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俊
摘要:纵观现代语文教学对古诗词学习的规划,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初步了解古诗词,并且要让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因此,在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中对古诗词教学效果的发挥造成最大阻碍应该是预定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基于此,以下对群文读诗——小学古诗阅读教学的蹊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文读诗;小学古诗;阅读教学;蹊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440
引言
古诗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古诗文化的传承。小学时期是学生进行古诗学习的开端,对学生之后的古诗学习意愿以及学习效率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明确古诗教学的意义以及小学时期古诗教学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师需要明确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将之作为古诗教学的目标。并且,在进行古诗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以及教学目标进行综合思考,致力于设计出高效的古诗教学策略,让学生的古诗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素养都得到提升。
一、进行预设,保证效果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文化底蕴还略显浅薄,而古诗词中却是表达诗人人生价值观和强烈的思想感情的文字,勉强学生用他们现有的学习水平去直接了解如此深刻的内容,是很难达到教学预期效果的。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在初步形成的阶段,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效果要达到预期,就需要对教学的程序和教学步骤进行合理规划,要按照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与所教学的内容相互结合进行教学。如在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若是忽略了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而直接去看它的文字,整首诗中所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农家生活场景。然而联系辛弃疾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他的思想抱负,却能够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为此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通过“知人论事”的方法去了解辛弃疾这个诗人的性格和他所渴望达成的人生理想。首先辛弃疾是一名爱国诗人,而且与其他的诗人不同,辛弃疾还是沙场征战的将军,年少成名,“单骑擒贼张安国”的英雄事迹让无数中国人民敬仰。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赫赫的将军,最终的结局是赋闲在家,不能再保家卫国。了解了这个人物之后,再回头去看《清平乐·村居》这首诗所描写的农村温馨生活的画面,就变成了辛弃疾对命运的控诉,对不能够保家卫国这一人生理想的一腔悲愤。通过知人论事,学生就能够取长补短,不再因为自身的文化底蕴而受到限制,感受到古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
二、巧妙引导,主动阅读
对于古诗学习而言,主动阅读与被动听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习状态,主动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也能让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所以,在古诗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他们对古诗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对于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看法,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都有哪些,尽可能地将古诗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进而让他们对古诗学习主动起来。例如:在《山居秋暝》的教学中,我将这首诗的学习与学生喜欢的旅游进行了一定的结合。我了解到很多学生都喜欢旅游,但是真正出去旅游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在这首诗的学习开始之前,我问学生想不想来一场淳朴的山村夜游。这样的话题一下子就激发出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好奇追问是什么样的山村,有什么景物,是真的可以去吗,等等。通过学生的表达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有了极大的兴趣。趁此,我告诉他们阅读古诗可以满足他们的所有好奇心。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非常积极,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在努力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要具体了解古诗中描绘的山村有什么迷人之处。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所以,教师需要巧妙地引导他们主动阅读。
三、多方领悟,培养能力
1.展开联想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并且能够在生活中有品味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也要注重通过一定教学手段的设计,让学生将古诗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一定的联想,并进一步提升表达能力。以教学六年级上册的古诗《江南春》为例,围绕“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身边的春景,对作者所描写的春景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让诗歌中的画面真实、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用白话文对诗歌描绘的场景进行描述,提升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同时,也能够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2.自主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反复背诵、反复吟诵是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另外,诗歌本身具有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的特点,也十分利于学生通过背诵进行反复的巩固与理解。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以背诵作为诗歌教学的巩固环节,让学生在背诵中进一步體会诗意。另外,由于诗人在时代背景与生活际遇上具有特殊性,每一名学生对诗词的见解可能存在轻微的差异,教师应当对学生这种自主的理解报以尊重、欣赏的态度,只要学生的理解是合情合理的,教师就不应当用古诗理解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进而让诗词教学更具真味。
结束语
古诗用词精练,意蕴深远,小学生的古诗学习可以将语文与美育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益。所以,教师需要对古诗教学进行多角度的优化,让学生对古诗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对古诗进行详细透彻的认识。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陶爱萍.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有效推进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4):99.
[2]贺秀娟.浅析小学高年级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05):67-68.
[3]宋巧文.群文读诗——小学古诗阅读教学的蹊径[J].新教师,2018(0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