染”密不可分,紧紧相连。“染”因“点”而有依托;“点”因“染”才更为丰富。只有点染密切结合,相互作用,作品才会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一、朱彝尊词中点染的位置关系
朱彝尊词中的点染结合密切,结合方式也多姿多彩,位置恰到好处,大大加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从点染的位置关系看,朱彝尊词中的“点”通常出现在词中三个重要位置:
一在词的开头,也就是先点后染。即在词首便点明词的旨意和词人要抒发的情感,再用剩下的笔墨将情旨加以渲染。让读者一进入就接触情感,再随词人染开一面,而后品味再三。如这首《南乡子》:
明日别离人,未恋今宵月似银。
只愿五更风又雨,飞到暮,啼杀杜鹃催不去。
这首词主要是写主人公别离前依依不舍的情感,在词的首句“明日别离人”点出了离别主题。“今宵月似银”,一般人都爱朗月照空而不喜凄风苦雨,而词中写“未恋”,临近别离的情人却希望风雨留人,更加突出了心中的不舍之情。“杜鹃”啼声像“不如归去”,古人认为是催促回家之声。在词的末句,词人借用了杜鹃这一意象,希望大雨可以从天色未明下到黄昏暮色降临,即使杜鹃催促,也不能成行。这首词开头点出别离,剩余部分都在渲染别离前的情绪。全词清空简净,然言有尽而意无穷。
再如《四和香》:
小小春情先漏泄,爱绾同心结。
唤作莫愁愁不绝,须未是、愁时节。
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
纂缕难烧心字灭,且拜了、初三月。
这首词选自朱彝尊的《静志居琴趣》,这个词集可以说是他的一部恋爱史笔记。该词是写陷入爱情的少女心境,首句“春情漏泄”便点出了整首词的主旨,即女孩子情窦初开。“同心结”象征如胶似漆的爱情,“爱绾同心结”,则犹如初探春信的小花,已将其心灵深处的秘密全然泄漏。“换作莫愁愁不绝”,词中所描写的主人公还是个小女孩,却因为陷入爱情,就已懂得了发愁。这里的描写十分传神,主人公的形象呼之欲出。“帘半揭”,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了女孩半推半就的羞涩;“秋波瞥”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女孩盈盈秋波下的绵绵情意。这首词在首句点明主题后,词人通过仪态、神情、动作的刻画加以染笔,将女孩羞涩又含情的心理栩栩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二是在词的过片。即在词上片与下片转折的地方,点明主旨或情感。这种情况下,上片通常是为“点”做铺垫,下片对“点”进行渲染描写。如《菩萨蛮·登云中清朔楼》:
夕阳一半樽前落,月明又上阑干角。
边马尽归心,相思深不深?
小楼家万里,也有愁人倚。
望断尺书传,雁飞秋满天。
这是朱彝尊在山西游幕期间写的一首抒发羁旅情思的词。开头前两句便是词人对眼前所见景致的描写:举杯畅饮,夕阳渐落;明月照于高楼栏杆之上。这两句用的是染笔,为过片的点笔做了铺垫。词人睹物伤怀,不禁发出感慨:就连边地的马儿都想着回去,更何况是“我”这样的异乡异客呢?过片“相思深不深”点明题旨,即词人的相思之情。紧承上片而来,开启了后面几句对相思情的渲染。词人展开了想象:在千里之外的家乡,自己的亲人朋友在小楼上,期盼着鸿雁传来家书,但只见群雁飞翔,满天秋色。词人通过上下片的正反写法将自己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是在词的结尾,也就是先染后点。即先从不同的角度写景叙事状物,最后点明主旨。如《忆少年》: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
垂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这首词是词人为真心喜爱并终生不忘的一位恋人所作。词的首句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色:落花纷飞,街道上垂杨掩映,东风吹拂着庭院。首句为词人寻访恋人做铺垫,词人来到心上人住过的庭院,只见一层层的窗帘仍像之前一样悬挂着,但是再也见不到窥帘的女子了。“但”字起转折作用,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失落。词的下片进一步抒写词人的失落情怀。“叶底歌莺梁上燕”,词人忽然听到林间传来黄鹂的啼叫,见到在房梁上呢喃的燕子。此句借景抒情,本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春景,在感伤的词人眼中,莺燕的欢快啼鸣使自己的幽怨更加强烈。在词的最后,词人直抒胸臆,点明主旨,收结全篇。相思既无益,后悔当初不应该见面,情意凄绝,哀婉沉痛。再如《卖花声·雨花台》: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
小长干接大长干。
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更无人处一凭阑。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这首词为怀古伤今之作,谭献云:“声可裂竹。”词人将写景、抒情、怀古融为一体,借对六朝的追溯表达对明朝的哀怨,词中采用大量染笔来描绘六朝建都南京的衰败之景。词的上片描写了登上雨花台的所见:白门、石头城、大小长干都是南京古代的繁华之处,如今却零落尽了,只剩下垂钓的鱼竿。今昔对比,更显萧瑟。词的下片将旧日之景与眼前之景混为一片,把内心的悲凉融进景物之中。秋草凄凄,六朝繁华不复存在,雨花台除了自己,再也没有别人,就连燕子都感到雨花台的衰败到了不堪栖息的地步。这首词是为怀恋故国而作,词人的感情应该是深沉凝重的,但词人却出笔舒缓。在词的结尾轻轻一点“如此江山”,直抒胸臆,感慨兴亡交替、世事变迁。
二、朱彝尊词中点染的内容关系
朱彝尊词中的点染不仅在位置上灵活多变,在内容表达上也很多样。朱彝尊的词情感充沛,如他的《静志居琴趣》总共收词83首,皆是自己情感经历的真实抒写,抒情是《静志居琴趣》的核心所在。点染艺术的运用,使其表达更加深刻。按照内容关系,朱彝尊词中的点染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是正染。也就是说“点”的内容与“染”的内容在情感方向上是一致的,“染”通常是“点”的铺垫和促进。如《疏影·秋柳和李十九韵》的上片:
西风马首,有哀蝉几树,高下声骤。
村外烟消,水际沙寒,斜阳似恋亭堠。
丝丝缕缕纷堪数,更叶初开候。
待月中疏影东西,思共故人携手。
这首词的上片先通过西风、蝉、斜阳、柳树等物象描绘了一幅凄清冷落的秋景图:西风迎着码头吹来,树上的秋蝉鸣声哀婉,斜阳照在亭堠上,柳丝垂挂,一条条清晰可见。词人先描写了杨柳的外形与成长环境,然后从秋日入手写杨柳的神态。秋柳富有“摇落之态”,最能引起人们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在中国古代,与朋友告别时有折柳的习俗,词中由秋日的“柳”点染出离别的“友”。“思共故人携手”点出词人对朋友的思念。
二是反染。也就是“点”的内容与“染”的内容在情感方向上是相反的。“染”的内容通常是“点”的对比反衬。如这首《瑶花·午梦》里的几句:
逗红蕉叶底微凉,几点绿天疏雨。
画屏遮遍遥山,知一缕巫云,吹堕何处?
愁春未醒,定化作、凤子寻香留住。
相思人并,料此际、惊回最苦。
这首词写的是女子的午梦,她因无聊而昏昏入睡,然后词人勾勒出女子的梦中之景。引唐僧怀素取芭蕉叶代纸而书事,情韵悠悠。梦境飘忽不定,女子化作蝴蝶追逐花香,在梦里还与自己的恋人相会。词人却突然话锋一转,“惊回最苦”猛然将前面“染”的诗情画意打入万丈深渊,点出女子的深深思念之苦。
三是问答染。就是点染以问答形式出现,“点”是问,“染”是答[4]。在朱彝尊的《菩萨蛮·登云中清朔楼》中,“相思深不深?”以问的方式点明词人对家乡的思念,“小楼家万里,也有愁人倚”以答的形式“染”。染的部分非常巧妙,不写自己思乡,反而写家人对我的思念,万里之外的楼头,家人倚楼愁思,盼望飞雁传信,由此愈见词人的思乡情切。
三、朱彝尊的词点少染多
“点与染在词中各占比例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词情词境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点笔多,词意显豁;染笔多,词情蕴藉。”[5]朱彝尊的词点笔少,染笔多。例如《梅花引·苏小小墓》: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
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整首词都是写景,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只见“染”句,未见“点”句,只靠“坟”这一个字来点出主题。词的上片写墓地周围的景物,小溪、小桥与白云,并由此想到苏小小当日的风采。下片前两句接上文小桥小溪而来。在词的结尾写雨后花落,不忍向墓地行去,词人委婉表达了对这位青楼女子的同情之心。朱彝尊以景染情,轻点浓染,风格清丽。
综上所述,朱彝尊巧妙地运用了点染艺术,点少染多,极大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朱彝尊词中的点多出现在词头、词尾及过片处,点染的结合方式多样。朱彝尊词点染艺术的运用对其清丽词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艾治平.清词论说[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86.
[2]唐圭璋,编.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3705.
[3]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240.
[4]胡楊,李先慧.简论古典诗词中的点染手法[J].文学教育,2014(3):103-104.
[4]赵雨沛,陶文鹏.论唐宋词“点染”的艺术[J].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7-84.
[5]陶文鹏.点染结合情景相生[J].古典文学知识,2003(6):112-115.
作者简介:王超楠,辽宁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高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