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立意,涵养家国情怀

2021-12-20 15:42王丽萍
成功密码 2021年3期
关键词:魏源意图历史

王丽萍

想让历史课堂有灵魂,就要有相应的教学立意。教学立意体现教师智慧,要求教师能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选材料,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教学主题,从细节处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为例,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立意的构建。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实际上指明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和根本遵循。即将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落到实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千千万万的栋梁之材。因此,我们有必要转换一下分析的视角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重新审视。《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文属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内容,过去我们也强调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思想的不断解放,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把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的局限性放大来说明论证他们的失败的结局。习近平总书记曾有重要论述:“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让青少年更多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愤图强的光辉历程,更多认识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近代中国社会“从发展趋势来看,存在着两个互相矛盾而又互相连接、互相制约的过程,一个是独立国变成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过程,一个是从半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前者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后者则是向上发展的过程”。

过渡:今天,我们就从思想的角度来探寻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推动社会向上发展的。基于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立为: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是先进中国人忠诚爱国、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促进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的过程。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进行如下设计:

【讲授新课】

环节一 林则徐和魏源的勇气:走出·呐喊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8页相关内容,思考:林则徐和魏源的勇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学会概括,并引出这一环节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师夷长技以制夷。

接下来,连发三问:“师夷”师什么?“师夷”说明什么?“师夷”难在何处?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师夷”内容可以通过教材概括,进一步提供史料,认识到近代东西方之间的巨大差距。通过对比同时期东西方眼中的世界,认识到在“华尊夷卑、天朝上国”思想的禁锢下,魏源等人勇敢走出来,关注世界形势,呐喊向西方学习的爱国主义情怀。理解“师夷”之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接下来我将设置一个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如果你生活在魏源所在的时代的中国,会不会看这本《海国图志》?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历史解析能力,得出魏源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西学东渐的推动作用。

材料:从民族的历史来看,鸦片战争的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了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培养学生理解少数人认识到不得不向西方学习是在民族危机加深背景下的选择,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由此引入下一环节。

环节二 洋务的智慧:迈进·思变

通过教师讲授京师同文馆设立时的争议,感受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巨大阻力,体会西学东渐的艰难性和渐进性,引出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材料: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中体西用”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认识“中体西用”思想是特殊历史背景的产物,洋务派“灵活变通,向西学习,救亡图存”的精神。

环节三 维新的信念:跨越·觉醒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9页内容,概括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观点。

设计意图:概括早期维新派的主要观点,结合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史实,理解器物变革终不能实现救亡图存。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亡图存之道。为了让学生感悟历史,快乐学习,接下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带领同学们一起回到1898年的总理衙门,亲历一场“维新”与“守旧”的论战:

荣禄:“祖宗之法不能变。”

康有为:“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用于祖宗之法乎?”

兵部尚书廖守恒:“如何变法?”

康有为:“宜变法律,官制为先。”

李鸿章:“然则六部尽撤,则例尽废乎?”

康有为:“今为列国并立之时,非复一统之世,今法律官制,皆一统之法,弱亡中国,皆此物也,诚宜今撤,即一时不能尽去,以当斟酌改定,新政乃可推行。”

——摘选自《康南海自编年谱》

设计意图:进入教学后半部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维新派面对守旧派的阻挠,展现出毫无畏惧的爱国主义情怀。

但从国民自觉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扩大。自觉,觉些甚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梁启超先生1923年《申报》创办五十周年纪念而作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来感受维新变法后思想文化的新旧嬗变,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推动下,反专制、兴民权,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觉醒。

正如陈旭麓先生说的那样:

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维新运动中的种种实践活动,为后来的改革历史起点。

结语:虽然每前行一步都很困难,但是肩上有救亡图存的责任,他们别无选择,没有退缩,勇于发声、敢于实践、不惧牺牲,推动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甚至思想不断深化,进而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走向进步,不断走向现代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精神曾经让我们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落到了同学们的肩上。你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将爱国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魏源意图历史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再高几厘米就会倒塌
魏源:一片冰心在玉壶
新历史
不打自招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漫画
不打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