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
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数据: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9.2%,其中女性患病率32.1%,同龄男性为6%,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5倍。而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1.6%。
症状:抽筋、疼痛、驼背
骨質疏松的早期的典型症状之一抽筋乏力,精神变差,通常在骨密度低下阶段就会出现,但是这往往被误以为是自然衰老的表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占疼痛患者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排便用力时加重。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患者脊椎椎体前部容易压缩变形,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脊椎前倾还易形成驼背。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的最大危害是极易骨折,骨折甚至可能在剧烈咳嗽或坐公共汽车颠簸的情况下发生。脆性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素:内分泌、遗传、环境
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特别多见。低钙饮食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矿化受损,也易发生骨质疏松。长期过量饮酒,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以和其他无机物或某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加快骨质的丢失。
同时,老年人活动减少,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减少,骨量减少,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使老年人较易摔跤,伴有骨量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老年人伴有其他疾病长期卧床,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原因:缺乏锻炼、过度防晒、节食减肥
动得太少可是现代人的通病,多锻炼可以让骨细胞得到适当的刺激。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而防晒霜、一些化妆品阻断了紫外线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在避免伤害的同时,维生素D的合成机会也下降了不少。一般建议正常人每天保证半小时的日晒时间。
骨质疏松发病的原因尚不很明确,但每天过量饮酒、喝大量咖啡确实会影响人体对钙的摄入。
不少女性声称减肥是终生事业,殊不知身体缺乏脂肪,会间接地造成雌激素的缺乏,继而引起骨质疏松。当摄入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达不到需求量时,会直接影响体内钙质的吸收,使骨密度降低。
预防:加强营养、充足日照、规律运动
1.重视营养。建议中老年人和妊娠、哺乳期女性多喝牛奶,必要时额外补充钙剂,日常膳食中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钙,有利于强健骨骼,还需注意低盐饮食,因为盐摄入过多会加速骨骼钙质的流失。中老年人要保持膳食结构合理,选择含钙量高的食品,包括芝麻酱、虾皮、海米、海带等,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不嗜烟酒,少饮咖啡、浓茶、碳酸饮料。
2.充足日照。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有利于钙吸收。充足的维生素D对于强健肌肉、调节心情以及预防某些其他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3.规律运动。运动对于维持正常肌力和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还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和平衡性,减少跌倒风险。如果老年人身体条件不好,也可以做一些强度低的阻抗运动,即通常所说的力量训练,如腿部带有阻力的屈伸、上举胳膊、腰部肌肉锻炼等。
4.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等。40岁以上人群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筛查,常规体检中最好有一次骨密度检查。若骨密度正常,可5年后再测。建议绝经期女性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以监测骨量丢失速度。如果确诊骨质疏松,可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等骨骼健康补充剂,并接受强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这样才能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促进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