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农家四世从教七十载 神圣讲台一颗丹心万丈情

2021-12-20 07:54史进智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毓秀杨家学校

史进智

古言“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儿王”;今有“一人身在教,四代承其业”。由一人为师到一家为师,再到四代为师,在光荣神圣的讲台上,一代又一代“杨家军”以万丈豪情,教出了一茬又一茬学生,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而今,杨家18位年轻力量正在追随着前辈的足迹,激扬青春、奋斗奋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讲述着新时代精彩的教育故事。

———题记

在晋中市平遥县宁固镇油房堡村,有一个四代为师、全家共有24名教师的大家庭。自上世纪40年代初至今的70多年间,四代人在平遥教育战线上跨越世纪、接续奋斗,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平遥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整个晋中传为佳话。他们的从教学段涵盖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工作岗位覆盖行政管理、教学研究、普通教师。这个家庭就是现任平遥县第三中学校长杨汝生同志的教育世家,被当地人尊称为“杨家军”。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杨汝生的外祖父张存信就在当地担任小学教员。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尚在平遥中学读书的杨汝生之父杨毓秀深受张存信老师影响,一毕业便踏上了从教之路。不久便深得张存信赏识,成为张家女婿。翁婿二人的教育情结,尤其是杨毓秀的教育情怀和教学水平在当地被津津乐道。

杨毓秀先后在平遥县职工业余学校、王郭小学、苏家堡小学、净化小学、王郭中学、宁固小学等学校任教师、校长。1983年12月离休后,经校领导再三上门邀请,他又重返王郭中学工作9年,1991年冬天回家养老,1999年冬去世。纵观杨毓秀老师的教育生涯,他把教育当作一份责任,一项使命,一种信仰。

一是以身作则,终身立教。一生任教六校,任教一处,改变一方。从教师到教导员,从总务到校长,一生不离三尺讲台,坚持一线教书育人。他克勤克俭,以校为家,常年组织教师勤俭办学、勤工俭学。在家庭教育上,他给自己四个儿子取名字“自力更生”这几个字,这既是他做人师的品格,也是他为人父的风范。

二是招才纳贤,永葆初心。杨毓秀老师在平遥县宁固小学担任校长20多年里,面对教师短缺现状,他亲自上门找寻学历相对高一些的年轻人当民办教师,鼓励年轻有文化的人和自己的子女积极从教,组织全体教师自力更生兴办企业。这些教师后来都成为当地教育发展的顶梁柱。看到自己培养的教师一个个成功,自己教授的学生一个个成才,他内心也无比满足。

三是爱生如子,乐善好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学校大多开展复式教学,教师实行包班制,杨老师一天到晚陪着学生,再加上农村贫困,学生辍学严重。为了使更多的孩子能顺利上学,他每天放学后,借着月光挨家挨户走访,尤其是开学之初,几乎每晚都要到深夜才能回到学校,保证了邻村的适龄儿童能够入学读书。那时候,他在外村教书,常年住校,自带米面吃窝窝头、煮疙瘩,还不时接济贫困生,资助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用品。

四是樂在教中,业在本中。杨毓秀老师爱教如命,他用过的每张纸、每本书、每支笔都如数家珍。他们家里到现在还珍藏着杨老用过的一本本留有时代印痕的教科书,珍藏着一摞摞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教案本。从这些成规模的遗物中,可以感觉到这个家简直就是一座教育发展的博物馆和学生成长的档案室。一个个批注、一张张纸片、一捆捆书籍,构成了杨毓秀老师爱生如子、乐在教中的教育人生。

杨老工作的40多年,正是新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40多年,他见证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变化,用自己对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的追求,影响着家族几代人,也改变着家族几代人。如今,老人家虽已离开22年,但老人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那种情怀、那种热爱,为后世教师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教师之家到教师世家,“杨家军”走着一条貌似“世袭”的路子。在杨老的影响下,他的6个子女中,有长子杨汝自、雷鸿梅夫妇,四子杨汝生、郭芙蓉夫妇从事着教育工作。

(一)杨汝自、雷鸿梅夫妇

杨汝自和雷鸿梅是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当上了民办教师。二人结婚后,除挣生产队的工分外,还以每人每月16元的微薄薪资养家糊口。夫妇俩“亦工亦农”,工作期间上课,业余时间种田。虽然学校条件简陋、家中生活清贫,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为了心中那份爱,他们将两个儿子交给婆婆,没日没夜在本村学校一干就是30多年。由于成绩突出,夫妇二人先后被评为晋中市模范教师和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杨汝自和雷鸿梅夫妇的两个儿子———杨建业和杨建精也都在父母的影响下,考入师范院校并走上教师岗位;两个儿媳郝晓梅和许丽丽也都是学校里的标兵教师。

2017年,夫妇俩虽到龄退休,但还经常返校为孩子们公益讲课、做课外艺术辅导,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二)杨汝生、郭芙蓉夫妇

四子杨汝生在父辈影响下,从小立志投身教育,初中毕业以全县前茅成绩考入太谷师范学习,1987年毕业从教,先后在初中学校、局机关工作。2011年9月,已成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正科级)的他,“放弃机关到基层,不当主任当校长”,主动下沉到平遥县实验初级中学担任管理工作。在他的悉心经营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由于成绩突出,2019年9月调任平遥县第三高级中学担任校长。

任校长期间,他提出了“办适合的教育,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才率众、以众兴校,做到了“用人格换取尊严,靠忠诚彰显担当,凭实绩赢得信任”。他把学生当孩子对待,一切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着想,努力把学校的每一元钱都花在师生身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克服校舍困难,创造条件全封闭管理;带头封闭在学校45天,与高三师生同吃同住,全力应考。通过努力,为这所生源“三流”的普通高中学校蹚出了一条特色多元发展之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成人成才的出路,实现了他提出的“学生最成功、教师最幸福、家长最认可、社会最满意”的办学目标。去年,在晋中全市32所高中阶段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综合考评中,平遥三中学校和校长个人排位跃升至全市第四,学校被晋中市教育局表彰为“全市优秀学校”,实现了办学10年来质的飞跃,省内外不少同仁慕名来校参观学习。在今年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杨汝生同志被评为“晋中市优秀党员”。

四儿媳郭芙蓉,1989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留校任政治教师,曾获山西省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荣获省职业院校德育课赛讲一等奖。芙蓉为人公道正派,工作积极进取,教学业绩突出,历任校办公室副主任、党办主任、纪检副书记,被学校领导和同事称为“女能人”。

从长子到四子、从儿子到儿媳,从农民到教师、从机关到学校,杨毓秀老师的子媳双双上阵,成为全县教育系统的楷模,演奏着一曲曲“教学亲兄弟,作战父子兵”的催人奋进的教育赞歌!

“业精于勤、繁荣昌盛”是杨毓秀先生为孙子辈起好的名字,也是大家庭新一代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精神寄托。18位年轻的力量正在追随着前辈的足迹,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教书育人、奋发进取。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从高中教育到中职教育,从任课教师到班主任,从中层干部到校级领导,都有他们杨家的身影。现撷取代表,以窥全貌。

代表之一:以校为家杨建业。建业是杨毓秀老师的长孙、汝自长子、汝生长侄,他身上不光流淌着老杨家的血脉,而且他走着与爷爷、爸爸、叔叔几乎一样的路子,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似乎浓缩着长辈的精华。工作以来,他担任过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由于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岳壁乡学区办公室主任。七年前,由于工作需要,从乡镇学区下沉到岳壁乡高林村小学任校长。任职以来,他以务实的态度和踏实的干劲,闯出了一条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他秉承着“校即为家”的思想,在工作生活中,处处以一家人的思想与中层干部、普通教师相处,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有事坚决不独干,有难坚决我先担”,被同事们亲切地叫做“好家长”。他以教研教改为抓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培养培训为手段,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实现學生素质提升。

代表之二:省级模范张团团。团团是杨家外甥女。在同辈中,她是最早进入教师队伍的。从农村宁固初中到县实验中学,从学科组长到教研室主任,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初中数学教学教研特色之路。她的“问题引领,动态生成”数学教学模式获教育部“十二五”课题研究奖,并在全市推广。近年来,她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示范作课、三优竞赛、专题讲座、送教下乡等120多场次,有27篇论文获奖,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5篇,获国家级一等奖3篇、省级二等奖5篇,并获省级赛讲一等奖。作为学校教研的核心成员,她带领青年教师掀起了自主学习、潜心教研的热潮,先后申报并完成了15个县级以上科研课题,其中省级以上占到20%,她与同伴所创造的教研模式得到了省教科院专家的高度评价。继2008年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2016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和“省级骨干教师”外,2018年又荣获“山西省模范教师”称号。团团不仅是同辈们生活中的大姐姐,更是弟弟妹妹们心目中的好导师。

代表之三:骨干教师王文娟。文娟是汝生二哥汝力的长媳,在平遥县汇济小学任数学教师兼任学科组长。她秉承家风家教,勤恳工作,刻苦钻研,组织团队潜心研究,在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实、趣、活、乐”的教学风格。课堂上,她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常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员成长、快乐向上;她大力践行小组合作学习,坚决杜绝出现学生两级分化现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组织形式、优化提问策略等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案。她所承担的教育部相关课题成果在全县交流。2016年,文娟被评为晋中市教学能手、山西省骨干教师。

……

平凡农家四世从教七十载,神圣讲台一颗丹心万丈情。杨汝生同志教育大家庭的每一位,将以建党百年为新起点、新动力,传承和弘扬家风家教,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在各自的平凡岗位上,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互促共进,激励创新,携手描绘新时代“杨家军”服务家乡、服务教育的新蓝图!

(作者系晋中市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毓秀杨家学校
杨家铭
一道例题“引发”的探究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学校推介
美丽的杨家溪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