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贻笑大方》教学设计

2021-12-19 00:09叶芝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4期
关键词:河伯秋水文言

叶芝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428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习方法品读《秋水》,对比拓展学习《坎井之蛙》。

2.能小组合作,进行文本对比阅读,体会两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3.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能够认识不足,并保持谦逊的态度。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学习,文本对比阅读,理解、体会两则寓言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1.文本对比阅读,理解课文的寓意,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2.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能够认识不足,并保持谦逊的态度。

教材分析:

文本一《贻笑大方》 这段文字节选自庄子的《秋水》,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虽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但意味深长。文章一开篇,直契入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于是乎终于达到了“径流之大,两岸之间,不辨牛马”的浩大场景,这就难怪“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了。“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见大海无边无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则见笑于大方之家。

文本二《坎井之蛙》这段文字节也是选自庄子的《秋水》的一篇文章,这则寓言开篇便生动地描述了坎井之蛙盲目自满、得意于坎井之乐的情状。但它听到巨鳖详细述说东海壮观之后,便目瞪口呆,惊惧自失,感到难以理解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学情分析:

1.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五年级学生,大部分已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基本能做到根据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来读懂文言的大意,理解梳理文言的内容。

2.合作学习能力:本班的已经多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习方式多样:可以交流预习所得,相互纠正字词读音,检查文言朗读是否正确等;也可以分享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相互补充、相互纠正等。但是,他们的合作还不能提升到文字辩论、思维碰撞的高度。

3.探究能力:学生对于文言的理解只停留于对文言的字面理解。而對蕴藏在寓言故事中大道理没有很好的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

导入:

导语设计

同学们,对于庄子,闻一多先生曾这样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他的书《庄子》成了经典,金朝诗人 元好问在《读庄子》一诗中写到“吾读漆园书,《秋水》一篇足。安用十万言,磊落载其腹。”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节选庄子的《秋水》.贻笑大方,我们先来温故知新。课文回顾,课文先写了什么,在写什么?

二、新授

河伯为何喜?又为叹?

(1)请大家反复读课文和译文,准字音、读好停顿。

河伯之喜,喜从何来?

预设2: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

师: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么的画面?

预设:秋水暴涨,河面宽阔,波涛汹涌。

师:谁再能把它读出这样的画面感来? 生齐读

师: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不得了,河伯以为天下最美好的东西都在我这里了。这时候河伯的心理是怎样的?

预设:骄傲、得意、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狂妄自大,沾沾自喜, 洋洋自得,意气风发…

师:同学们,既然欣然自喜,河伯又为何会叹?

预设: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不见水端,端什么意思?尽头,看不到大海的尽头,此时你想到哪个词?

预设:无边无尽、一望无垠 浩瀚无边 海乃百川 无边无垠 水天一色 水天相接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师:谁能用画面朗读法我读一读!河伯因为走出河岸,才看到海的无边无际。

师: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来读,谁来?

预设:羞愧 内疚 惭愧 愧疚

师:用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来朗读,指名读 你看就能读出一点点韵味来啦。请大家跟他一样读,看老师的手势,起!

师:望洋什么意思,有些同学不假思索就做出来了,谁来分享。望洋的意思理解了就好办了。

师:此时的河伯“始旋其面目”,由“喜”转为”“叹”, 这时候叹什么?

预设:1.叹自己渺小、 2.叹自己的浅薄 3.叹自己见识的浅陋。

河伯叹的这部分内容,此时你体会到河伯内心怎样的情感?

师:这一喜一叹中,你如何看待河伯呢?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同桌之间交流。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呀, 河伯 “喜”转为”“叹”,他这一形象还是很可爱的,它一开始自以为是,后来自知之明,发现自己不足,这种勇于反省精神是多么可贵!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啊!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感受再读这句话。

(五)总结学法

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古文的?谁来总结一下:

(预设:1、看注释理解文意。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来理解情感。3.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品读语言感知角色形象,悟出道理。)。这太关键。我发现他说的特别高明,就是多读是吧?读书百遍,其义自现。(1分)

三、运用研读《秋水.贻笑大方》的方法,小组交流:井之蛙与河伯有何异同?

小组交流:坎井之蛙与河伯有何异同?坎井之蛙给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师小结:感谢孩子们的分享,能从多个角度说明自己的观点,非常棒啊!小组合作得也常好,为大家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再次掌声鼓励!这节课看来大家收获满满呀。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有自己的收获:不要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要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意识,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四、拓展延伸

师:庄子的文章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在于他会给人思想的启迪,他语言风格也很独特, 鲁迅是这样评论庄子文章特点的,我们也一起来读读,体会庄子的语言特点。

五、课后小练笔。

1.河伯与海若的对话续写。

2.青蛙听了海鳖的话后,惊讶之余,尝试着走出这口井,猜猜它去哪里了?又过上怎样的生活?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寓言,都是节选《庄子.秋水》,当然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慢慢会将《秋水》这篇文章完整性地学习。感谢庄子的文章,让我们知道人要有自知之明,也从中明白了: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的道理。 庄子写下许多富有哲理的文章,让我们从庄子那里吸取做人的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知识的魅力,课下,感兴趣的同学读一读庄子的《庄子》!

板书设计:

贻笑大方 坎井之蛙

喜 叹

先自以为是 后勇于反省 见识浅陋 盲目自满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谦逊好

猜你喜欢
河伯秋水文言
秋水无声
《秋水共长天一色》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秋水长天(创意作品)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人神传说之河伯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
相差二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