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涛
数学学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后,数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上高中阶段学习科目较多,学生普遍反映数学学习较难。为了改变现状,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场景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从问题情境“生活化”;作业设计“生活化”;实践活动“生活化”三个角度探讨了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问题情境“生活化”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用生活实例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中的情境,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问题,更好地解答问题。
例如,教师在进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問题情境。本节课原本的教学计划是要观察球、长方体、棱柱、圆柱等模型,教师可以换成观察文具盒、篮球、各种罐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准备好物品,方便学生上课观察。教师:同学们,大家看一下讲台上都是些什么物品呀?学生:老师,有篮球、文具盒和各种形状不同的柱体。教师:大家可以通过观察画出这些物体的三视图吗?这些物体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观察它们可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的内涵。教师在学生画出三视图之后,再讲授课本知识,实现生活和数学学习相结合,将生活化案例灵活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作业设计“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将运用于生活,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数学问题的原型。将学会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后作业就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成为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通过做课后作业,可以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同时,通过课后作业,也是对数学课本中知识的一种印证和补充。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增加了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概率”这一章之后,就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万达广场的超市为了吸引消费者消费特别举办了抽奖活动。消费者消费满39元就可以获得一次抽奖机会,满78就可以获得两次抽奖机会,满100元就可以获得三次抽奖机会。在30个抽奖球中,共有5个红球为一等奖,10个白球为二等奖,15个黄球为三等奖。有两个人同时在抽奖,根据所学的数学概率学知识,请计算一下,抽中一等奖的概率为多少?这样的活动,在学生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商场为了促销,都会举办一些抽奖活动,吸引顾客消费,从而获得更多利益。通过练习这样的数学题目,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将原本抽象的数学变得生活具体,更好理解课本中的知识。
三、实践活动“生活化”
教师可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将日常生活“数学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帮助学生养成时刻运用数学知识、收集数学知识的习惯。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日常生活数学化,让数学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数学。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概率”之后,就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十字路口观察,统计某一时刻的车流,和经过该路口的车辆颜色。然后将数据统计好,并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在这个统计中,哪些是样本点、哪些是样本空间。在分析完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个统计中,哪些事件为随机事件,哪些事件为基本事件,哪些事件为必然事件,哪些事件为不可能事件。在分析完这些事件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数学问题。这样的作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强调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的辩证结合,即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相结合,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教师应该广泛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将两者结合,建立数学模型,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数学生活化的引导下,乐学、会学,让数学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真正架起通往数学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