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莺
摘要:改变传统课堂的听、说、读、写,辅助以演绎、展示、竞赛等教学方式,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自己动手动脑感悟语文课程培养的伟大精神和优良品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竭力避免了语文课成为学生心中枯燥、乏味、单一的形象。适时、适度、适量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愿意上语文课、盼着语文活动课,并在一次次品质培养活动中,达到提高语文道德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
引言:小学语文活动课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深刻探索学生学习特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广度的目的。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活动课重要性、特点和课堂形式出发,提出合理开展语文活动课策略,并综合课程性质提出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活动课的重要性及特点
1.重要之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学生学习存在注意持续性低、认识世界较直观性的特点,同时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根据学生学习普遍规律和特性,更好地推进教学课程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活动的融入是小学语文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改变传统课堂的看、听、读、说、写,辅助以演绎、展示、竞赛等教学方式,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自己动手动脑感悟语文课程培养的伟大精神和优良品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竭力避免了语文课成为学生心中枯燥、乏味、单一的形象。适时、适度、适量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愿意上语文课、盼着语文活动课,并在一次次品质培养活动中,达到提高语文道德综合能力的目的。
2.特征体现——充满活动性和趣味性
美国科学教育家兰本达曾说过:“学习是在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卷入得深—他越是有动力—也就越能积极地和这一过程合作。”因此小學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只有当他真正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者自身内部所发生的过程,他才有学习的动力。而语文活动课正是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调动自身积极性参与语文学习,而发现语文学习趣味性,获得不断的学习动力,进而形成“学习—活动中发现趣味—积极性提高”的良性循环[1]。
二、语文活动课的注意点
在开展活动课时要注意适时、适量、适度开展的原则,根据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活动课,秉持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主观意识,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畅所欲言的课堂。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能抱有活动课不需要认真备课之类的不良想法。同时注意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综合修养,这要求教师不能依赖课本完成学生能力培养的任务,而要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三、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形式
1.以看、听、读、说、写为主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看、听、读、说、写有着不可撼动的教学主体地位,而在语文活动课实践中,这五大法则应被重视,并作为最基本的活动课开展形式,一方面不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重视写作和讲述活动,合理开展实践写作、情感写作或内容讲述,也能更好地发挥这五大法则的用处[1]。
2.以行动为主
以行动为主的活动形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生动且充分的氛围营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动欲,以便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课文的演绎、主题内容的讲演、节日活动的开展、认识世界的实践教育等等。以行动为主的活动课形式多样,以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意识为突出特点,在一次次生动新奇、充实丰富、有趣且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四、语文活动课开展策略
1.合理进行前期组织策划
在语文活动课的开展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引领、引导职责,即大部分活动需要教师进行前期组织策划。
进行活动策划要着重关注以下三点:首先,要确保活动的相关性,即活动的开展紧贴教学课程或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其次,注重活动贴近性,即活动的内容最好是学生所关心、需要的,或与国家大事、方针政策进行联系结合;同时,可以适度增加竞争性内容,开展小组PK等教学模式,以新兴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高综合素质人才的教学目的。
2.注重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培养
想象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小学时期更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培养和展示的阶段,在活动课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重点关注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提出在学习《观潮》、《走月亮》时,通过文章中的文字展开联想,而“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教师可以举例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一文中,描写雨的气味的句子“梨香香的……”让学生展开联想并分享他们闻到的味道。
3.充分开发教学资源
实践活动与生活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走出教科书框架,将书本中提到的想法、意见等,真正运用至语文活动课教学中。例如三年级上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中提出阅读时进行摘抄的方法。可以提前通知学生在日常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摘抄,表明句子出处并在旁边写写感受。摘抄的句子积累一定数量时,在班级内组织美句分享会,请同学们分享摘抄的句子,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分析,如描述的场景、意象,作者的心境、感情等。
4.进行合理评价并指导
通过活动形式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同时产生了多样的学习成果。与作业不同,每位同学身上的差异性导致实践活动汇报成果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实践活动汇报成果,有针对化的进行点评指正,在发现学生优点、高光的同时,合理指出提高之处,在一次次活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和素质[2]。
五、结束语
语文活动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兴趣课堂,合理的实践活动开展能做到让学生思维、语言、行动都动起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成果。在课程开展时,同时也要注意开展原则和评价机制等,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喻德祥.角色定位:教师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的作用初探[J].科教文汇,2020(10S):1.
[2]郭立翠.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朗读教学方法初探[J].语文课内外,2018,000(02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