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新课改明确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不断让学生传承中华文化,使学生具备极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不断提升,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实践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引言
如果将孩子比喻成一株株鲜花,幼儿时期的他们处于萌芽阶段,而小学时期便是营养体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园丁的角色,除了向学生“浇灌”知识的养料外,还要及时补充德育方面的养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材中不仅有充满趣味性的拼音、朗朗上口的古诗,还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故事、小说等,这些内容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具有教育意义。如若将德育渗透其中,二者将会达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现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一、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的意义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学生日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教材当中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学生在学习文章内容的时候,耳濡目染就会学习里面的德育思想,从而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德育知识。语文教材当中具有很多的德育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最后,语文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大部分的语文教材当中都具有鲜明的案例,可以通过真实的实例来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从而达到德育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研究
(一)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充分发挥德育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教师故步自封的教学思想进行改革创新,摒弃照本宣读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要求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讲解知识,渗透德育。例如,教学《寒号鸟》时,教师要想渗透勤奋努力、坚持不懈等德育思想,就要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动画,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视频播放结束后,可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掘德育内容。如,视频中的寒号鸟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如果寒号鸟听从了喜鹊的建议,那么它能不能看到来年春天的美丽景色?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寒号鸟”?如果你是一只寒号鸟,你会怎样做?通过视频的观看你有哪些感悟?问题提出后,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在七嘴八舌中说出做人要勤奋努力,不要像寒号鸟那样走向死亡的悲剧。如此一来,既实现了德育的有效渗透,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问题的提出还能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践活动、游戏教学等众多方法渗透德育,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二)立足教学内容,合理渗透德育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求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主体,选择与之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熟悉每一篇文章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完成德育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达到“教书”与“育人”并存的目的。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同时告诉学生要理性爱国,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教学《悯农》时,渗透勤俭节约教育,告诉学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告诉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只有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引导,才能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通过写作进行德育渗透
写作是一种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的方式。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自行拟定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展开写作,并将其记录下来。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写作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语文练习,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思考,一篇作文最终是由学生自主思考所得出来的成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生的思考,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写作也能准确反馈学生性格品行,在教师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积极向上的观念进行鼓励,对消极落后的观念及时纠正。写作的过程本身也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对是非的判断。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对于学生作文题目的布置不能过于浅显化,需要是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符合立德树人要求的题目。
德育教育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当中,教师还要注重在课下和生活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深入学生当中,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求教师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注重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渗透效果。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同时,还能使学生拥有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刘永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德育理念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47-48.
[2]吴霞霞,张有明.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73-74.
[3]滑小偉.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6(37):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