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21-12-19 09:42特日格乐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4期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

特日格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是落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家庭对此比较忽视。同时,由于处于青年发育期的高中生,他们更容易受到家庭氛围、社会氛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在其心理和生活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独特而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汉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渗透。

关键词:高中 汉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要形成健全的人格,要求汉语文教学必须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高中生发展的现实状况也迫切需要我们更加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我国中小学面临着大量的心理困难,这使得高中生出现了很多困惑和紧张浮躁的情绪,这就要求高中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面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片面追求高中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给他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后果。

一、有效利用课堂导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心理健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一关键环节,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具有积极作用。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先驱,学生有了兴趣,他才会主动参与知识的思考探究,如果课堂导入内容生动有趣,精彩不断,学生整节课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文字导语的合理使用,可以尽可能地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在设计语文课程导入时,要准确把握好教材内容 ,运用富有影响力的语言或充满感性的情景,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的目的,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充分准备,精心备课,学习教材,熟练运用教材,展示自身的身体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要在无纸化的条件下精心设计,丰富教材,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用优美的语言诠释作者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文章《背影》,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场景描写少,只有作者的真实感受。对父子的描写令人难以忘怀,尽管作者对情节的描写平淡,但在作者心中飘荡着父亲为孩子买桔子登上平台的背影,父母对孩子无私的大爱在他的语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门课可以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门课,在老师的讲解启发下,学生们理解了父母对自己默默地奉献,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从内心感激父母,学会感恩,不让父母费心。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爱的伟大,敬仰父亲的光辉形象,教师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技术效应,将枯燥 文字语言用生动形象的動作表达出来,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语文知识,进一步提升自我学习质量。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的积极状态备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努力地回想着与父母的点滴经历,其中还包括自己对父母的愧疚、自责。升华了学生的思想情感。

二、尊重高中学生,为高中生创造广阔空间

语文是一门具有高度人性化的学科,要重视人文关怀,每个人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需要关爱和尊重。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能过分拘束,而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引导,以宽容的心态面对高中生,没有人是完美的,更不用说高中生了。因此,面对高中生,教师应竭尽全力看到高中生的闪光之处,看到高中生的青春活力,看到高中生的真实,对高中生来说,更要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使他们拥有一个广阔而崇高的人生发展空间,使其思想境界逐步变得高远、自信,充满活力。总之,作为新时期下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放远目光,勇于挑战困境,充分展示自己风采,实现自我提升。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成功了,实现了对高中生的人文教育。

三、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运用

合作、互动、交流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保障,它不仅可以实现师生双向互动,还以实现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水平和接受度,对其进行合理分组,职务任用,任务分配等,使学生在合作户主中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开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习惯,学习小组中,学生要学会调节情绪,使自己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语文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也至关重要,在学生存在冲突时,教师要进行调节与冲突,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传播正确的学习思想和积极能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也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运用积极情绪。

四、合理利用课文实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常而言,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教育认识不充足,缺乏正确的思想意识,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尽管一些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少有学生自己主动去咨询指导。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内容情感丰富,对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养成,具有积极作用。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都是专家学者精挑细选出来的,文章大多抒发了作者本人对生活、对人生的思想感悟,其寓意深刻。其中还有的融入了作家的理想抱负,展示了其更加完美的人性。身为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揣摩文本用意,进而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情操,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在讲授《我与地坛》一文的时候,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让他们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力量。在学习弗兰克林的《美腿与仇腿》时,学生们可以学会乐观地看待问题。用苏轼的《早餐》作为例子,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感受作者的开放心态。可见,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的优秀文化作品能够给予人们精神启迪,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让我们高中生从中汲取力量。

结束语: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科渗透式教育,利用人文内涵性极强的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优势。这就要求当代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时代意识,以人文思想教育为语文教学指导方向,积极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语文课程真正实现了高中生的人文关怀,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江红.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10(4)

[2]董翔宇,万艳芳.新课程实施中高中生写作心理调控.《教 育实践与研究》,2012:(22).

[3]王赛群.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 实施与渗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23)

猜你喜欢
高中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