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秦伟山 谭红梅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对海洋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在海洋自然环境或相关真实情境下教学。而当前海洋地理课程资源有限,因此开发乡土资源开展海洋地理教学势在必行。文章基于乡土资源开发,采用野外考察的方法,以长岛海岸地貌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能力。
[关键词]乡土资源;海岸地貌;野外考察;地理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4-0090-02
一、教学背景
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黨的十八大把“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而大力发展海洋教育、提升国民海洋意识,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先决条件。结合国家发展需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海洋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实施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在海洋自然环境或相关真实情境下教学。而当前海洋地理课程资源有限,若教师仅借助教材,使用讲授法开展教学,难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合理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设计地理实践活动,进行海洋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地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分析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课标要求如下:通过野外观察,识别地貌,描述其主要特点,推断其形成过程;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可运用考察法结合讲授法开展海岸地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识别海岸地貌并推断其形成过程,分析不同类型海岸地貌的成因,进一步探究人类活动与海岸地貌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海岸地貌”在必修1“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选择性必修1“地形变化的原因”以及选修2“海洋地理”中都有涉及,主要分为“海蚀地貌与海积地貌”“海岸地貌与人类活动”两部分内容。其中,相关地理概念、特征、成因等地理基础知识在必修教材中更完善,而海岸带开发、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这部分内容在选修教材中更详细。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最好在高二年级展开教学。此学段的学生已初步掌握“地表形态的塑造”相关知识,具备地理考察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具有观察、识别野外地貌基本形态的地理实践力。而学生的自控力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较差,因此本节课适宜小班制教学,学生不宜过多,教师要把控教学全过程,做好安全教育。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分析
在本节课中,学生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海岸地貌的概念、类型、特征、成因、形成过程,分析不同类型海岸地貌的开发利用方式,探究人类活动与海岸地貌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由于“海岸地貌”知识综合性强、区域性突出,对地理能力与情感的培养要求高,因此,教师可开发乡土资源,通过野外考察活动开展教学:课前利用讲授法,讲解海岸地貌相关基础性知识;课中通过野外考察与教师讲授,解决“海蚀地貌与海积地貌”这部分教学问题;课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自主探究,分析人类活动与海岸地貌的关系。
三、地理考察活动设计
(一)活动课题
长岛海岸地貌野外考察。
(二)活动目标
人地协调观:结合相关资料,探究海岸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通过地理考察活动,综合分析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的特征、成因和形成过程;结合实例,分析不同类型海岸地貌的开发利用方式。
区域认知:通过比较当地几种典型的海岸地貌,认识其特征及差异,对比分析其成因。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考察,识别分析海岸地貌特征、成因,推测其形成过程,熟练掌握野外考察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确定考察路线
基于野外考察活动选址的典型性、安全性、适中性原则,教师选择的考察地点要具有以下特征:地方特色鲜明、地理素材丰富、路线安全、距离适中。长岛海岸地貌典型且类型丰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开发程度较高。本次野外考察活动的地点选择在长岛的黄渤海分界线、望夫礁、月牙湾、九丈崖四个景区。
2.发布考察任务
教师对考察地点进行简单介绍,分发考察路线图和考察任务单,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内容等向学生详细说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记录考察内容、拍摄图片,为撰写报告和成果展示积累素材。
3.知识准备
教师要求学生搜集、整理海岸地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复习地表形态塑造相关知识。教师要讲解海岸地貌的概念等抽象性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4.安全教育及其他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教学生基本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此外,教师需要强调纪律和物品准备问题。
(四)活动实施
【考察地点一:黄渤海分界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黄渤海分界线,指出分界线以西是渤海,以东是黄海,同时指着分界线上发育的砾脊,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地貌类型?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什么?是否有堆积物?堆积物由什么组成?学生辨别地貌类型,分析分界线处的堆积物组成、粒径大小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东西两侧海流运动方向。学生发现东侧海流向南运动,而西侧相反。之后,教师提问黄渤海分界线处地貌的成因,学生讨论分析其成因,推断其形成过程。教师在考察过程中要求学生边观察边记录,拍摄典型景观照片,合作探究解决上述问题。
【考察地点二:望夫礁】
在抵达望夫礁前,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周围岩石、海浪等自然环境,学生发现此处海浪较强,岩石多为石英岩。走到望夫礁前,学生发现它是海边的一块礁石,呈条带状向海伸出。接下来学生需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开展小组探究:此处景观的地貌类型是什么?由什么组成?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其成因及形成过程是什么样的?这类海岸地貌的开发利用方式是什么?在此环节中,教师要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考察难点,集中指导,调控考察进度。
【考察地點三:月牙湾】
该地点主要考察对象是海湾和球石。首先,教师指引学生考察月牙湾的两端,学生考察发现此处是石英岩岬角,岩石坚硬,抗海浪侵蚀能力强。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考察海滩及球石,完成任务单上的问题:海滩由什么组成?这属于什么地貌?主要受什么作用力影响?球石是什么形状?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球石是怎样形成的?最后,教师集中提问月牙湾砾石滩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与前两个考察点的地貌进行比较,分析该地貌成因,进一步探究人类活动与此砾石滩的关系。
【考察地点四:九丈崖】
九丈崖景区的考察重点在于海蚀地貌。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九丈崖景观,识别分析该地貌及其特征,推断其形成过程,探究其开发利用价值。其次,教师带领学生来到石塔崖前,让学生小组合作考察,完成以下任务:观察、辨别其地貌类型及特征,对比分析海蚀地貌与海积地貌的差异。最后,教师讲解海岸地貌的塑造因素,让学生亲身感受海岸地貌的脆弱性,在真实情境中认识海岸地貌形成的原理。在此环节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考察报告,并进一步探究人类活动与海岸地貌的关系、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课堂上交流成果。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乡土资源,以长岛地理考察为主,结合教师讲授、学生合作探究开展海岸地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真实情境考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海洋意识,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然而,由于考察点过多、时间有限、教师专业知识缺乏、学生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有些环节落实得不够理想,学生考察进度参差不齐。上述问题如何解决,有待教师在今后地理教学工作中继续探讨。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佘红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战略观的历史演变[J].管理观察,2015(35):39-42.
[3] 张俏,吴长春.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与海洋人才素质培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0-154.
[4] 彭道生,李景军,苗静,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以肇庆市“鼎湖山-砚洲岛-七星岩”地貌考察为例[J].地理教学,2019(6):55-58.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