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晶心
李孟是北京体育大学英语系一名大二学生。在体育大学学习英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同大学同专业的脱口秀演员童漠男曾在节目中说过这个问题:“连练健美操的都看不起我。”童漠男是为了博取观众的笑声才如此说的,李孟自然不会看不起自己,但他对学习的目的确实一直充满疑惑。作為一名大学生,自然有学业上的压力,“我学一个小时,别人学一个半小时,考试的分数比我多几分。我要想超过别人,只能比别人多花时间。”他有时候会思考,这样学习的意义何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李孟接触到了很多党史资料,对热血青年的成长经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别人在图书馆啃书本、刷题的时间,他决定实地参观、了解、追寻当年那些热血青年的精神世界,寻找他们奋斗的精神源头。
一个星期三的傍晚,踏着夕阳,他出发去北大红楼。他走在五四大街上,远远看到北大红楼那幢红砖红瓦的四层建筑,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激荡之情。街道边陈列着五四运动源起的史料橱窗,李孟一一仔细看过去,肃然起敬。
百年前,北大红楼曾是北京城最具现代气息的建筑。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活动地,北大红楼留下了李大钊、毛泽东等一批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先驱者的不朽足迹。
李孟一层楼一层楼地参观。在北大红楼,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在北大红楼,毛泽东嚼着辣椒、熬夜看书。在这里,毛泽东看到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他说:“到了一九二零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李孟还在北大红楼的墙上,看到了毛泽东那句著名的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作为体育大学的一名学生,李孟对这句话的感受更深,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尤其注重“练”。李孟觉得自己此时的寻访也是一种“练”、一种实践,而不仅仅是纠缠于课本的学习。
之后,李孟去了李大钊故居、陈独秀故居。这两人的故居相当朴素,那个时代的青年为了理想,什么苦都可以吃。他们的书房都特别简朴,比起当代大学生的宿舍,条件差远了,但就在这样的书房内,他们写出了那样闪亮的文字,诞生了那样辉煌的思想。李孟不禁反思:自己居于有空调、有Wi-Fi、有热水器的宿舍内,可以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来呢?
李孟还去了香山革命纪念馆,用心体会毛泽东提出的“赶考”精神。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李孟脑海里不时回响着陈独秀说的话,“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毛姆晚年的作品《刀锋》中,有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主人公拉里。他在别人争分夺秒地忙着挣钱的时候,跑到巴黎“晃膀子”,大量阅读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书籍,并到各地打工、观察社会,最终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李孟走的地方越多,看到的越多,他的思考也越多。虽然他还没有最终找到自己的方向,但他庆幸自己在大二的时刻踏上了这样一条寻访之路。他觉得,与其盲目竞争,为什么不趁年轻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