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研学旅行设计

2021-12-19 10:59叶夏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研学乡土旅行

叶夏玲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具备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文章基于旅游业发展与地理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结合乡土研学旅行资源,以周宁县苏家山为例,设计乡土研学旅行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关键词]乡土;研学旅行;地理实践力;苏家山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4-0085-03

2016年11月底,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并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1]。研学旅行作为实践教育的新形式,很好地践行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

地理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实践活动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即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2]。研学旅行作为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与实践活动课程,将教学延伸到课外。

一、乡土研学旅行的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与家长最关心与在意的问题。许多家长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因此,研学旅行的开展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保障师生安全的行前准备。具体而言,可开展安全教育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研学旅行困境自救模拟演练;制作研学安全手册,要求学生行前仔细阅读;每个班级配备药箱与应急安全包;事先对研学路线及目的地进行安全考察。研学旅行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二)实践性原则

地理学本就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而不少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止于书本知识,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学习地理知识只是为了应试,忽视了将地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重要性。因此,研学旅行重在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进行思考、讨论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深化已有地理知识,增强地理实践力。

(三)公益性原则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式,研学旅行是根据国家政策而开展的,应惠及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包括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因此,研学旅行应具有公益性,学校应提供研学旅行所需资金来支持研学活动的开展,减轻学生与家长的经济负担。

(四)教育性原则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研学旅行不是单纯外出游玩的活动,重点在于研学,即在地理实践中学习知识。因此,研学旅行需根据相应的主题开展,教师要根据学情、课程安排,以及当地的乡土研学资源,制定相应的研学旅行方案,避免“只游不学”。研学内容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学需要,保证科学性,着力于培养个性化人才。

二、乡土研学旅行的实施

(一)确定研学内容

乡土研学旅行结合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乡土地理,充分发挥乡土资源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寓“研”于“学”,打破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感受地理学的美。

研学旅行内容的选择应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课标》多次提到地理实践学习活动、野外考察、搜集信息、开展社会调查等内容,要求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研学旅行内容的选择还要基于乡土地理。研学旅行与乡土地理结合有利于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家乡的建设中,感受理性知识的力量,提升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增强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家国情怀,感悟现实世界中的人地关系。

(二)确定研学旅行的组织方式与活动形式

研学旅行的组织方式是指组织学生安全到达研学地点并完成研学任务的方式,通常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由地理教师及各班负责教师带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前往目的地[3]。

研学旅行的活动形式指研学过程中学生是如何展开实践活动的。研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在校内先确定好学生的分组情况,分组需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运用地理技能进行调查和探究,挑选一位学生担任负责人进行组内实践过程的管理,并挑选两位学生担任记录员对实践过程进行记录。研学结束后,各小组请一位或多位学生担任汇报员进行小组研学主题汇报。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并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过程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做好行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研学旅行前的准备工作,是研学旅行成功开展的前提。首先,教师应预先前往研学地点了解适合学生的研学资源,科学地规划研学路线,在研学路线规划完成后,让学生搜集关于研学地点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地理实践经历、兴趣,并将研学内容制作成手册,发给学生阅读。最后,做好研学旅行动员工作,邀请研学专家进行行前培训,准备好医疗应急箱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准备好研学活动所需的器材,例如相机、望远镜、pH试纸、卷尺、记录本等,预先下载与户外考察有關的APP或小程序,如用于观星的“StarWalk 2”、用于识别植物的“形色”等,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与研学的乐趣。

本次研学旅行选取的研学地点为福建周宁县景区苏家山。研学活动开展前一天,教师通过视频与图片,让学生从时间上纵向了解苏家山曾是一个山明水秀的革命基点村,但因为地处高山,交通闭塞,导致村民与外界很少往来,而如今的苏家山开发立体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了解研学地点的背景可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兴趣。

(四)制定具体的研学旅行方案

教师在通过视频与图片让学生了解研学地点的背景后,为学生提供研学手册,通过研学手册简要介绍研学地点的自然与人文概况。事先了解研学地点的基本状况,有利于学生对研学地点形成基本的认知,再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选择研学主题。本次苏家山研学旅行方案设计如下(见表1)。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评价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采取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实践,发挥了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地理实践活动中,培养地理实践能力,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地理学的美。然而,实践过程固然重要,实践结束后的评价活动也同样重要。研学旅行结束后,教师可给予学生一周时间进行本次研学活动的总结,并以不同形式进行汇报。本次苏家山研学旅行的重点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从地理实践力与创新能力两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

(一)评价方法

针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评价,我们可以从定量评价(填写活動评价量表)与定性评价(研学成果汇报)两个维度来进行。首先,研学成果的汇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不同于传统汇报形式的方式来进行,如话剧、主题班会、相声等。新颖的汇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分析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撰写研学报告,使新旧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为了量化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还可以制定研学旅行活动评价表(见表2),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研学旅行中学生的表现进行定量评价。

(二)评价原则

1.坚持客观性,建立档案袋

研学旅行结束后,教师应客观地对学生研学旅行的成果(包括研学报告、记录素材、研学汇报等)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整理汇总后与研学旅行活动评价表一并放入档案袋中。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份自己的研学旅行活动档案,这是评价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参考之一。

2.坚持公正性,开展科学评价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研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与研学旅行结束后的活动汇报。教师要设计科学的活动评价表,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使用活动评价表可以使研学旅行活动评价更具科学性。

四、研学总结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教育的新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有着重要意义。在本次与乡土地理结合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地理实践力,还能够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用地理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究苏家山立体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人地关系,因为看到家乡的快速发展而形成浓浓的家国情怀。在这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正是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终极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等11部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6-12-19)[2021-03-13]. http://www.moe.gov.cn /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任毅.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研学乡土旅行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乡土分外妖娆
夏日旅行
最后的炊烟