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东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农业农村局,云南 大理 671200)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属α疱疹病毒亚科(Herpesviridae),其基因组大小约为143 kb,可编码超过70种蛋白,其中成熟的病毒粒子含约50种蛋白[1]。尽管PRV仅存在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的毒力与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猪作为PRV唯一的自然宿主,其感染PRV后可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仔猪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和神经症状,肥育猪表现为呼吸症状,怀孕母猪则出现流产、死胎等临床症状。目前PRV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2]。
目前暂无针对伪狂犬病的特效药物,对于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疫苗免疫和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为主,而商业化疫苗主要是基于PRV Bartha株研发的疫苗(Bartha-K61)。得益于该疫苗的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该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得到较好的控制,但2011年后我国多地区已免疫Bartha-K61猪群仍然暴发了伪狂犬病疫情,且发病猪群出现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和高死亡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毒株属于PRV变异株,这也提示当前Bartha-K61疫苗对PRV变异株感染无法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力[3-4]。
我国畜牧行业发达,其猪、牛、羊等动物饲养数量居全世界前位,而PRV感染具有泛嗜性,该病原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随着我国生猪存栏量逐渐提高,且活猪不同地区的运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RV与其它易感动物接触的可能性,甚至部分偏远地区农户将猪和其它动物混养;也有养殖户将未处理的猪肉或内脏饲喂肉食动物,如狗、狐狸等,这都会导致这些易感动物感染PRV的几率升高,继而给相关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也有研究报道PRV可感染人,甚至有研究人员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该病原,且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原属于PRV变异株[5]。当前生猪从业人员对猪伪狂犬病十分熟悉,但部分养殖人员对PRV可感染多种动物甚至人类这一特性不了解,这不利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甚至PRV的流行会对养殖人员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本文首先简要描述当前我国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其后统计并分析不同动物感染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特征,旨在提高广大养殖人员对猪伪狂犬病的认知水平,促进相关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得益于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的广泛使用,当前可开发系列针对PRV-gE的检测技术(如ELISA和PCR法等)以区分疫苗毒株和野毒株,其中ELISA用于检测血清中特定抗体水平,而PCR法则检测病原核酸。
自2011年以来,PRV变异株在我国各地区猪群中广泛流行,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与养殖企业采取了系列措施对该病进行防控,但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猪群感染情况仍然十分严重。Tan等[6]对2011年以来我国不同地区PRV血清学流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全国共29个省市或地区开展过PRV野毒的血清学流行情况调查,共调查血清样品256 326份,其中PRV-gE抗体阳性样品数量为76 553份,其平均阳性率达29.87% ;其中有9个省市(辽宁、北京、山西、河南、浙江、山东、福建、河北和上海)调查的血清样品PRV-gE抗体阳性率超过30%,虽然这可能与试验开展时间和样品采集数量等有关,但以上数据也表明当前我国猪群PRV野毒感染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由于核酸检测过程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对于PR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相对较少。根据Tan等统计结果[6]表明:自2011年以来共有27篇相关代表性论文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PRV病原检出情况,共调查组织样品41 237份,其中PRV-gE核酸阳性样品为4 742份,平均检出率为11.5%,这说明PRV是导致我国猪群发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与PRV血清学流行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地区猪群PRV病原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赵胜杰等[7]于2017—2019年对河南省病死猪进行PRV核酸检测,发现其检出率仅为2.2% (38/1 729);傅宏庆等[8]调查发现,2016—2018年江苏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病料中PRV-gE核酸检出率分别为18.10% (21/116)、17.12% (19/111)和14.13% (13/92)。
已有文献报道PRV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其中包括猪、牛、羊、狼、狐狸、貉、鼠和人类等,不同种类动物感染该病的原因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下面对偶蹄动物、肉食(杂食)动物和人类分别进行阐述。
目前已报道的文献表明,PRV可以感染牛(奶牛、黄牛)、羊(绵羊、山羊)和鹿等偶蹄动物,目前针对牛和羊感染伪狂犬病的报道相对较多。虽然猪是PRV的贮存宿主,但第一例伪狂犬病的报道却见于奶牛(1813年,美国),该病可引起奶牛出现剧烈瘙痒,其后伪狂犬病感染奶牛的报道发现于匈利亚、巴西、俄罗斯等国家。近年来已有波兰、中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报道了PRV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案例,其主要临床症状及其它发病特征如表1所示,不同品种的羊或牛对PRV均易感,且这两种动物感染伪狂犬病后表现临床症状基本一致,如发热、剧烈瘙痒和神经症状等,病理变化则表现为脑膜充血、水肿等,且其它脏器也存在病变,如肺水肿和脾脏坏死等。
表1 不同种类易感动物伪狂犬病的报道时间、地点、临床及病理变化等特征汇总
诚然,PRV的流行会提高该病原与易感动物接触的几率,但大部分偶蹄动物感染该病的原因都是养殖户将猪和牛或羊混合饲养所导致。猪群感染伪狂犬病后可持续对外排毒,如粪污都含有病原,而牛羊采食被粪污污染的饲草或饲料后便可感染该病。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当前PRV弱毒疫苗对羊也有较高的危险性,甚至部分羊群免疫该类疫苗后也会出现急性死亡[9]。
PRV感染具有泛嗜性,其可感染熊、野生猫科动物、犬、水貂、狐狸和貉等多种肉食(杂食动物),造成这些动物感染伪狂犬病的主要途径是饲养人员饲喂感染PRV的猪肉或内脏所导致。由于当前伪狂犬病在我国猪群流行情况仍然较为严重,所以这些相关病例仍然较多。据了解,近些年由于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严重,各养殖企业(户)都会饲养家犬,若猪场发现疑似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猪群,就会将发病或死亡猪的猪肉饲喂家犬,若家犬出现流涎、抓咬等症状,且最终死亡,那就可初步判定该场暴发伪狂犬病,这也是较为简单的动物感染试验,相对方便有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伪狂犬病病毒可感染人,且不排除犬只感染该病后胡乱咬人的可能性,故该法不推荐,对于该病的诊断需要依靠实验室诊断。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不同肉食动物(如狐狸、水貂)和杂食动物(犬)感染伪狂犬病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点,其中包括呼吸困难、呕吐和瘙痒等,且感染动物最终会死亡。近年来,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毛皮动物(如狐狸、水貂等)养殖业发达,但这些地区(如山东和河北)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也很严重,所以伪狂犬病的流行给皮毛动物相关养殖业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例如,伪狂犬病的暴发曾导致山东某水貂养殖场死亡水貂将近8 000只,其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万元[10]。
最早关于疑似人类感染PRV的报道可追溯至20世纪初,国外学者报道了2名实验室人员被PRV感染猫抓伤或针刺伤后出现了不同于其它疱疹病毒感染的症状,其中包括伤口红肿和瘙痒,但通过对症治疗后该病痊愈。其后也有工作人员处理PRV感染犬时受伤后出现皮疹和口炎等,将患者血液接种于家兔后可出现伪狂犬病的示病性症状,这提示该患者可能感染伪狂犬病且出现病毒血症[11]。尽管疑似感染PRV的病例报道较多,但PRV是否能感染人类仍然存在争议,这主要是由于相关病例没有确诊依据。
2018年,我国学者首次在基因水平确定了人可以感染PRV。一个免疫功能正常的中年女性发病前在工作时猪场污水进入过眼睛,导致该患者在短期内出现发热和头痛,甚至视力下降症状。研究人员通过对该患者玻璃体液进行二代测序,发现其中存在PRV特定核酸片段,结合血清学诊断和PCR检测结果,确定了该患者感染了PRV[12]。此外,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遗传进化分析,该毒株与国内流行的变异株高度同源,这提示PRV变异株可能可以感染人。
该文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得益于二代测序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疑似感染伪狂犬病的案例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了患者发病可能由于PRV感染所致,但尚无传染性病原从病人体内分离出[13]。直至2019年,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院士等人成功从一例患有脑炎的病毒脑脊液中分离出PRV毒株,且进一步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毒株属于变异株,这为PRV从猪到人跨物种传播提供了有利证据[5]。
据统计,当前我国已有超过20例疑似或确定感染PRV的病例,通过统计可发现大部分患者都是从事生猪相关行业人员(如饲养员、兽医、屠宰人员),且有些患者在工作中受伤或者是处理发病(PRV感染)生猪。大部分患者受伤(感染病原)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在两周以内,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呼吸困难、记忆减退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和视力减退等,如果病情持续恶化,患者最终可能以死亡告终[6]。
伪狂犬病属于烈性传染病,该病原PRV可感染多种动物,其中包括猪、牛、羊、犬、猫等动物,甚至最新研究表明PRV还可感染人。我国畜牧养殖业发达,但大部分养殖人员只对猪伪狂犬病较为熟悉,却对PRV感染其它动物所引起的临床特征及其它特性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该病原可以感染人,这无疑不利于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甚至该病的流行对养殖人员的健康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诚然,当前我国猪群伪狂犬病流行情况仍然较为严重,如何减少该病原与易感动物接触机会是防控易感动物感染伪狂犬病的有效途径。为此,笔者有如下建议:1)养殖户应提高对伪狂犬病的认知程度,这需要养殖户自身提高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与指导;2)反刍动物养殖户不能将牛或羊与生猪混养在一起,或者至少应该距离较远,或有生物安全防控措施;3)对于毛皮动物(狐狸、水貂)和犬等,养殖户则不能直接将未处理的猪肉或内脏投喂这些动物,至少应该将饲料煮熟后再投喂,或不要将猪肉和内脏作为饲料来源;4)对于人类伪狂犬病的防控,人们在饲养、屠宰或运输生猪(猪肉)时需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戴手套和口罩等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若有伤口应及时处理,出现类似病情应及时就医,尽快得到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