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东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育人功能,而且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语文学科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和时代的需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可行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红色文化 语文教学 有效渗透
一、红色文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高年级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红色文化契合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精神,凸显出主流价值的地位,成为全民认同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优质资源。根据统计,在部编版五六年级教材的94篇文章中,涉及红色文化的课文共有18篇,占到20%。可见高年级教材中蕴含的红色文化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融入道德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走入课文的背后,感悟红色精神,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弘扬红色文化。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红色文化的渗透策略
1.充分挖掘文本内容, 落实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与红色文化 有关的课文。在五年级上册中就有多篇,如《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冀中的地道战》等课文,这些资源都是宝贵的红色文化。《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描绘一幅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的画面,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展现出黄河水流爆发,势不可挡,浩浩荡荡,象征着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语文教材中所呈现出的红色文化资源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对教师而言,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发挥这些资源的最大价值,发挥教材方向性和指引性的作用, 遵循教材的理念设计和安排课程。
2.创设教学情境,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
教学情境,是以情动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若教师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则会让教材中蕴含的红色文化的价值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只有让学生的学习任务发生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意义。
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学生单凭读课文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圆明园的瑰丽这一生动形象,因此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围绕圆明园的布局、建筑、收藏的文物等方面进行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的收集,在教学时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运用资料,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象景观写具体,并说一说,以此来感受圆明园建筑的多、美、奇等特征。在此之后,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结合资料让学生理解清政府的腐落后和无能。也可以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把学生引入这一情景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升华情感,激发他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激发他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拓展课外资源,注重红色文化的延申。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材是有限的,要想拓宽和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就要对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和拓展,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充分利用课外的资源和文化,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具体来看,课外资源包含多种性质的资源,如课外阅读资源,影视资源、历史遗迹资源等。就课外阅读资源而言,教师可以拓展一些相关资源供学生阅读,如在学习《冀中的地道战》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拓展阅读同类型文章《地雷战》,以课本教材为契机进行精读引领。也可以开展红色文化专题周, 在这一周的时间里,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朗诵红色诗歌、编排红色话剧、举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在种类丰富,资源多样的双重作用下,激发学生对于红色文化学习的热情,提高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只有统筹课内外资源,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才会切实落地,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使命感才会真正被激发。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具有时代性的意义和价值,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发挥好语文学科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的榜样和带头作用。总之,红色文化的渗透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营造出一种多重关注,多重扶持,多重配合的氛围,才能让红色文化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芳.试论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的德渗透[J].学周刊,2020(12)
[2]李立沙.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助推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
[3]何冬冬.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
[4]安天祥.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发展,2020(02)
[5]王瑞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
[6]朱晓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华夏教师,2020(03)
[7]包艳芬.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